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室內的墻上布滿了各大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其中人像畫作由Paul Worstead于1976年進行創(chuàng)作;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部新不列顛地區(qū)的拜寧火舞面具懸掛在天花板上。
攝影師Masou(左)和David Humphries(右)在工作室。
作為澳大利亞最知名的公共藝術家之一,David?Humphries的作品遍布社區(qū)和城市景觀中。他一直專注于建筑城市環(huán)境中的水磨石、馬賽克裝置等媒介,以新舊、真實與虛幻的相互作用為特征,將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生活、自然與建筑環(huán)境相融合。他的傳奇職業(yè)生涯讓他在澳大利亞、倫敦和洛杉磯制作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水磨石藝術品,其作品常常帶來鼓舞人心的色彩和異想天開的魅力。
進入他在悉尼生活了26年的家,就好像誤入了阿拉丁水晶般閃閃發(fā)光的洞穴,或是從望遠鏡里看到的星光熠熠的夜空,令人無法抗拒。相比克制的極簡風,David的家通過設計釋放著情緒,自由的色彩混搭與豐富的收藏品陳設,為中規(guī)中矩的空間帶來了天馬行空的樂趣。在400平方米空間中,12米高的墻壁讓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水磨石地板化作柔軟的沙灘,大膽的色塊在其中相互碰撞,激起彩色海浪。室內以白色與棕色搭配為主的“調色盤”,為其帶來遠古時期的神秘感。同時,David還用從各地收集的雕塑、畫作、藝術品記錄時光,各類藝術品收藏成為空間里耀眼的主角,毫不含蓄地表達著對色彩與傳奇故事的喜愛。
鱷魚雕塑購于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塞皮克河地區(qū);藝術品(自上):杰夫克萊姆,攝影作品,1986;藍圈繪畫作品, Masou Nodoust ,2018。
David Humphries于1996年制作的水磨石地板和餐桌。
一間風景如畫的臥室,墻上懸掛著Martin Sharp的繪畫作品《接吻即將來臨》,1968。
帶有藝術氣息的畫廊走道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多彩棋盤,上世紀50年代初期標志性的亞麻油地氈地板鋪陳其中,走道一側色彩鮮明的畫作與豐富的綠植帶來愉悅的熱帶氣氛。餐廳內藍色餐椅成為繽紛色彩中最安靜的力量,高貴而神秘。黑色皮質沙發(fā)和棕木色書柜為休息室?guī)沓墒旄裾{,David從巴布亞新幾內亞購買的鱷魚雕塑詮釋出個性品味,白色墻壁成為展出藝術品收藏的畫布,黑白條紋的地毯與窗簾呼應,濃烈的色彩在經典黑白的映襯下,釋放著不拘一格的態(tài)度。無論是熟悉的卡通角色米奇,還是抽象人物畫作,不同風格的碰撞為空間帶來更多啟發(fā)。風景如畫的臥室在自然與暖光的包裹下,將溫馨與美好極致表達,玻璃房設計營造出童話夢境,藍白配色吹來圣托里尼島的圣潔海風。
從上面看到的樓下工作室一隅。
樓上的每個房間都面向這個神奇的小花園,它同時兼作戶外用餐區(qū)。
大理石的眼睛、閃閃發(fā)光的星星和流動的彩虹色球體漂浮在表面上,就像充滿生物、珊瑚和隱藏寶藏的海底。
散落在花園中的水磨石作品。
來到樓下的工作室,仿佛進入生態(tài)植物園一般,綠色成為視野里當之無愧的主角,David?在這里創(chuàng)作繪畫、馬賽克和水磨石作品,同時還兼作畫廊和照片拍攝地點。而每個房間都指向的室內花園,猶如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來自池塘的溫和氣流穿過空間,創(chuàng)造出一種能量,滋養(yǎng)著植物以及David的藝術創(chuàng)作。在這里,沒有任何風格的局限,家被賦予了多一層屬性,情感與治愈成為追求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