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錦花
(廣西電影集團,廣西 南寧 530000)
推理小說以懸念引起故事,并以推理的方式揭開謎題,興起之初主要以警察、偵探為主角。在歐洲國家,以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為代表的作家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偵探小說。中國古代很早便有公案小說,自魏晉南北朝開始,相繼出現(xiàn)《搜神記》《包公案》《三言二拍》等現(xiàn)在依然留名的公案小說,這些公案小說可謂我國推理小說的前身。清末民國時期,中國曾經(jīng)掀起一股推理小說的創(chuàng)作高潮,出現(xiàn)了如程小青、孫了紅、劉半農(nóng)、胡閑等優(yōu)秀的推理小說作家,尤其是程小青創(chuàng)作的“霍桑探案”系列小說被多次出版。在2019年上映的電影《大偵探霍?!繁闶歉鶕?jù)“霍桑探案”改編,成為當時碩果僅存的改編案例。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推理小說在日本興盛,逐漸細化,形成了社會派和本格派等風格。相較于本格派注重破案技巧,社會派推理小說更關注作案動機,注重對人性的剖析,以此探討廣泛的社會問題,比如東野圭吾的很多作品將故事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和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中展開,深入探討嫌疑人犯罪的社會原因。
推理類影視劇由于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參與感和正義感,擁有穩(wěn)定而廣泛的受眾基礎。1978年,我國引進了日本推理電影《追捕》,帶動了國內(nèi)推理電影的創(chuàng)作和探索,國產(chǎn)推理類電影《405謀殺案》《神女峰的迷霧》《藍盾保險箱》《508疑案》等相繼上映。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利潤,隨著IP改編的潮流推動,影視制作方將目光瞄準了具有廣泛受眾基礎的推理小說。40余年間,根據(jù)原著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不勝枚舉,如《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蝴蝶公墓》《暗黑者》《心理罪》《他來了,請閉眼》《隱秘的角落》等。
國內(nèi)早前的推理類影視劇主要以本格派為主,隨著國內(nèi)一些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問世,以及外國大量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引進出版,影視行業(yè)開始廣泛關注社會派推理小說。自2017年開始,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被改編為電影在全國影院上映,紫金陳的《無證之罪》被改編為網(wǎng)絡劇在愛奇藝視頻平臺上映,二者分別獲得了廣泛的好評,打開了社會派推理影視劇的大門。
長期以來,受眾在關注炫耀破案技巧的本格派推理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下,養(yǎng)成了喜歡刺激、極端、快節(jié)奏的閱讀和觀影習慣。這推動了本格派推理小說和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空前火熱,占據(jù)了大部分推理小說和影視劇市場。而社會派推理小說因其劇情節(jié)奏緩慢、揭露的社會問題過于敏感等因素,致使受眾無法一下子改變原有的閱讀和觀影習慣,接受度不高,打開國內(nèi)市場主要依靠引進(如松本清張、東野圭吾等作家的小說在國內(nèi)的大量出版)。由此,國內(nèi)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影視化改編較少。
