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那源源不斷的恩情,那罩在雞蛋里的童年,一次次讓人魂牽夢縈,讓人深深慨嘆:此生有她,真好!
蛋香笑影
尤今
每次看到雞蛋,總覺得它在笑。我的童年,就罩在雞蛋那一圈一圈輕俏美麗的笑影里;更明確地說,我是在雞蛋一縷一縷似淡還濃的香氣里成長的。
聰慧的母親在經濟拮據的歲月里,以一雙巧手將價格低廉而營養(yǎng)特高的雞蛋變出千種絢麗的面貌,讓她的孩子健康地成長。
家里,日日有蛋、餐餐有蛋,然而,我們卻依然百吃不厭。
早上,母親將雞蛋燙成半熟的狀態(tài),那蛋,看起來千嬌百媚,精神抖擻;繃緊無皺褶的蛋黃胖胖圓圓的,晃蕩晃蕩地仿佛在呼吸;潔亮如云絮的蛋白潤潤滑滑的,有著絲綢般的細致。將這樣一個完美無瑕的雞蛋吃下肚,連腦細胞也歡喜得忍不住唱歌。
中午,母親煮雞蛋飯。在白米飯將熟未熟之際,倒入蛋沫,以生抽、魚露和胡椒粉調味,快手翻攪,之后,壓上蓋子,燜煮一會兒,便可上桌了。密密地裹著蛋沫的飯粒,好似一盤碎金。滿桌的金碧輝煌,滿嘴的芳馥香氣。
晚上,桌上常有煎蛋,蛋內有乾坤。洋蔥煎蛋豐潤輕軟,清香可口。火腿煎蛋,油滋含潤,醇香濃郁。其他還有番茄煎蛋、香腸煎蛋、銀魚煎蛋、鮮蠔煎蛋、茄子煎蛋、馬鈴薯煎蛋、奶酪煎蛋、菜脯煎蛋,林林總總,不勝枚舉。內容不同,口感不一。母親,活脫脫就像是個魔術師?。?/p>
家境漸佳,吃夜宵時,雞蛋也來湊熱鬧。母親的姜汁蒸蛋,鮮嫩、光燦,有致命的誘惑。夜闌人靜時,捧著香滑順溜的蒸蛋,一口一口慢慢地吃,心里明確地知道,這是“幸?!绷?。
母親做的茶葉蛋是蛋中極品,蛋殼龜裂如逢苦旱,縷縷茶香頑強地從道道裂縫泌出。我總是難以遏制地一口氣吃上五六個,吃得膽固醇好似沙漠的溫度一樣節(jié)節(jié)上升。母親常常分贈親戚朋友,嘗過者無不對它魂牽夢縈。
受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成家后,蛋既是家中主食,也是副食。菜肴中常見它,甜品中也有它。當蛋香從唇齒間溢出時,我咀嚼著的,是涓涓親情、綿綿舊情,還有源源恩情。
節(jié)選自2021 年9 月7 日《牡丹晚報》
有人說,如果把母愛比作一枝盛開的百合,那在每個角落中都散發(fā)著它迷人的芳香。作者在筆下為我們展現的是那小小的碗里變著花樣的雞蛋:燙成半熟的、裹著飯粒的、溢著茶香的、伴著洋蔥的……林林總總,不勝枚舉,真是“一雙巧手將價格低廉而營養(yǎng)特高的雞蛋變出千種絢麗的面貌”,而“讓她的孩子健康地成長”是變的唯一訴求和動力。有多少心思蘊含在其中,就有多少拳拳深情。這情,用我們一生也無法償還完。
巧做伏筆,吸引讀者。作者一上來就對普通的雞蛋大加贊賞:“我的童年,就罩在雞蛋那一圈一圈輕俏美麗的笑影里”“我是在雞蛋一縷一縷似淡還濃的香氣里成長的”;就對母親的手大加贊賞:“將價格低廉而營養(yǎng)特高的雞蛋變出千種絢麗的面貌”。如此贊賞,極大地調動起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為下文的詳細描述埋下伏筆。
打破程式,靈活變序。作者在講述母親怎樣將雞蛋“變出千種絢麗的面貌”時,先選用時間順序,即按照早上——中午——晚上的順序來組織安排材料。接下來,作者打破這種時間順序的程式,先講述“家境漸佳”的情況下蛋的變化,再推出母親做的這些蛋中的極品,靈活地改變講述順序,避免了文章的呆板之嫌。
誰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親人的細心照料。你的親人把這份細心的愛融在哪里了呢?請寫一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