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媛 李丹丹 高曉光 饒歡 趙丹丹 李雪梅 陳啟佳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刻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特別是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習通、騰訊會議、雨課堂、釘釘課堂等APP及軟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旌鲜浇虒W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既傳承了傳統面授教學的嚴謹細致,又兼顧了網絡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旌鲜浇虒W可以發(fā)揮學生本身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發(fā)揮出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是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手段互相進行補充的新型教學方法。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宏觀上是各種教學方式的相互結合與補充,從微觀上是多種學習資源、學習方法和學習環(huán)境的相互混合。
食品工藝學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食品加工理論的重要課程。2016年6月中國正式成為了《華盛頓協議》的會員,中國工程教育進入了新階段,食品工藝學的教學質量與工程認證要求密切相關,進行食品工藝學的教學改革,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開發(fā)、整合線下與線上資源,結合面授教學和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來重新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食品工藝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食品工藝學課程的先修課程主要有食品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食品技術原理、食品營養(yǎng)學等,涉及的范圍較廣,包括飲料制品、焙烤制品、調味品、罐頭制品等食品的加工原理、基本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與成品質量指標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分析相關的復雜的食品工程問題,并引導學生將專業(yè)素養(yǎng)轉化為專業(yè)能力,為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或工藝流程奠定基礎。
二、食品工藝學課程
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食品工藝學課程的綜合性和實用性較強,隨著食品行業(yè)及食品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該課程原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法已難以滿足目前的要求。
在教學內容方面,食品工藝學課程受課程時長限制,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能達到全面覆蓋的程度。食品工藝學課程比較重視知識點的邏輯體系,知識點的講授較為抽象,缺少具體化、生動化的類比,同時也缺少視頻等多種資源形式。
在教學方法方面,傳統的食品工藝學教學方法主要是采用黑板、PPT等形式講授課程內容,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缺乏主觀能動性,約束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力,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通常難以持續(xù),課堂參與度較低;學生的學習大多局限于課堂內及書本內的知識,不能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
在成績考核方面,傳統講授方式下,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難以衡量,不能及時考核;成績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試的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公平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忽略了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師往往關注的是教授的內容,往往難以關注學生能力與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
三、食品工藝學課程中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互聯網+”發(fā)展的驅動下進行的教學創(chuàng)新。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網絡化學習具有方便、不受時空限制、資源豐富等優(yōu)勢,但只進行線上學習,缺乏課堂中老師對教學進程的把控及重難點的引導,難以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精神集中程度和學習的有效性,所以單純的線上學習不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線下課堂教學模式。而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能夠結合課堂面授教學和在線網絡學習的優(yōu)勢來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高等教育是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的重要的階段,承載著引領專業(yè)理論技術發(fā)展的重任,傳授的知識要能代表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而采用混合式教學方式可以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外,混合式教學還可以采用視頻等多種資源形式,把抽象、文字性的食品工藝介紹,轉變?yōu)榫唧w化、生動化的視頻的形式,便于學生理解與學習。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學習通等網絡平臺向學生推送優(yōu)質的教學視頻或者網上的相關內容,讓學生進行預習,通過預習學生已經了解了簡單內容;在面對面的課堂上,教師通過小組活動或設置討論環(huán)節(jié),主要對工藝過程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在課下,教師可以通過作業(yè)測試等反饋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及互動。
在成績考核方面,通過學習通等線上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實時了解學生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也可以了解到學生作業(yè)習題的完成情況,除記錄基本的考勤情況外,教師還可以對課堂上學生的討論情況及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及時評分,加強學習過程的評價,最終結合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較公平公正地綜合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混合式教學設計
在食品工藝學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1.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完善慕課平臺資源建設。教師可以選取超星泛雅平臺,把自己制作和搜集的與食品工藝學課程相關的PPT、視頻、預習要求、拓展內容、課后習題等資料放在超星泛雅學習平臺上;同時通過學習通平臺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通過應用平臺,教師可以調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在課堂上來解析難點、重點。
2.重視課程思政在混合式課程中的融入與應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除了思想政治課程之外,“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食品工藝學課程中蘊涵著眾多思政內容,教師要使學生在掌握食品的基本加工過程中,體會到這些智慧結晶的來之不易,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正確、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的各種寶貴食品資源,樹立科技興農、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傊?,教師要針對不同章節(jié)的特點,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3.根據知識模塊特點,建立多樣性混合式教學課程體系。食品工藝學課程的知識模塊主要有飲料制品、焙烤制品、調味品、罐頭制品等,不同產品的加工過程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要結合各個知識模塊的特點,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結合問題式、引導式和討論式來進行混合式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協作及溝通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4.結合課程及章節(jié)特點,進行合理的線上線下學時分配。根據食品工藝學課程的特點,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章節(jié),然后依據知識的重要性與否來合理安排線上線下的學時。比如,線下課堂要主要講述重點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并針對預習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進行解答;線上主要是依靠學習通慕課平臺,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進度安排及學生特點,在線發(fā)放授課視頻、預習材料、練習討論等內容。
5.結合不同教學方法,做好課堂的引導。在課堂上面對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探究并提出問題,同時開展基本理論講授。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采取啟發(fā)式和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在講授過程中結合各章節(jié)的特點,布置小組任務,展開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6.通過課后作業(yè),提升學習效果。針對食品工藝學課程每章知識點特點,考查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同時針對不同章節(jié)理論知識點設計不同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具體實踐中的問題,并關注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中所遇到的問題。
7.優(yōu)化考核制度,提升綜合素質能力。食品工藝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記憶知識為主,師生溝通互動環(huán)節(jié)欠缺,忽略了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采用“一卷定終身”的考核方式。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要采取課堂提問、課堂小測、小組討論、線上線下答題等多元化的方法來評定學生成績,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引導學生重視學習過程和獲取學習方法。鑒于食品工藝學是一門理論和實際結合緊密的學科,引入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后,平時成績比例應占40%,主要包括線上任務完成情況、出勤率、分組討論情況、課堂表現、課程作業(yè)等,期末考試試卷成績應占60%。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掌握食品加工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專業(yè)綜合素質。
總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實現教學資源的方便化、多樣化,應用于食品工藝學課程中,有利于提升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在本學院2019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食品工藝學課程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學效果也有明顯的改善。
不過,我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與不足之處,首先,面對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教師需要進一步拓寬渠道,不斷搜集及整理各種前沿知識;其次,考慮學生多門課程同時學習的壓力,為保證學習效果,課下要布置適當的學習任務;最后,需要進一步學習優(yōu)秀案例,以取長補短,并結合食品工藝學課程的特點進行改進,爭取更好地發(fā)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基金項目:河北科技大學《食品工藝學》混合式教學課程立項(2021.10);中國輕工業(yè)聯合會教育工作分會《食品工藝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QGJY2021017)。
作者簡介:任媛媛(1980- ),女,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食品加工及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