社會派推理小說對人性的細膩刻畫,容易使觀眾錯覺劇情推進緩慢,這種不討好觀眾的創(chuàng)作方式,給社會派推理小說影視化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社會派推理小說相較于影視劇在國內(nèi)的接受度較高,因為閱讀本身就不是快餐習慣,而影視劇的接受度不是很高,接受過程比較緩慢。這是因為觀眾選擇觀影的方式,無疑就選擇了一種相對小說的慢節(jié)奏要求更高的方式。為此,影視劇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和習慣,增加觀眾的黏性,通常采用加快故事節(jié)奏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改編。
近年來,國內(nèi)的社會派推理小說被影視化改編得比較多的作家是紫金陳。自《無證之罪》開始,他的小說相繼被改編為網(wǎng)絡劇,如《壞小孩》被改編為《隱秘的角落》,《長夜難明》被改編為《沉默的真相》,《高智商犯罪》被改編為《謀局》。紫金陳的小說被影視化改編后,編劇雖然基本保留了原著的內(nèi)容,但也對敘事節(jié)奏進行了大量的調整。如《沉默的真相》的敘事節(jié)奏比小說《長夜難明》的節(jié)奏要快得多,時間跨度也更短?!冻聊恼嫦唷芬詮埑瑤А氨ㄎ锲贰边M地鐵站引發(fā)的輿論、以及朱偉提供的連續(xù)九宮格照片和爆炸恐慌,給警察破案制造壓力,使整體劇情節(jié)奏緊張。相比于小說慢慢講述警察確認張超有不在場的證據(jù),從而改變調查思路,從死者江陽開始查起,這樣的開頭和整個謀篇布局,節(jié)奏明顯更快,吊足觀眾的胃口。又如《無證之罪》作為紫金陳最早的嘗試,慢慢講述一個為了救初戀女友被卷入連環(huán)殺人案的小律師經(jīng)受人性考驗的故事,探討人性變化的過程入木三分,然而該片的關注度卻不及《沉默的真相》。
社會派小說往往揭露深刻的社會問題,而影視劇受到相關的審核限制,導致社會派小說在影視化改編過程中受到束縛。影視劇審查有嚴格的制度,涉案題材容易涉及相關部門的聯(lián)合審查,無疑為推理類影視劇的創(chuàng)作、改編造成了更多禁制。紫金陳的小說雖然受到資本的青睞,但在改編過程中,也要適時地結合現(xiàn)實作出取舍。
如小說《壞小孩》改編成影視劇《隱秘的角落》后,對3個主人公的背景故事和性格做了比較大的調整,進而影響到一些劇情的調整。小說《壞小孩》的3個主要角色朱朝陽、丁浩、普普身世有點趨同。朱朝陽的父母離異后,由于父親對他冷漠無情,母親忙于工作很少關心他,雖然成績優(yōu)異,但被同學嫉妒誣陷,他變得性格扭曲,臟話連篇。殺害妹妹朱晶晶后,他開始布局陷害兩個難得的、知情的朋友丁浩和普普。普普的母親生了弟弟后只關注弟弟,而唯一對她好的父親,因為發(fā)現(xiàn)弟弟不是親生,殺害母親和弟弟之后被槍斃,由此造成了她雖然只有12歲,但言語狠戾,行事毒辣。同病相憐的身世使她想要幫朱朝陽報復后媽生的妹妹。丁浩的母親因協(xié)助父親誘騙、強奸并殘忍殺害孕婦而雙雙入罪,他被送入孤兒院后遭到嘲笑,形成了他暴躁、自卑的性格。三個被家庭和社會拋棄的孩子,濃縮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悲哀,充滿了暗黑。改編后的《隱秘的角落》對人物形象稍作調整,如朱朝陽的父親對朱朝陽默默關心,只是礙于后妻不能明面關心,為了救朱朝陽而被殺;母親雖然忙于工作,但對他的成績十分關心,這些讓朱朝陽的生活稍微多了一些陽光;普普主張以照片敲詐張東升是為了幫弟弟籌措30萬的手術費。人物性格的改編,帶動了劇情的改編,去掉了猥褻、弒父、早戀等元素,這些不僅讓人物更豐滿、更有差異,同時也規(guī)避了審查不過關的風險。
小說和影視劇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有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但二者也各有所長。影視藝術是視聽語言的綜合藝術,彌補了小說創(chuàng)作在空間想象和直觀真實上的缺陷。小說是文字的藝術,充滿想象空間和多元表現(xiàn)方式。在小說被影視化改編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力求結合并發(fā)揮二者的優(yōu)勢。社會派推理影視劇是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同時也對小說有所增益。
