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同志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沿途發(fā)表了重要談話,改革開放指明了方向。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遇到挫折、處于低潮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面臨不進則退的局勢。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已經退休、88歲高齡的鄧小平同志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視察,沿途發(fā)表了系列關于中國改革的重要談話,史稱為“南方談話”。
鄧小平同志的講話針對人們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慮,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發(fā)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從中國實際出發(fā),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刻地總結了十多年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上,提出了新觀點,講出了新思路,開創(chuàng)了新視野,有了重大新突破,推進了中國改革開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正是在鄧小平同志倡導和支持下,改革大潮匯聚成時代洪流,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p>
彈指一揮間,30年已經過去了。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交匯中,我們重溫南方談話,信念更加堅定地續(xù)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1992年的春天,一列火車在南方大地疾駛。從武昌到深圳,從珠海到上海,88歲高齡的鄧小平在考察路上一路走一路講——
“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薄案母镩_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薄吧鐣髁x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
……
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的講話,明確回答了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平息了姓“資”姓“社”的爭論,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勇氣和理論智慧,是我們黨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進到新階段的思想解放宣言書。
30年過去了,南方談話仍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指引和激勵著我們開拓奮進。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強調要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這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如今,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由1992年的2.69萬億元躍升到2021年的114.36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逐年接近高收入國家人均水平的下限。中國經濟奇跡般的騰飛,由南方談話開始奠定政治基礎;“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成為黨心與民意的共識共振。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痹卩囆∑酵灸戏秸勗捑竦墓奈韬图钕拢覀儗Ω母镩_放偉大實踐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信念更加堅定,建設社會主義的動力和勇氣更加充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光明前景更加滿懷信心。
當前,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huán)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斗,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fā)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fā)展取得新成效,實現(xiàn)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30年過去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內外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方向和道路沒有變,人民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期待和信心沒有變。面對前進路上的各種困難,我們依然可以從南方談話中汲取力量。改革是生存發(fā)展之道,破解各種難題、應對風險挑戰(zhàn)、推動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除了深化改革,別無他途。
2012年12月,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國內考察調研,就直奔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深圳,發(fā)出“將改革開放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動員令。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深圳特區(qū)40年的巨變,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群眾掀起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大潮,引領計劃體制到市場體制深刻變革壯舉的生動注腳。
在深圳蓮花山公園,習近平總書記向佇立在山頂的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他在離開前揮鍬鏟土,種下一棵高山榕樹。如今,習近平總書記種植的這棵榕樹已經枝繁葉茂。順著這棵榕樹向東遠望,在仙湖植物園也有一棵茂盛的高山榕樹,那是1992年鄧小平同志種植的。兩棵高山榕樹,見證著深圳改革開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偉大進程,也印證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的傳承。
重溫南方談話,就是要發(fā)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不斷推進偉大社會主義事業(yè)。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將接過改革精神這根“接力棒”,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
今年是落實“十四五”規(guī)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黨的二十大將隆重舉行。
南方談話發(fā)表的時期,中國正處在那個春天的“十字路口”。鄧小平同志以高超的理論勇氣與政治勇氣,直接促成了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從現(xiàn)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干。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鄧小平同志的這番話語重心長。30年后,經過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努力奮斗,我們已經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續(xù)寫“春天的故事”,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旗幟鮮明地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而“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薄?/p>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為人民執(zhí)政、靠人民執(zhí)政,堅持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越到深處,越要擔當作為、蹄疾步穩(wěn)、奮勇前進,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
站在歷史新起點上,我們依然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繼承和發(fā)揚南方談話的科學和革命精神,將新時代改革開放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