張銘輝
(國網(wǎng)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GW16—252型隔離開關為單柱垂直斷口結構,主要用于220 kV設備進行倒換線路或者母線,以及在停電時用于設備的電氣隔離。
在隔離開關例行檢修中,除了進行隔離開關的外觀檢查維護外,還需要進行參數(shù)的測量以及設備的調試,包括:檢查隔離開關分合閘位置及開距、檢查隔離開關三相同期性、測量隔離開關回路電阻、測量隔離開關刀口觸指插入深度及整體隔離開關的分合操作,測量分合閘時間等,以保證隔離開關各項性能良好,能夠正常運行。
線路或者設備帶電運行時,GW16—252型隔離開關處于合閘狀態(tài)即垂直狀態(tài),根據(jù)GW16—220《隔離開關動作原理及檢修工藝》要求,隔離開關在合閘位置時,上、下導電管須呈直線。
GW16-252隔離開關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導電部分。主要起關合和開斷電路的作用,保證在合閘時能夠通過正常工作電流和短路電流,在分閘時有明顯的斷開點,包含:接線座,上下導電管、動觸頭、靜觸頭等部件(如圖1所示)。
絕緣部分。主要起絕緣作用,保證帶電部分與接地端的絕緣,包含:操作絕緣子和支持絕緣子。
傳動部分。通過拐臂、連桿、齒輪等部件傳動,實現(xiàn)上下導電管的垂直運動,完成隔離開關的分合閘操作。
操作機構。通過手動、電動方式向隔離開關的運動提供能源。
支撐底座。主要起支撐與固定作用,用于固定導電、絕緣、傳動、操作機構等部件。
GW16—252隔離開關的合閘操作由折疊運動和夾緊運動復合而成,如圖1所示。
圖1 GW16-252型隔離開關結構圖
伸直(折疊)運動:當隔離開關處于分閘位置時上下導電管為折疊狀態(tài),進行合閘操作時,通過手動或者電動操作驅動連桿與拐臂帶動旋轉瓷瓶轉動,與旋轉瓷瓶相連的傘齒輪帶動雙四連桿運動,從而使下導電管順時針方向運動,由于絲桿裝配與下導電管的鉸接點不同,在合閘運動過程中,與絲桿裝配連接的操作桿與下電管產(chǎn)生軸向運動,操作桿頂部的齒條便帶動齒輪箱內齒輪轉動,上導電管做逆時針的伸直運動。當進行分閘操作時,則作折疊運動。
夾緊運動:隔離開關合閘操作時,在接近合閘位置時,滾子在齒輪箱上的斜面運動,從而推動上導電管內的頂桿克服復位彈簧的作用向上運動,同時在動觸頭座內的對稱式滑塊增力機構的作用下,將頂桿的向上運動轉變?yōu)橛|指的夾緊運動。
刀閘分合閘不到位為常見缺陷。根據(jù)缺陷狀態(tài)不同有以下幾種調整方式:
單相合閘不到位。先調節(jié)下導電桿,再調整上導電桿,下導電桿合閘不到位,可以通過平面雙四連桿的伸長或收短來調整,上導電桿合閘不到位,則通過調整螺桿的伸長或收短進行調節(jié)。
合閘過多(不到位)且分閘不到位(過多),須調節(jié)抱箍位置。分合閘行程太?。ㄌ螅?,則通過調整拐臂位置,改變行程。三相不同期,則調整相間連桿。
變電站220 kV設備區(qū)一組GW16—252型隔離開關A相合閘不到位。檢修人員對刀閘進行調整,下導電桿調整到位后,再調節(jié)上導電桿,但無論如何調節(jié)調整螺桿,上導電桿只能處于下圖紅線位置,均無法合閘到位,且在合閘過程中,靜觸頭被上導電桿拉扯位移。
檢修人員對隔離開關合閘過程進行跟蹤,發(fā)現(xiàn)滾輪在連接叉斜面上運動過程中,上導電桿在未伸直的情況下,觸指已夾緊靜觸桿,若繼續(xù)手搖合閘,上導電桿則繼續(xù)往合閘方向運動,拉扯靜觸頭往合閘方向偏移,直至無法動作。將上導電桿拆除比對,發(fā)現(xiàn)此隔離開關頂桿比正常頂桿長0.5 cm,導致其在合閘過程中提早夾緊靜觸桿,手搖無法合閘,若采用電動合閘,在上導電桿未伸直的情況下,行程開關不會動作,則電機繼續(xù)運轉,會造成靜觸頭拉扯變形直至隔離開關上導電桿完全伸直,或電機無法轉動,熱偶動作,切斷電機控制回路及動力電源。
此缺陷處理措施可以直接解體上導電桿更換頂桿,或通過調節(jié)支撐瓷瓶來處理,但在時間有限或者緊急消缺的情況下,可將滾輪更換為相同材質的小號滾輪,則可立即消除此缺陷。
GW16—252隔離開關觸指燒損、頂桿銹蝕、復位彈簧卡澀、接觸面電阻過大、分合閘不到位等缺陷較為常見,本文突出介紹一起由于設備工藝誤差導致無法正確合閘的缺陷情況,并提出簡單可行的處理措施,為日后設備檢修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