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評價教學質量的幾個標準即學生學習成績?yōu)闃藴剩云骄?、及格率、?yōu)秀率等為指標,以考慮結果為依據,這些評價方法是不盡科學的。在效率、負擔、質量三者關系上,當前在教師中有以下三個問題:課堂教學高效率,課業(yè)負擔輕,教學高質量,這是最好的。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勢在必行
(一)、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學任務應主要通過課堂完成?,F在高中教學,每天平均給學生灌輸9節(jié)課,學生沒有思考復習是時間,沒有咀嚼消化的時間,課堂滿堂灌,效率低
(二)、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造成學生重負擔的原因很多,課堂教學效率低是一個重要因素。所謂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是指減輕學生課后的課業(yè)負擔。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主要教學任務在課內完成了,就用不著占用學生課外時間搞課業(yè),學生負擔自然就減輕了。
(三)、 教師自我提高、自我保健,保持旺盛的精力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一)、強化效率觀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使每分鐘都有高效”的觀念,課堂教學時必須以分秒為單位計算,決不能浪費一分一秒。要加強對課堂教學時間的科學控制。要排除一切耽誤教學時間的人為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杜絕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活動。為了樹立效率觀念,必須把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作為指標納入教學質量的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科學評價。
1、了解學生的智力水平。
學習的過程,雖說智力因素不是一個決定因素,但作為教育者,又非考慮不可,所謂因材施教,就要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2、了解學生的特長和興趣愛好。
學生的特長和興趣愛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考慮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激勵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是當今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因材施教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不作好這方面的研究,教育活動就大打折扣,教學的效率就低。
3、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作為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程度,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克服教學上的重復性和盲目性,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4、了解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了解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備課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包括教什么,怎樣教,要讓學生學會什么,掌握什么,檢驗什么,如何檢驗等。這是教師備課中的一個基本要求。
(二)、向常規(guī)要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堅持“以常規(guī)為本”。教學常規(guī)是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規(guī)章制度、慣例程序和傳統(tǒng)風氣。學校應注重教學常規(guī)的成龍配套,嚴格要求每一個教師認真執(zhí)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精細化程度和規(guī)范化水平。與此同時,隨著改革的深入,管理水平的提高,學校還應不斷地完善和建立新的常規(guī)。如建立學生評教、評課的常規(guī)等。為了向常規(guī)要質量,抓好常規(guī)的落實,教務行政人員要不斷加強教學常規(guī)執(zhí)行情況的考核檢查,及時反饋,及時改進,促進教學過程質量的提高。
1、不斷鉆研教學業(yè)務。
作為教師,要樂于更要善于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教育思想,不斷地刷新,成為新時代下的新教師。
2、提煉教學語言。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教學的語言至關重要。要求科學、形象、簡練、準確、親切、幽默,富有條理,富有邏輯。
3、成為特色教師。
在一所學校,如果沒有特色型教師,學校也會失去生氣,缺乏活力。無論是教師的外表,還是教師的氣質,無論是教師的知識還是教師的人氣,它可以小到教師的口才,教師的表演,教師的書畫,教師的任何一個專長。作為一位教師就應有屬于自己的特長,努力成為特色型教師。
(三)、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
當前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社會強烈呼吁“減負”,在實行五天工作制的情況下,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效率,保證質量就顯得特別緊迫。另外,當前課堂教學仍然存在比較嚴重抄、慢、差、費的現象,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影響高質量人才的培養(yǎng),也必須通過改革加強改進。
我校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內容是五步教-學法為主,“三主、三結合”的教學模式,確立新的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向改革要效率、要質量?!叭鳎Y合”的具體要求是:
1.在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上,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最佳結合;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相當重要,這是組織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要讓每個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之中,知識探索的情境之中,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要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
2.在處理講授與訓練的關系上,堅持以訓練為主線,實現講授與訓練的有機結合,有序地組織教學。要真正提高教學的效率,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當中,無論教師有多高的水平,如果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其中,教學效率都會大打折扣。新的教育思想是提倡“生生”互動,而不僅是“師生”互動。只有學生動起來,才真正看出教師的教學效率是高還是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合理地,有序地組織學生自主地學習,讓學生去領悟知識,培養(yǎng)能力,鍛煉他們的意志。
3.在處理課本與課本外知識的拓寬加深的關系上,堅持以課本為主,依據《大綱》、《考綱》,實現本內與本外的適度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根本的是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手段、時間、空間等要素的優(yōu)化組合。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師,學生、課本。“三主、三結合”明確規(guī)定了師與生、講與練,本內與本外的關系,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能動作用;強調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強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強調學生自學、主動學、獨立思考;強調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強調訓練能力、發(fā)展智力;強調知識結構,認知結構。為了建立“三主、三結合”的教學模式,我校正積極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探索?!叭鳌⑷Y合”既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例如,以訓練為主線,絕不是以做練習題為主線。
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除了要求教師有堅實的業(yè)務知識,嚴謹的學科思想和與進俱進的教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地調節(jié)教學的方法、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步驟,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花最少的時間和最少的精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