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蕾
摘要: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極大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在這其中,教學領域也自然不會例外,以多媒體的使用最為突出。正因為如此,本文也將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切入點,立足于初中語文課堂的設計,從古詩詞鑒賞教學出發(fā),分析信息技術在古詩詞教學中的主要優(yōu)勢,并探討應用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夠給相關從業(yè)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應用方法
引言:
在素質化教育和新型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當下國家在宏觀上對學校課堂的的要求相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顯的調整和轉變,不再以簡單的理論知識背誦為本位,而是更加強調能力的延伸和拓展,這種變化也給教師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加鮮明的思路。語文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與文學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初中生來講,要尤為強調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提升。
一、分析信息技術在古詩詞教學中的主要優(yōu)勢
首先,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轉換師生之間的角色,讓教師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讓學生成為掌控者和支配者,教育學的環(huán)節(jié)會變得更加平衡,能夠創(chuàng)造更為生動的情境,讓學生沉浸在特定的氛圍中,加深對思想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技術讓知識的傳遞變得更加多元,能夠進一步刺激學生的五官,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電影,繪畫,歌曲和舞蹈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體驗,讓他們獲得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禮。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本身就是互聯共通的,所以學生也可以從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古詩詞的表達手法和語言技巧。
二、分析信息技術在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做好興趣的引導
初中階段的學生擁有更強的自主意識,他們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著自己的興趣。古詩詞牽涉到許多生僻字和古代用法,所以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卡頓,無法在短時間內理解其中的本質內涵,這就使得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直線下降,缺乏足夠的探索興趣與好奇心。此時,教師就應當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獲得更加生動的體驗。例如,在學習《天凈沙秋思》這一篇古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投影出與詩詞相關的中國繪畫,詢問學生畫中都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并與文章中牽涉到的意象進行對比,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按部就班的找到古詩詞中的關鍵點。又或者,在學習《行路難》這一篇古文的時候,學生會接觸到更多的生僻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接觸過金樽清酒,玉盤珍修這些詞語,所以在閱讀的時候也較為生硬,鑒賞更是十分淺薄。此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播放歌曲《行路難》,通過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傳達整個古詩詞的意象與情感基調,輔助學生的理解和感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做好資源的篩選和歸納
古詩詞所牽涉到的文學知識是尤為多元的,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內涵,不僅表達著特定的情感,同時也結合了手法與技巧,牽涉到作者的自身經歷和人生境遇,而詩歌本身的對仗,韻律以及詞牌都是學生需要了解的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出更為完整的鑒賞,體會到詩人所表達出來的情趣。例如,在學習《登幽州臺歌》這一篇古詩的時候,教師如果只是為學生介紹陳子昂的生平經歷,用理論講解的形式必然會讓學生產生很大的審美疲勞。此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短視頻,讓學生從短視頻中概括出陳子昂的人生起伏,然后再結合詩歌的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1]。
(三)打造專題網絡和板塊
古詩詞的鑒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有特定的文學素養(yǎng)作為依托,文學素養(yǎng)的積累要通過學生不斷的努力,當學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fā)生質變,他們的文學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走上新的高度。因此,教師應當讓學生養(yǎng)成鑒賞詩歌的良好習慣,讓學生不斷的積累知識,構建更為完善的框架和體系,這樣一來他們的學習會變得更加輕松。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或者是微博等平臺,組建專門的聊天群或者是討論群,及時分享優(yōu)美的詩詞,并展示出詩歌的解讀或者是評論,專門為學生提供古詩詞鑒賞的服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美學的享受,逐步積累知識的素材[2]。除此之外,教師要根據教材上的不同單元,針對不同單元的古詩詞作出相應的專題總結,打造模塊化的學習網絡,讓學生從詩歌的主題,表達手法,寫作技巧,意象等多個角度出發(fā),進行共同的賞析。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把班內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引導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互相交流意見,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詩歌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持續(xù)性推動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是合理的舉動,這是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應有之策,也是豐富學生人文情感,培養(yǎng)學生文學審美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情境的多元化創(chuàng)設,內容的篩選,主題模塊的設計這幾個角度,論述了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充分結合了初中語文古詩詞的主要內容,尊重了學生的話語權與主動權,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能夠作為教師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付業(yè)權. 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探究[J]. 神州印象, 2019(4):2.
[2] 張瓊. 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 2020, 000(04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