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富 李中娟
摘要:當前正處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翻轉課堂的有效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高中歷史課堂的運用中也是意義非凡,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的整合功能讓歷史知識結構更加完整具體,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本文將具體說明在高中歷史課堂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并思考下一步的優(yōu)化方向,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中歷史;翻轉課堂;策略研究
前言:
翻轉課堂又被稱為“顛倒課堂”,是一種讓學生先學習,教師而后展開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其目的就在于將學習的主體性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來,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利用學習內驅力來促進高效學習。在高中歷史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通過微課視頻提升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習動機。面對當前高中歷史的教學問題,作為新時代的高中歷史教師,更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引用新的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應用翻轉模式,不僅能打破傳統教學陳規(guī),還能促進學生學習的內化,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歷史素養(yǎng)。
一、高中歷史翻轉課堂的特點及優(yōu)勢
(一)逆轉了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
在高中歷史課堂,這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學生對傳統歷史課的認知。讓枯燥、刻板、千篇一律的歷史教學充滿了創(chuàng)新色彩和趣味性。這樣的新教學理念,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欲望,讓高中歷史學習不再是“八股文”式的教與學,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成績和歷史素養(yǎng)[1]。
(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步驟一般都是固定不變的,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課后完成作業(yè)。在這個流程中,學生機械地接受知識,缺乏思考和提問的過程,而且也沒有探究的時間和意識。這就讓學生的思維無法在學習中得到拓展,主動性也無法發(fā)揮。學生不再是個性化的單獨個體,而是一個個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這與當前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而翻轉課堂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了思考和理解消化的時間,在提升了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還能讓學生愛上歷史課堂。
(三)促進學生合理分配時間
在以往的高中歷史課堂中,學生的時間分配主要是在課上聽講、課后做題,這樣簡單的時間分化,缺乏細致性,讓學生沒有思考問題的時間。而翻轉課堂這個新模式,讓學生學習如何有效地合理分配時間,細化了自身的學習時間分配。讓學生能夠有安排學習進程的意識,學習針對性加強了,學習效果自然而然地就提升了。
二、高中歷史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
在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探索,努力轉變教學模式,開拓教學的新方略。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克服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初期的困難,看到翻轉課堂的有效性,并結合本班的學生學習情況來合理地安排和運用[2]。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要以學習為主,克服自我惰性,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充分調動思維,探究學習深層次問題,以求達到學習進步的目的。
(二)利用好微課視頻
微課作為翻轉課堂學習的重要工具,主要是將大量繁瑣的學習資源濃縮成幾分鐘的簡短視頻,在視頻中充分明白了學習的關鍵點,讓學生在短時間對知識有較全面的理解。同時微課視頻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讓碎片化的學習時間被合理利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目前國家對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越來越重視,投入更多的教育資金,讓微課教學形式得以應用。
例如,在學習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時,面對眾多歷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就可以利用其微課視頻,在視頻中播放相關的歷史故事和歷史情境等。在學生看完簡短的幾分鐘視頻之后,他就會對遙遠的歷史事件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世界歷史的神秘感和浪漫性有了認知。在微課學習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收集更多的歷史故事視頻,這不僅是學生拓展學習過程,還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
(三)通過小組合作模式開展探究活動
學習小組的建立是翻轉課堂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對于小組的人選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確保小組人員協調搭配。好的小組構成成分能夠營造和諧溫馨的討論氛圍,讓高中生的思想探究過程更加深入。同時,高中生思維已經發(fā)展到了高水平,更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工作,要注意合作探討過程中的意見分歧問題,讓學生注意討論紀律和和諧的氛圍。教師還應該引導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開拓思維,及時反思,通過活躍的小組合作氛圍,促進翻轉課堂高中生主體性的提升。最后,教師要及時地總結和評價反饋,發(fā)揮好引導者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時,就可以合理地建立學習小組,分別給小組成員布置任務,有的成員負責羅列我國的文化遺產,有的成員負責找出國外的文化遺產,還要設置專人加以對比、找出各自的歷史由來,最終還要有人負責發(fā)言。這樣的分工下,每個成員都能找到自己的任務,都能參與到課堂中去。不僅提升了課堂參與度,還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會對文化遺產知識印象深刻,學習效果也不會差。
(四)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歷史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直接掛鉤,要想教好高中歷史,首先教師就應該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歷史專業(yè)素養(yǎng),追求高素質高效率的教學方式[3]。另外,在目前這個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教師要跟上時代潮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信息素養(yǎng)在翻轉課堂教學中也是至關重要的,翻轉課堂要運用到微課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還要整合各種網絡資源,對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要求較高。因此,教師不只應該不斷地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歷史專業(yè)水平,還要注重自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這樣既能完成教學任務,還能通過新穎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結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歷史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十分有效的,在合理使用教學資源的同時,達成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實現高中生的思維拓展。但是在目前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仍然任重道遠,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更新教學理念,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由此來促進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林良展, 毛帥. 高中歷史翻轉課堂實踐探索[J]. 中學歷史教學, 2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