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雪嬌
搜索黃鹿,會發(fā)現(xiàn)她有很多身份標簽,花藝設計師、裝置藝術家.......都是她。對此,我問她,這么多身份標簽在身,你給自己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她淡然一笑,謙遜地表示,頭銜沒有一個標準,各種稱呼都沒錯,但更喜歡形容自己為一名藝術工作者。人對自然的親近,是天生的。好比黃鹿喜歡植物,是因為她覺得植物是和人最貼近的東西,同時也有蓬勃的生命力。在短短幾個小時的接觸里,她時刻都在描繪著對于植物的熱忱與向往,從她的言語間能真切感知到自然的美好,以及一個生活在浪漫里的人,是如何在自己的花花世界里生生不息。
“我喜歡花,是會心痛的那種喜歡?!?/p>
前不久,黃鹿帶著她最新系列作品《夢在灰燼里起舞》亮相西安鄰里山灰·社區(qū)藝術節(jié)。這個作品的產生源于最近黃鹿所觀察到的社會環(huán)境狀態(tài),以及在花藝這條路上自己思想上的一個轉變。以前黃鹿會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植物本身,或者從視覺來看比較賞心悅目的東西上。但由于這兩年新冠疫情的出現(xiàn),黃鹿逐漸關注到一些身邊朋友的情緒變化,以及整個社會中每個人的不易,于是她想用作品來呈現(xiàn)她眼中看到的世界,便有了《夢在灰燼里起舞》。黃鹿用美術館裝修剩下的建筑材料,500根木樁、6桶油漆、100斤碳,7個人花費了5天時間搭建了一個微觀沒有生機的世界。整個作品乍一看有些許黑暗,但布滿的蒲公英,實際卻在傳達一種播種的希望,觀眾可以在看似黑暗的作品里感受到美好縹緲的故事發(fā)生。正如夢想是生活里最后的陽光,夢想也光顧黑暗之地,但并不會因此失去光澤。
黃鹿選擇植物,這種擁有溫度和情緒的材料,將其與特定的空間融合在一起,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展現(xiàn)出它們的生活美學,搭建起大眾與藝術的通道。在她的世界里,每一種植物都有獨特的面目表情與性格特征,她用心與花草植物相處,將自然狀態(tài)與藝術形態(tài)相結合,讓藝術由“感”而發(fā)。在此之前,黃鹿的第一個個展《合?·?生》在成都許燎源現(xiàn)代藝術設計博物館舉辦。這個展覽對她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不僅是黃鹿在完成自我規(guī)劃中極其重要的一步,更是作為花藝設計師黃鹿到藝術家黃鹿的一個過渡。展覽主題意為合為一,生不息。世界是由個體組成的,聚集融合是一種強大的能量?!拔蚁胗卯敶囆g與花藝設計結合的方式去傳達‘用心生活,人生皆是藝術’的態(tài)度?!庇谑?,黃鹿將花卉這個來自自然的材料,帶著有機的溫度,在遵守著大自然的原則及不破壞植物本身特性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著可能。并且,還運用多維解構、組合、消減等創(chuàng)作方式,融入了建筑設計以及雕塑設計的某些元素,進而傳達一種簡約動人的美感。主展品《能量收集器Ⅱ》,由前期募捐收集來的廢舊包裝紙、書籍,制成形如兩棵守護人類的大樹,傳達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旁邊還放置了便簽紙和筆,大家可以寫下一句觀展靈感貼在作品上,后期這些靈感會被整理出來共享給每一位花藝人。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以植物為主材料,生活常見的材料輔助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描繪一種自然的美,與被遺忘的生活之美。作為國內首個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大型花藝裝置個展,無論是從設計團隊的多元化還是互動方式的獨特性上來看,都將藝術的包容性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裝置作品《夢在灰燼里起舞》
在這次展覽里,黃鹿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大眾對花藝的認知,我們將看到的并不是花翁花束或者任何的插花裝飾,而是將當代藝術與植物結合的藝術形態(tài)展現(xiàn),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份意識流。然而,作為人生的第一個個展,最讓黃鹿驚喜的是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人走進博物館來觀看。本來還擔心沒人來的她,早早就召集家里人前來助陣,沒曾想開幕當天,博物館就浩浩蕩蕩擠進了1000多人。在這之后,觀展人數(shù)也一度爆棚,原本1個月的展期被一再推延了2個月。當問到為什么舉辦個展的時候,黃鹿表示:“大部分喜歡我們的粉絲是因為花藝裝置,但通常大家只有在網(wǎng)上才能看到作品,很少能真實的接觸到花藝裝置,所以希望這次展能讓更多喜歡裝置設計的朋友有機會近距離觀賞。另外一方面,花藝裝置正在慢慢被市場接納中,作為花藝設計的新風向,它既能滿足客戶對設計藝術感的需求,又能增強花藝設計師商業(yè)變現(xiàn)能力,會是一個蠻大的商業(yè)需求,所以我也希望通過這次展能讓更多的同行了解裝置,并運用到商業(yè)里?!闭嬲_始籌備這個展就用了一年的時間,從設計稿子、準備材料、各種人員的安排到場地的聯(lián)系等,都需要黃鹿一一落實安排,工程量之大,也算是籌備期間遇到的最大困難。不過,黃鹿也坦言自己很幸運?!盎I備過程中,招募了100多名志愿者,那段時間天氣非常熱,不巧空調又壞掉了,1000多平米的展廳就像一個大蒸籠,大家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布展,從早上9點到晚上12點,連續(xù)堅持了12天,大家都很給力!”
