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指出:“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歷史虛無主義是與馬克思主義相對立的思想傾向和社會思潮,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大敵。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堅定立場,我們要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xiàn)及危害,堅決批判和抵制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謬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思想偉力。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主張中國“全盤西化”論的理論依據,以其欺騙性、迷惑性和滲透性誤導人們接受錯誤的哲學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把人們帶上一條對民族歷史的歪曲、詆毀和否定的邪路,是唯心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復刻和再版。
哲學表現(xiàn):反對唯物辯證的絕對否定觀?!疤摕o主義”一詞在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雅科比的《給費希特的信》中被正式提出,后因在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小說《父與子》中的使用而得到廣泛傳播。歷史虛無主義作為形而上學否定觀的突出體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絕對的否定,認為對事物的否定是單純的否定,其中沒有任何保留和繼承,從而將否定和肯定截然對立起來。它消解了客觀事物的內在矛盾性,沒有看到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否定與肯定的對立統(tǒng)一,因而導致否定一切,使事物失去向前發(fā)展的基礎和條件。歷史虛無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相對立,它孤立而不是普遍聯(lián)系地觀察歷史,靜止而不是發(fā)展地看待歷史,零散而不是系統(tǒng)地認識歷史。它戴著“孤立、靜止、片面”的眼鏡,分析歷史進程中的階段性而否定其發(fā)展的整體性,片面關注歷史進程中的支流而否定其主流,在我國當前階段表現(xiàn)為夸大中共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鼓吹社會主義“失敗論”及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強行歪曲近現(xiàn)代中國革命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嚴重違背了歷史的客觀性、連續(xù)性、全面性。
文化表現(xiàn):全盤否定人類歷史文化遺產。歷史虛無主義對人類的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遺產持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盲目否定人類文化遺產和民族歷史文化,拒絕承認崇高、正義、奉獻等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念,認為這些文化價值觀念沒有任何實際性的意義和價值,甚至否定一切人類精神文化價值。實際上,文化的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性是對立統(tǒng)一的,需要在吸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建立適合現(xiàn)代化社會的新文化。然而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興起了一股“拋棄傳統(tǒng)文化,實行全盤西化”的文化虛無主義思潮。歷史虛無主義者無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特質、精髓,極盡“貶低”、“丑化”、“矮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能事,虛無中華民族的民族特點、民族差別、民族特質,認為只有“全盤西化”才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有效藥方,進一步吹捧西方資產階級文化。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期價值和道德取向多樣化的形勢,企圖從根本上否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否定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及其包含的永恒價值,進而消解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搞亂人們的文化觀、歷史觀和價值觀,顛倒是非、美丑、榮辱的標準,使人們喪失對外來文化基本的判斷能力與抵御能力。
政治表現(xiàn):主張無政府主義和極端民主化。歷史虛無主義對一切國家政權、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持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它鼓吹個人絕對自由,主張建立所謂“無命令、無權利、無服從、無制裁”的“無政府狀態(tài)”社會。這種思潮出現(xiàn)于19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的施蒂納、法國的蒲魯東、俄國的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等。無政府主義倡導極端民主化,反對工人階級有組織、有領導的革命斗爭,不懂得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力量,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專政,實質上是改頭換面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在我國現(xiàn)階段,無政府主義通過否定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竭力貶損和否定我們黨帶領人民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歷史,著力抹黑和解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這一偉大事實,詆毀和嘲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虛無主義者并不是虛無所有歷史,而是只虛無他們想要虛無的歷史,他們無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及對人類文明的新發(fā)展新貢獻,不遺余力地鼓吹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根本目的就是顛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歷史虛無主義并非是一種短暫的社會思潮,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xiàn)。中國共產黨人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廓清思想迷霧中凝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識與偉力。
馬克思主義是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銳利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者一向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決批判無政府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馬克思曾嚴厲批判:“只要你們把人們當成他們本身歷史的劇中人物和劇作者,你們就是迂回曲折地回到真正的出發(fā)點?!敝赋隽藲v史虛無主義否認歷史客觀性和規(guī)律性、虛無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虛弱本質。恩格斯談道:“把革命的發(fā)生歸咎于少數煽動者的惡意那種迷信的時代,早已過去了。現(xiàn)在每個人都知道,任何地方發(fā)生革命動蕩,其背后必然有某種社會要求。”歷史虛無主義“告別革命”旗號背后隱藏的卻是推行“顏色革命”之實,目的是要將西方資本主義道路作為唯一出路,推行“全盤西化”。俄國十月革命后,“無產階級文化派”認為必須拋棄以往一切文化遺產,對歷史上的民族文化要全盤否定,重新建立起無產階級自己的文化。列寧批判了這一觀點,指出無產階級文化“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地卻吸收和改造了兩千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fā)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guī)律的發(fā)展?!蔽阌怪靡?,列寧的這些論述是對歷史虛無主義立場的“無產階級文化派”不顧蘇俄文化實際、試圖拋棄資產階級文化來建設無產階級文化的批評,為文化虛無主義的診斷提供了切中時代脈搏的基本立場和觀點,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揭穿唯心史觀荒謬性的銳利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論述,為中國共產黨正確認識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各種謬論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
