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芳
為小學英語聽力課堂注入活力,教師的教要風趣幽默,學生的學才能富有激情。在這聽說讀寫中,“聽”是最首要的。然而,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中的聽力教學又是非常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傳統(tǒng)的課堂聽力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使學生感到的只有壓力而沒有趣味性。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聽力教學中多采用一些趣味性強,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聽力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一、巧設(shè)自然導入,讓小學英語聽力課堂輕松愉悅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聽懂和理解聽力材料,很重要的一點是在聽力訓練前的導入上。導入旨在幫助學生對所要聽的材料有個粗淺的了解,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形的想象或猜測的空間,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狀態(tài)。為此,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課堂教學的老話術(shù),如:Let’s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We are going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exercise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blanks......取而代之,教師應該巧設(shè)自然導入,讓聽力課堂輕松愉悅。
自然導入,讓學生身臨其境。以廣州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Module 6 Pets Unit 11 They are lovely的聽力教學為例,在進入聽力任務之前,導入Pet Shop的素材,呈現(xiàn)不同的寵物叫聲,如小貓的喵喵聲、小狗的汪汪聲、兔子的咕咕聲......讓學生仿佛置身于Pet Shop,以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鏈接到聽力任務中。
自然導入,使學生主動關(guān)聯(lián)背景知識。以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 3 My school Unit 5 Let me show you our new school的聽力教學為例,教師呈現(xiàn)操場的喧鬧聲、教室的朗朗書聲、圖書館靜靜的翻書聲等,讓學生主動關(guān)聯(lián)實際生活經(jīng)驗,從而進行學校各個場所的想象和猜測,降低聽力難度。
自然導入,為學生掃除聽力障礙。以廣州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Module 6 Celebrations Unit 12 Mother’s Day is coming 的聽力教學為例,由于課文詞條中有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等發(fā)音難度較高的單詞。教師在進行聽說課教學前,必須要讓學生先學好發(fā)音及其意義,只有這樣在聽力教學中學生才能做到“跳一跳、夠得到”,為聽力任務掃除障礙。
二、豐富趣味活動,讓小學英語聽力課堂妙趣橫生
豐富活動,游戲激趣語言教學的綜合性原則要求我們在進行聽力訓練的同時,將其與說、讀、寫有機結(jié)合起來,既有所側(cè)重,又全面發(fā)展。要做到以上這點,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課堂聽力游戲教學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其不僅僅是屬于課外活動,它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教學形式搬進堂,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去,幫助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聽力的課堂教學。
運用TPR教學法,聽力課堂也能動起來。TPR教學法是本著聽力先行的原則,教師先說指令并重復指令,讓學生有機會鍛煉聽力。等學生聽熟了,再請學生復述。等復述沒有困難了,再要求學生開口表達。以廣州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Module 3 Body Unit 6 Touch your head為例,教師快速說出Touch your face(head、ears、eyes...)、Open your eyes等指令,學生聽到后馬上做出相應的動作,以最快最準確的為獲勝。這個游戲也可以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每一列為一小組,教師給最前面的1號同學發(fā)出指令,1號同學做出相應動作,答錯則游戲結(jié)束;答對則由1號同學向后座的2號同學發(fā)出指令,以此類推。最后在班上評選最快且最準確完成游戲的小組進行加分獎勵。在這個TPR游戲中,學生既能快速記住相應詞組和句子的意義,也體會到游戲的樂趣。
口耳相傳,聽說結(jié)合,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授There be...句型時有以下重難點,包括be動詞的正確運用、物品數(shù)量的正確表達、物品所在位置的準確描述等。把口耳相傳的游戲教學法融入聽力教學,教師可以在每組的第一個同學耳邊輕聲說一個該句型的句子,如:There are sixteen desks in the teachers’ room. 然后該學生迅速講這句話傳給后一個學生,傳話時只準耳語低聲,并依次后傳,兩人間的傳話時間控制在幾秒鐘內(nèi),最后一位聽到句子的學生應當大聲說出這句話,讓全班學生都能聽見。然后,教師說出原句,根據(jù)每組最后一位學生說的句子是否與原句相符來斷定小組得分,這樣就在口耳相傳游戲中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聽聽畫畫,讓妙筆和色彩融入聽力教學中。小學生特別喜歡畫畫,若能把畫畫融入到英語聽力課堂中,想必學生會樂此不彼。例如在學習表示顏色和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教師用英語說出部位的名稱和顏色,讓學生用彩筆畫出并涂上顏色,如:Draw a face. Colour the nose red/yellow/green.”這樣的練習既滿足了學生畫畫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習單詞、練習聽力的目的,可謂一舉三得。鮮艷的顏色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下學習新知識。學生踴躍參與,教師的及時點評,完全處于一種和諧、互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
三、融合電教技術(shù),讓小學英語聽力課堂多維交互
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聽力課堂依賴教師的朗讀以及錄音機的播放,如今得益于電教技術(shù)的發(fā)展,我們的聽力教學也創(chuàng)新性地實現(xiàn)了各種可能。
利用多媒體進行示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如動畫,視頻等呈現(xiàn)對話,讓學生感受真實的交際。從視頻,動畫中學生可以感知場景,人物,行為,表情等非語言因素,從而降低聽力的難度。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語境。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或身邊的物體設(shè)計場景,組織學生開展聽力活動。然而很多場景教室內(nèi)無法復現(xiàn),而多媒體的使用使這個問題得以解決。
利用多媒體做專項技能訓練。不同的學習階段,聽力訓練的內(nèi)容和目標不同,交際能力的發(fā)展要交教師根據(jù)教學的要求就聽力的某項技能進行專門的訓練。多媒體技術(shù)可以有效地控制聽力過程,將訓練的焦點集中在某項技能,滿足專項的要求。
為小學英語聽力課堂注入活力,教師除了事先必須做大量的聽力材料準備工作以外,巧設(shè)自然導入、豐富趣味活動、融合電教技術(shù)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教師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并在教學中付諸實踐,把課堂設(shè)計得生動、有趣,那么課堂必定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陳盈盈.立足趣味,提高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性.華章.2013(23).
[2]邱艷民.趣味教學法在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