裝置作品《白晝流星》
裝置作品《順勢》
裝置作品《固步自封》
裝置作品《影》
“我想用花來傳達你我的內在心聲?!?/p>
這幾年,黃鹿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她和花藝的緣分其實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大學四年一直在不緊不慢地摸索著花藝。畢業(yè)之后兜兜轉轉多年,最后還是壯著膽子開了INNER?Lab花藝工作室。她喜歡植物帶給她的驚喜,因為每個階段認識的它都不一樣,這個過程很有趣?!霸谟盟霾牧系倪^程中,我得去了解它每個階段是什么樣子。在做東西的時候我會比較在意一個動態(tài)感極限,它雖然看上去是個靜態(tài)的作品,但希望大眾的眼睛看到它的時候,會有一些動態(tài)的感受,這樣作品和人的交互才會更真切。”于是,通過她的作品,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了枝莖的線條,花朵的聚焦,葉片的面積,藤曼的虛實、朦朧與活潑。與此同時,黃鹿還擅長將具有中國元素的素材例如麥稈、竹子、炭等等,結合燈光藝術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她的作品總是在探討人與物質之間的能量傳遞與交流。靈感來自瀘沽湖景觀的《固步自封》,黃鹿為了呈現(xiàn)這種湖面上長花的視覺效果,選擇了摔碎的玻璃和仿真花,看著美好,實際上它的殺傷力很強。她想把這種美感與傷害性的矛盾,在作品中融合,并傳達出來,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俄槃荨肥屈S鹿花了一分鐘設計出來的作品,“某一刻的靈感突現(xiàn),這種感覺美妙極了”!她想永遠記住這種狀態(tài),并且告訴自己不斷努力提升,去擁抱不需要靈光乍現(xiàn)的那一天。在《順勢》中,她用四川特色的竹子為原材料,竹筒與竹條被重新切割組合,形成一種升騰而上的形態(tài)。作品《影》的原材料是麥稈,黝黑、暗黃的色澤與炸裂的形態(tài),仿如黑夜中漂浮的暗影,給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栋讜兞餍恰穭t如流星一般飄逸動感,因其原材料是文竹,隨著時間流逝,作品由原先的白色逐漸發(fā)黃,呈現(xiàn)類似黃昏云朵的色彩。
花藝與藝術,它們都有一個“藝”字,很多人對花藝有誤解,因為它門檻低、受眾群體大。因此它給大多數(shù)人的感覺并不像繪畫、音樂那么高級,大眾普遍認為它只是生活的一種形式。然而,要把花藝藝術做好也不容易,需要學習大量知識,還要不斷發(fā)揮創(chuàng)意。黃鹿一開始做花藝裝置,只是單純地將花藝與裝置藝術相結合。后來做得越多,她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植物作為一種媒介在進行藝術化的創(chuàng)作后,可以服務于一些空間和環(huán)境?!犊駬Q》算是黃鹿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件花藝裝置作品。在個展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改進后的《狂歡》2.0版本,以銀葉菊和永生苔蘚為材料。銀葉菊的特性是干了以后葉子偏銀白色,很有質感,跟普通的植物的葉子很不一樣,比較有特色和趣味性,也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方式來讓大家認識到更多植物有不同的形式存在。雖然植物如同黃鹿的精神堡壘,但這和她想要接觸其他東西并不矛盾。從2020年開始,黃鹿就在嘗試做一些綜合性的材質,而不只局限于植物,比如她正在慢慢探索的機械裝置。相比于花藝裝置,重在作品的造型設計、質感表達和落地的工藝。機械裝置對零件的配置、動態(tài)的規(guī)劃、編程等更為看重。她的第一件機械裝置——《尋回》,出現(xiàn)在天府大地藝術季,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旋轉裝置。后來她又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件互動機械裝置——《竹蜻蜓》,靈感來源竹蜻蜓,運用3D打印剪裁技術,呈現(xiàn)出一個上下的仿生呼吸式裝置效果,當光灑進來時,竹蜻蜓身上會呈現(xiàn)出若影若現(xiàn)的光影質感。
新年伊始,黃鹿也有著新的期許,首先是希望計劃安排在年底的第二次個展能順利完成;其次是讓自己的團隊變得更加成熟。工作和生活于她而言,沒有界限。她很享受普通生活里的狀態(tài),但在這個狀態(tài)里又得有自己的堅持。當然,她還足夠清醒,在她的認知里,女生需要獨立,但也不妨礙生活、工作、愛情同時擁有的幸福感。她最喜歡的花是梔子花,冷清又素雅。梔子花從冬季開始孕蕾,直到夏季才會綻放,因為只在一個時間段出現(xiàn),給人感覺想要擁有它很容易,但需等待,這也恰好是她喜歡它的原因。不過,黃鹿形容自己更像枯樹,在看似沒有枝繁葉茂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蠢蠢欲動的嫩芽,呼之欲出,剛勁且硬朗。如同她對植物的這份情愫,純粹而癡迷。
裝置作品《尋回》
裝置作品《狂歡》
人與行為總是給人帶來反差感的張志皓,將他隱藏于心的幽默感全部傾注于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