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折射出了教育最柔軟的一面。一個孩子就是一朵與眾不同的花朵,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而老師要做的就是用心培育,靜待花開。
從教20年,一路上遇到了一些學習習慣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對待學習缺少激情,對待老師的引導教育,難以持續(xù)進步,最終無法真正轉(zhuǎn)變。對于這樣的學生,我認為應該用心去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經(jīng)過持續(xù)激勵來進行教育。
小z平時聽課不太認真,總是不自覺地走神,課下作業(yè)也總是拖拖拉拉,經(jīng)常完不成,成績也一直處于下層。一至六年級都是這樣的狀態(tài),嘗試過多種方式進行教育轉(zhuǎn)化,效果卻總是曇花一現(xiàn)。作為教育者,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用心教育轉(zhuǎn)化這樣的學生,如何真正改變他的這種不良習慣,還需要一個長效機制來真正改變他的習慣。
一天上語文課,板書課題后,我回頭看到第二排的小z正回頭看向后面的同學,平時提醒過他多次上課要專心,此刻我不想再提醒。我對學生們說:“課堂上如果有同學發(fā)言,大家可以像小z這樣回頭注視著發(fā)言的同學,這樣聽課既有效,又能表現(xiàn)出對發(fā)言同學的尊重。”小z有點臉紅,馬上轉(zhuǎn)身做好,注意力一下子又回到了課堂,我向他投以贊許的目光。小z心領神會,聽課的狀態(tài)明顯提升了。課堂的一個簡單的提問,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聽課認真的小z,在我的示意下,小z緩緩舉起了左手,我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馬上指名讓他回答。一句不太流暢的發(fā)言同樣贏得了我的表揚:“今天小z聽課真認真,發(fā)言也很有自信,好樣的!”一句中肯的評價好像一簇小火苗,一下點燃了小z聽課、發(fā)言的熱情,一節(jié)課下來,小z共舉了7次手,我特意讓他發(fā)了4次言。下課后,還能感覺到小z的神采飛揚。
這種鼓勵我還在持續(xù),而且要一直延續(xù),在小z沒有真正形成積極的學習習慣之前,我會倍加小心地呵護他內(nèi)在的那團小火苗,從課堂上蔓延到課堂外......
教育一個人,從這個人的本質(zhì)出發(fā),但離不開的便是這個人所處的周圍環(huán)境。班級作為環(huán)境的一個載體,是學生學習、活動、成長的基本場所,是學生在學校的“家”。家是孩子們的港灣,學校是孩子們的大家庭,班級亦是他們所處的小家庭。在教育中,我將“與人為善”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特殊學生,讓周圍環(huán)境渲染個體。
我們班有這樣一位同學甲,驕傲、不可一世是他的代名詞。他會為了一件小事而揮舞拳頭砸向同學,而這件小事可能僅僅是在教室走動的同學不小心輕輕碰到了他,也可能是同桌的手臂不小心碰到了他……
一次課間,同學乙頂著額頭上的大包,哭著跑來向我告狀,說他只是在走路時不小心輕輕碰了一下甲,同時也跟甲說了對不起,可甲仍然揮舞起有力的拳頭朝他砸去。我及時找來了甲,問他:“為什么別人向你道歉了,你卻沒有接受,還要打他?”甲皺起眉頭,一臉全天下都和我作對的表情,說:“他是故意撞我的,我明明好好站在那,他就是故意撞我的!”說著說著他也哭了起來,哭得很兇。我想,他心里也很委屈,這些委屈終于隨著眼淚被發(fā)泄出來了。我知道這是一個好孩子,只是性格、思維和其他小朋友有些不一樣。我安慰著他,盡量使他平靜。我說:“你看乙額頭上的大包,疼不疼?”他淚眼婆娑的點點頭?!叭绻裉爝@個大包跑到你的額頭,你會不會疼?你的爸爸媽媽看到會不會心疼?你會不會還手,打還那個送你大包的小朋友?”他看看我,認真思索了一會,繼續(xù)點頭?!暗墙裉煲彝瑢W卻沒有出手打還你,而是選擇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忙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這是對老師的信任,老師覺得很高興;其次,被打時,他肯定也很憤怒,也很想還手,但他及時控制住了這股憤怒,這是你第一個應該學習的地方?!彼纯次覜]有說話,同時也漸漸止住了哭泣?!皠倓偽乙呀?jīng)跟周圍同學確認過了,乙在拿美術材料時經(jīng)過你邊上,不小心碰到了你,而且馬上跟你說了對不起。這是第二個你應該學習的地方,學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及時為自己犯的錯誤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法?!彼粗?,已經(jīng)沒有哭得痕跡。我想,他在心里慢慢領悟。于是,我給了他一節(jié)課的時間好好思考,當時如果他不那么沖動,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那他還會選擇揮拳砸向自己的同學嗎?
下課鈴響起,他立馬來向我匯報他的反思成果?!拔也粦撊ゴ蛩驗樗呀?jīng)跟我說了對不起,我應該做一個寬容的人原諒他……但他不應該來碰我。我明明好好的站在那??!”聽到這里我又好氣又好笑,“這是你第三個要學習的地方,懂得角色互換……”一番推心置腹的長談后他若有所思地走了。
莎士比亞說過,無言的純潔的天真,往往比說話更能打動人心。這句話,用在甲身上再合適不過。每個孩都是一朵純潔的花,而我希望這個孩子是這樣一朵花,無論陽光明媚,還是風雨交加,他總是能平和、安穩(wěn),微笑著面對這個世界。于是我開始為他訂制定一些小制度,比如安排他做班級的“護花使者”,主要任務便是照顧班級里的花花草草。每次課間,我都能看到他擺弄花草的身影。之所以這樣安排,一方面是可以減少課間嬉戲打鬧時他跟其他小朋友發(fā)生矛盾的幾率,另一方面也希望他能慢慢有的有耐心和友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他真的開始改變了。和同學發(fā)生摩擦,他雖然會一臉怒氣,但是再也沒有揮舞拳頭,我知道,他在學會壓制自己的憤怒。
給孩子時間,他們會回報驚喜;給孩子耐心,他們會贏得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