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依凡
餛飩煮好了,熱氣在眼前彌漫,高湯與調料相遇的鮮美味道沖入我的鼻腔。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湯送入口中,霎時,一股熟悉的味道,一種溫暖的幸福感漫上心頭……
這是奶奶包的餛飩,皮薄餡香,光是聞著味道,就已經(jīng)讓我垂涎三尺了。
小時候,每當我狼吞虎咽地吃餛飩時,奶奶總是無比寵愛地輕拍著我,說:“囡囡,慢點吃,沒人跟你搶?!痹跓o數(shù)個清晨,一碗餛飩,幾句叮嚀,開啟了我美好的一天??墒?,因為學業(yè),我不得不離開奶奶。自那以后,奶奶包的餛飩,竟再難相遇。
那天,我放學回家,剛進門就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正欲探個究竟,母親已小心翼翼地捧著熱氣騰騰的白瓷碗翩然而至。翠綠的香菜末錯落地撒在湯汁表面,黑絲帶般的紫菜只要輕輕一攪,就懶洋洋地在湯中起舞。那些餛飩則變成了幾尾小銀魚,不,是小金魚——經(jīng)勺子一攪,它們就在燈光的照射下閃著金光?!笆悄棠贪酿Q飩!”我迫不及待地坐下來,顧不得燙,用勺子舀起一個放入口中。我咬開那半透明的餛飩皮,當牙齒觸碰到肉餡時,鮮香的湯汁立刻在口中彌散。是的,是奶奶的餛飩,是奶奶的味道。媽媽說,奶奶想我了,知道我愛吃餛飩便特意送來。那一刻,我望著眼前香氣四溢的餛飩,晶瑩的皮兒,飽滿的餡兒,幸福和感動的淚水濕潤了眼眶。當媽媽打開冰箱冷凍層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緊挨著一個的餛飩,它們是那么親密,似乎在訴說著一位老人對孫女無盡的思念與疼愛。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些餛飩上,想象著奶奶獨自一人在廚房準備餡料時,在燈下包餛飩時,是否會想起我兒時,她煮餛飩給我吃的溫馨場景?是否也會如我這般,因思念而濕了眼眶?如今,遇見這么多的餛飩,遇見奶奶深沉的愛,遇見這厚重的幸福,我唯有大快朵頤,將碗里的餛飩一掃而光,才能不負奶奶的一片心意。
是夜,不知是餛飩的滋味過于鮮美,還是心中的幸福被悄然喚醒,在一場好夢中,我遇見了奶奶。她捧著一碗餛飩,笑吟吟地走來,我忙奔向她,心中滿是幸福。
【評? 改】
開篇情景導入,以餛飩的鮮香奪人眼球,為下文展開敘述作鋪墊。
語言描寫,奶奶的溫和慈祥以及對“我”的寵愛展露無遺。
細節(jié)描寫,這段描寫將餛飩的鮮香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讀者浮想聯(lián)翩,似乎已經(jīng)嗅到了餛飩的香味。
由物及人,挖掘了餛飩中包含的甜蜜親情,并與題目“遇見幸?!焙魬?/p>
文末點題升華,緊扣“幸福”二字,點明主旨。
總評 “鴨餛飩小漉微鹽,雪后壚頭酒價廉”,文人墨客們曾為這道美食留下了動人詩篇。餛飩鮮香可口,更令人動容的是餛飩背后蘊含的感人親情。文章以餛飩作為寫作對象,選取的素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能喚起讀者的共鳴。更可貴的是在寫日常小事時,作者能夠挖掘出背后的真情實感。習作語言細膩生動,對餛飩的描寫緊扣住“鮮香”二字,畫面非常生動,極富生活氣息。此外,作者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既使文章內容充實,也使文字間充滿了煙火氣,更洋溢著祖孫之間溫馨的親情。最后,不得不提文章精巧的敘事結構,開篇情景導入,文中點題,結尾升華主旨,點明“幸福”的含義,層層遞進,令人稱道。
(講評教師? ?康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