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菁菁
摘要:隨著創(chuàng)新改革教育的不斷推行,我國教師對于教育改革也越來越重視。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的教育形式也讓老師在課堂教育上廣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是有圖有文字的敘事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將書本上枯燥乏味毫無邏輯性的知識進行整理規(guī)劃,幫助學生可以重點掌握其中的知識點,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本文主要復述了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方法。希望對各位專業(yè)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在英語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英語作為國際的主要交流語言,英語閱讀教學也是頗受重視,在老師進行教育時中也是重難點。因此,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英語的能力,怎么全面提升英語的綜合素質,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運用怎樣的教育方式才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詞語意思,文章內容,語句語法等。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及寫作技巧也是老師應該重點關注的教育難點。
一、思維導圖的概述
英語作為語言學科,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內容,更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閱讀、語言表達能力等,以此為基礎建設出完整的英語知識構架。英國著名國學者托尼巴贊提出得到筆記記錄方式叫做心智圖,同樣成為思維導圖。近年來,隨著思考導圖被應用于高中英語教育,對提高高中英語教育的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具有簡單、有效等等優(yōu)點。簡單點說,可以將思維導圖當做一棵大樹,數(shù)桿是總概括的中心詞語,樹枝是此中心詞語的衍生詞語、語句等,由此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樹葉”網,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所學知識,并隨著樹的生長,將知識難度遞增而上。以便由此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教育方法普遍單一枯燥,總是一味的灌輸傳授知識,讓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加上高中英語難度較大、內容偏多,還要面對家長給予的壓力,這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也大大壓低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老師也受到影響一味的只追求成績,往往忽略了閱讀英語的重要性,因此學生受到了限制性,自然英語綜合能力不會提高反而會有下降趨勢。其次,老師也沒有在課堂教育中把學生作為主體,學生接受知識都是被動的,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學習中運用的技巧,只能說出,簡單的句子、解決簡單的問題,對整體文章做不到很好的理解,因此,老師在原有教育上應該加以創(chuàng)新改革,將學生作為主體位置,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到自主進行學習,還應加強思維導圖的教育方式,合理應用到學生的教育中,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結構有充分的理解與認知。
三、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增加思維導圖是教育領域的重大突破,提高英語教學效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興趣的同時也能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高中英語較難,詞匯偏多,導致很多學生因此喪失了閱讀興趣,對英語學習也逐漸失去了探究的欲望。而思維導圖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解決前面的難題,刺激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其的閱讀能力。
(一)應用在閱讀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英語教育中,老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將思維導圖運用,對文章偏長,其中蘊含信息量較大的文章進行解析,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快速掌握其中具體含義,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鍛煉其自主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過程承重,老師可以以書本上的課文進行與閱讀導入,將文中知識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整理,將知識點,文章內容與學生掌握的知識和即將要運用的教學素材相互融合,從而制定出全面且條理清晰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盡快融入閱讀狀態(tài),讓學生知道該對文中哪里進行重點學習閱讀,這樣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對文章得到理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應用在閱讀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過程中學生碰見枯燥難以理解的英語單詞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抗拒心理。這時老師便應該運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方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將文章的主體或者關鍵詞進行描繪,使用視頻、音頻和其他更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快速理解文章情景、掌握文中人物關系、情感等。讓學生由此來關注文中的詞語慢慢關注到文章的主體結構和文章所表達出的意義,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同時也能提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比如:在學習《It’s time to change》一課時,老師便可將文章中重點知識,詞語等制作成思維導圖,對文章中的邏輯關系和文章主題解析研究,由此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
(三)應用在閱讀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感悟
現(xiàn)在教師在下課前完成文章教學便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為完成了主要教學任務。但其實在解析文章、傳授知識后讓學生對其中內容做重點總結分析,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一課后,老師便可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鞏固,在清晰的結構圖中,可以再一次重溫知識點。老師也可讓把學生在這一課中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填進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中,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中知識點的鞏固,由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說,思維導圖在教育領域上的應用所帶來的效果頗為驚艷,時非常值得推薦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老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要幫助學生建造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點有個完整的框架。從而提升學習興趣、自主思維能力等。其次,老師也應將思維導圖與傳統(tǒng)教育相結合,將其應用的閱讀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閱讀過程,讓學生可以充分了解文章含義,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在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鞏固此課程中的知識點,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崔瑞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42):104-105.
[2]燕春月.思維促思考,導圖促導讀——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舉措[J].中學生英語,2021(28):34.
[3]鄭藝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常用方法研究——以思維導圖為例[J].校園英語,2021(25):241-242.
本文系啟東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