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武隆,地縫究竟是什么樣的風景?很想馬上進入這個縫兒去體驗一下。
武隆地縫與武隆天坑從地域上講都在羊水河大峽谷上,由入口到出口分三個階段,全長差不多有兩公里,這樣的長度十分適合游客們尋勝探幽,即使是老年人,從入口走到出口也不會多么累。這條道最窄處僅有一米,兩個人要想并肩走過是有困難的。而其有趣正在于它并不開闊,如果開闊了它就只能稱作“峽谷”而非“地縫”了。地縫雖然窄,但從地縫底部到頂部據(jù)說可達兩百米到三百米。這樣的地理構(gòu)造,想必當年只有獵人和采藥人才可以出入其間。現(xiàn)在方便多了,地縫內(nèi)修建了棧道,以方便游人行走。
我們一行在棧道上慢慢走,耳邊是不絕于耳的流水聲,流水在地縫底部的亂石間汩汩穿流,水作沉碧色,石上多附有碧翠的菖蒲,名貴的菖蒲品種如“虎須”與“金錢”,這里竟然到處都是,足見這里的水質(zhì)多么好。
在地縫里隨著清流一路走下去,一邊走一邊仰起頭看看上邊,兩邊刀切斧劈般的石壁夾著那一線青天,讓人頓時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這種時候你才會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在大地的縫隙里,人有時候不過是一只螞蟻。地縫的底部到頂部設有號稱國內(nèi)第一的室外景區(qū)觀光電梯,坐電梯到地縫頂部再朝下看,層層疊疊的花草樹木山石云嵐盡收眼底。
?武隆地縫形成于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它對一般游客而言是個好玩兒的去處,而對地質(zhì)研究者來說則是研究地質(zhì)變化的寶貴所在。由此,武隆地縫景區(qū)才成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 (摘自《光明日報》1.21王祥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