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
如果沒有人告訴你,你能注意到腳下的大地是個球嗎?
如果沒有人告訴你,你能知道腳下的地球有多大嗎?
何況在天文知識極其落后的古代,如果能夠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堪稱絕對的“大神”了。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埃及首都亞歷山大城,就生活著這樣一位“大神”——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和詩人埃拉托斯特尼,他在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這個石破天驚的“地球秘密”。
說起埃拉托斯特尼,在亞歷山大是無人不曉——別看這家伙穿得破衣爛衫,可有滿肚子學問呢!漁民出海打漁,不知道會不會刮風下雨,趕緊跑來問問他;軍隊要打仗,哪有山谷哪兒有小河,得趕緊請教他。
城里也有一幫靠著問天打卦吃飯的,對他真是羨慕嫉妒恨,背后使勁罵他小“β”(α是希臘字母中的第一個,β是第二個),故意稱他第二羞辱他。每次見到埃拉托斯特尼,都恨不得把他摁到地上使勁摩擦一頓。
其實,埃拉托斯特尼發(fā)現(xiàn)大地是圓的,也是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他在閱讀莎草紙書的時候注意到,在靠近尼羅河大瀑布的地方,在6月21日正午,垂直木棍不會在地面上留下影子。而他觀察到:相隔800千米遠的亞歷山大在這天立下的木棍卻有陰影。
為什么會這樣呢?唯一可能的答案就是大地表面是彎曲的。
如果大地是個球,它又有多大呢?也許,他能算出地球的周長吧?
很快,這個讓人驚掉下巴的發(fā)現(xiàn)就傳遍了亞歷山大城。遺憾的是,人們都不相信,認為他是胡說八道。
這下好了,那幫打卦的一見羞辱埃拉托斯特尼的機會來了,一溜煙進他的破屋子:
“哎,我說小β……”
帶頭起哄的是吃了30年打卦生意的老頭,滿臉幸災樂禍——不恨埃拉托斯特尼才怪,前幾天,一個打漁的向他問卦后,又跑去問埃拉托斯特尼,可恨的埃拉托斯特尼一個勁地說刮風不能去……果然,老大爺刮起大風,空手而歸被風吹得暈頭轉向的漁民氣勢洶洶跑來,毫不留情地抱走問卦的一罐蜂蜜和兩只母雞。
“哎,腳底下是圓的,哪兒是圓的,讓我瞧瞧……”
緊跟著起哄的是外號叫“豁牙”的家伙,他嘴里只有兩顆牙——都怪埃拉托斯特尼,生意越來越差!害得家里瞎了一只眼的老仆人都要辭退了。
“地球有多大,有多大?說不出來了吧?哈哈!哈哈哈!”
……
破屋子傳來鴨子一樣嘎嘎嘎的笑聲。
埃拉托斯特尼不為所動,從一堆破莎草紙中抬起頭來,心平氣和地說:
“后天,地球有多大就要揭曉了,你們來看看吧!”
在繁華的亞歷山大市中心的雕塑旁,擠滿了看熱鬧的人。聽說那個著名的大百科“小β”要在這兒和人打架,可得來瞧瞧!
哪有打架呀?只見埃拉托斯特尼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驹诘袼芘?,布滿皺紋的雙眼炯炯有神地盯著遠方筆直的大道,神色自若。
不大一會兒,遠處走來一個士兵模樣打扮的人,看起來走得很久了,神色疲憊,但步子依然很大,急急忙忙地走過來。他走到埃拉托斯特尼身邊停下,耳語了幾下,然后累得坐在地上,不停地喘粗氣。
埃拉托斯特尼握筆在莎草紙上開始驗算起來。旁邊的人剛開始還靜靜地看著,可是看見埃拉托斯特尼在紙上光是一個勁地亂寫,開始不耐煩地交頭接耳,周圍一片嗡嗡聲。
“靜一靜!” 埃拉托斯特尼終于停下筆,站起身,整理一下破衣袍:
“前幾天,我根據(jù)亞歷山大和賽伊尼兩地觀測到的影子長度差異,推測到兩地沿地球表面的角度大約為7°,也就是整個圓周的五十分之一。由于兩地的距離大約是800千米——剛才的士兵用步測法測量得到的,800千米乘以50就是4萬千米,地球的周長。”
我們現(xiàn)在知道,埃拉托斯特尼用木棍、眼睛和雙腳推測得出的地球周長跟實際相比,誤差只有百分之幾。
他是第一個精確測量出地球這顆行星大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