中國共產黨始終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都堅決抵制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謬論。近代中國,列強侵略、神州陸沉。國家的衰敗導致自卑情緒在一些國人中蔓延,從認為中國技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最終到諸事不如人,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受到極大損毀。一些資產階級學者否定中國歷史,否定傳統(tǒng)文化,主張“全盤西化”,不分“精華”和“糟粕”,以絕對否定的態(tài)度來看待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這是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體現(xiàn)。毛澤東說:“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fā)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敝袊伯a黨人堅持唯物史觀,用馬克思主義引領中華文化建設,旗幟鮮明地反對“全盤西化”等錯誤觀點, 在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中華民族擺脫歷史沉淪和走向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改革開放后,虛無主義思潮在我國曾一度泛濫開來。國內外一些勢力大搞歷史虛無主義,打著“還原歷史”、“反思歷史”的旗號,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對中國革命的歷史、對新中國的歷史、對改革開放的歷史、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極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歪曲歷史事實,顛覆科學結論,制造思想混亂。比如,有些人主張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擁抱西方自由民主思想。鄧小平指出:“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秉h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做出了科學評價,既統(tǒng)一了全黨的思想認識,也有力駁斥了否定黨的歷史結論、丑化黨史人物的錯誤觀點。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更加注重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把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作為維護黨和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重要內容來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一是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歷史虛無主義者拿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做文章,企圖割裂兩個時期的一脈相承關系。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眱蓚€時期“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這一重要論斷,集中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于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的根本立場和鮮明態(tài)度,為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強調從維護國家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高度批判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虛無主義妄圖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的一貫險惡政治用心愈發(fā)明顯,手段愈發(fā)花樣翻新。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蘇聯(lián)解體為例,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泛濫是蘇聯(lián)解體、蘇共垮臺的重要原因,要求全黨以此為鑒。三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自覺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通過重溫黨的苦難輝煌,從中體驗黨的艱辛和偉大,用黨的不懈奮斗和輝煌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做到以史論理、以理明智,加深對黨的認識,堅定跟黨走的決心。
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必須通過加強黨的領導、樹牢唯物史觀、堅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正德正風肅紀和建立長效機制,筑牢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的堅固防線。
提高站位,在加強黨的領導中強化政治保證。加強黨的領導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本政治保證,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堅決捍衛(wèi)和鞏固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提出重要要求。一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穩(wěn)步前進。二要著力提高“政治三力”。時刻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自覺加強政治歷練,接受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淬煉,切實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三要堅持黨管意識形態(tài)。必須層層壓實各級黨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把黨管宣傳、黨管媒體落到實處。各類傳統(tǒng)媒體、新興媒體、新聞出版單位、社科單位、文化藝術單位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為黨發(fā)聲,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正本清源,在樹牢唯物史觀中筑牢思想根基。堅持唯物史觀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強大思想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qū)?!睆V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只有堅持唯物史觀,才能在紛繁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面前洞穿歷史事件的本質和歷史的發(fā)展趨勢,做出符合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民利益的正確決策。一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看待歷史事實、分析歷史事件,堅持客觀性、規(guī)律性和整體性的原則,做到實事求是。二要自覺樹立大歷史觀。從百年歷史的大局出發(fā)來研究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增強辨別現(xiàn)象與本質、支流與主流、局部與整體的能力。三要樹立正確黨史觀。正確了解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并從具體時代背景、社會歷史條件、人民利益得失標準方面實事求是地做出科學評價,對歷史虛無主義謬論做出更有靶向性的有力回擊。
守正創(chuàng)新,在堅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增強文化自信。弘揚和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重大論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含的積極價值理念和規(guī)范體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獨特的發(fā)展邏輯,是中華民族的根脈和靈魂。一要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優(yōu)勢駁斥各種文化虛無主義謬論。以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澄清“傳統(tǒng)文化虛無論”,以飽含哲思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澄清“傳統(tǒng)文化劣質論”,以聲名遠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澄清“傳統(tǒng)文化無用論”,切實增強文化自信。二要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穩(wěn)步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加符合現(xiàn)代化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筑牢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精神堤壩。三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思潮,激發(fā)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旺盛生命力。
激濁揚清,在正德正風肅紀中改善社會風氣。正德正風肅紀有利于為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營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堅如磐石,經受住重重考驗,關鍵就在于擁有鐵一般的紀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币灰隆1仨毭鞔蟮?、守公德、嚴私德,筑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的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清正廉潔的品行操守,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二要正風。必須把“三嚴三實”作為嚴格要求,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把黨規(guī)黨紀刻在心上,堅持抓早抓小、落細落小,對思想開小差的危險行為做到遏于初萌、止于未發(fā),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的改善。三要肅紀。對那些蓄意傳播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的相關責任人要嚴肅追究黨紀責任和法律責任,對于黨內極個別“吃飯砸鍋黨”,則需要法律武器和黨規(guī)黨紀“利器”并用,切實維護正史信史的嚴肅性權威性,使黨員干部率先遵章垂范,守住政治底線和紀律底線。
糾建并舉,在建立長效機制中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體制機制是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制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不僅要靠思想教育、實踐養(yǎng)成,而且要用體制機制來保障”。一要推動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法治化進程。實現(xiàn)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從而不斷增強打擊歷史虛無主義的法治能力。二要建立網絡信息管理的長效機制。樹立大數據思維,加強網絡輿情的監(jiān)管,實現(xiàn)網絡信息的監(jiān)測、研判、上報、處理一體化。三要完善對英雄烈士的保護機制。明確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犯英雄名譽權,完善法律責任懲戒機制,對侵犯英雄烈士名譽的行為依法追究其相應的民事、刑事和行政責任。
(作者單位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