小說《長夜難明》開篇講述張超在庭審時翻供,警察確認張超確實有案發(fā)時不在場的證據(jù),因為張超的不配合,警察迫不得已從受害人江陽的生平著手調查,進而翻出江陽與侯貴平的案件牽扯,三者之間缺少必然性的推理過程。而改編后的《沉默的真相》以張超的翻供開篇,結合朱偉以HGP的身份寄給報社零碎照片,給警察制造24天必須查出殺害江陽兇手的緊張氣氛。因為記者張曉倩曾經(jīng)采訪過江陽,同時又是收到照片的人,各種巧合讓警察不得不從江陽的故事入手,進而在查探江陽物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侯貴平的身份信息,懷疑江陽的案件與侯貴平存在必然聯(lián)系,這個推理的過程更縝密。同時也因為融入朱偉以照片和爆炸逼迫警察必須盡快查明真相的故事線,更巧妙地融入了朱偉這個角色,加強了故事的節(jié)奏。在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礎之上,影視劇對小說的二度創(chuàng)作,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小說存在的劇情問題。
影視劇通常忌諱人物趨同設定,因而對《隱秘的角落》3個主要角色的家庭和性格設定的修改是必然的。原著小說中的3個小孩對社會充滿敵意,過于早熟的言語和行為不像正常的小孩。改編后,3個小孩多了一點人情味,如朱朝陽對父愛的希冀,普普對唯一的家人的珍愛,嚴良對唯一的朋友的兩肋插刀。編劇在倫理親情的溫暖中消融人物形象的陰暗,讓3個小孩身上多了兒童的純真和人性的暖色。此外,劇中增加了退休警察陳冠聲的角色,通過展現(xiàn)人性關懷,彌補了小說中警察形象沒有人情味的缺陷。小說為了清晰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不便以過多筆墨展現(xiàn)與故事沒有太大聯(lián)系的人物。而影視劇則有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展現(xiàn)更多的人物,尤其是涉案推理劇,涉及公檢法等重要部門,通常對劇情和人設提出更多要求。如《沉默的真相》加重了嚴良這個角色的重要性,他主導了整個案件的偵破,并融合了嚴良的背景故事,讓他對張超和江陽等人苦心設計揭露侯桂平案件產(chǎn)生同理心,他的沉穩(wěn)和內(nèi)斂與同為警察的朱偉的沖動和義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同時,《沉默的真相》增加了女警官任玥婷的形象,這個角色彌補了嚴良的不近人情和過于理性,是嚴良和其他同事之間的潤滑劑,她的存在讓警察這一群體的形象顯得不那么單調無趣。
社會派推理小說肩負揭露深層次的社會問題的重要任務,不可避免地帶有陰暗面。紫金陳的小說對社會問題挖掘的深刻毋庸置疑,但他執(zhí)著于揭露社會問題,卻忽略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沉默的真相》在小說的基礎上對警察形象增加了人性的思考,如嚴良明知陳明章提供作案工具的線索,很早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計劃,卻故意隱瞞線索,不僅減輕了陳明章的判刑,同時也促成了侯貴平案件的揭露,將真正的罪魁禍首繩之以法,為警察形象留了一些人情的想象。影視劇相較于小說的拓寬,是創(chuàng)作者的自主選擇,也可能是出于規(guī)避審查不過關的風險的考量,但都不妨礙這些改編的現(xiàn)實意義?!峨[秘的角落》中增加的退休警察陳冠聲形象,是整個劇唯一溫暖美好的成年人形象,他對孩子的關懷和救贖,甚至為了救孩子而犧牲,提升了整個劇的精神高度?!峨[秘的角落》后半部分劇情做了大量的刪減和增補,尤其在結局以笛卡爾坐標曖昧地給出雙重解讀,這種童話敘事的方式與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現(xiàn)實主義表達大相徑庭,但也給予了觀眾自主選擇的權利,殘忍的現(xiàn)實還是美好的童話往往都是自己的選擇。
小說被成功搬上熒幕,是小說本身的成功。但影視劇改編存在兩面性,在對小說進行改編的過程中,融合小說的優(yōu)勢有所增益的同時,也可能對小說有所損傷。因為影視劇本身比小說更市場化,劇本創(chuàng)作只是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影視劇制作以市場效益為導向,同時受到更嚴格的審查監(jiān)管,使之不得不對觀眾討好、對審查妥協(xié)。
社會派推理小說對現(xiàn)實的關照,是本格派無法比擬的。但由于影視劇的市場化程度更高,國內(nèi)目前又缺少分級制度,影視劇肩負著更大的價值觀導向重任。社會派對現(xiàn)實的深度關照可能引起的社會問題,也不得不成為影視劇改編的一個重要考量。但對小說反映的社會問題進行弱化,必然導致對小說思想價值欠缺深度思考。
影視劇過于追求人物關系的閉環(huán),如《無證之罪》劇版給李豐田殺害駱聞妻女編造了一個原因——駱聞翻案導致李豐田妻兒死亡,而原著小說中是李豐田入室搶劫,遭受駱聞妻女反抗而將其殺害拋尸。兩個版本中,一個是報復殺人,一個是由于社會原因導致被害。從社會派推理小說的主要特征來看,原著小說更深層次反映了社會問題。社會派推理常用的套路,是施害者同時也是受害者,社會問題推動受害者為了生存不得不成為施害者,而這種慣用手法明顯不適應當下的審查制度,造成影視劇對原著的閹割也在意料之中?!冻聊恼嫦唷穼⑹甲髻刚吒臑楦吖俚挠H屬,損失了小說《長夜難明》對官場潛規(guī)則的探討,弱化了對執(zhí)法者同時也是違法者的反思,這也是對當下審查制度的一種妥協(xié)。
社會派推理小說往往將兇手提前揭露,而后才慢慢揭示犯罪者為何犯罪,以及犯罪者的命運走向。相對來說,紫金陳目前被改編的小說中,《無證之罪》是對社會派推理的嘗試,也是更純粹的社會派推理影視劇,而《沉默的真相》則是社會派與本格派相結合。
社會派推理難以避免涉及犯罪情節(jié),紫金陳小說的敘事視角相對弱化了警察的作用,而改編后的影視劇中,警察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冻聊恼嫦唷返男≌f和影視劇都是以3個案件互相揭秘,引導觀眾跟隨劇情的深入,以江陽的死亡揭穿侯貴平的死亡,進而撕開利益集團利用未成年人進行權色交易的真面目,最后揭秘江陽死亡的真正方式?!冻聊恼嫦唷反罅考訌娏司斓淖饔茫⒅厮茉炀斓恼嫘蜗?,去除了與現(xiàn)在警察查案有關的負面情節(jié)。嚴良被神化為破案神人,同時還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幫助陳明章隱瞞案件真相;增加的警花任玥婷這個角色,實際并沒有對案件的偵破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在警察的故事線中又存在一些不必要或可替代的人物和情節(jié)。又如《隱秘的角落》增加的陳冠聲的形象被設定為退休警察,他帶來的不僅是人性的關懷,同時也是對執(zhí)法部門某些方面的彌補,這是出于劇情的考量,也是出于對審查制度的考量。
社會派推理影視劇的盛行,必然推動小說的推廣,激勵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創(chuàng)作。紫金陳的成功,也能為后來者提供有效的借鑒。紫金陳的作品受到市場青睞,引起觀眾的廣泛好評,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紫金陳作品本身的邏輯縝密、情節(jié)跌宕,更因為他在精彩的故事中,體現(xiàn)了深刻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對人類生存、家庭倫理、權利法度等社會問題的思考。在以市場效益為導向的影視行業(yè)大環(huán)境之下,社會派推理作品能做到對邊緣群體的關注和關懷,以此揭露社會弊病,敲響警鐘,同時展現(xiàn)殘酷現(xiàn)實之下的人性美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