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邦
寫作文時,大部分人只會寫概念,不會寫細節(jié)。比如寫到人物,就會用偉大、勤勞、勇敢、樸實等,卻忽略了細節(jié)。細節(jié)是事物的組成部分,如果看不到細節(jié),等于什么都沒看到,兩眼空空。
有了細節(jié),文章才立得住。
比細節(jié)豐滿更高的標準,則是個性。寫不出個性,文章就會千篇一律。好的文章還有一個重要特點——靈動。語言要有靈氣,舉個例子,孫悟空跟妖怪打的時候,拔下一撮紅毛,一吹,就變成很多小猴子幫助他。很多人都注意到孫悟空拔下一撮毛,但關(guān)鍵在哪兒,關(guān)鍵是他那口氣。這跟我們用詞的道理一樣,很多詞沒有注入靈氣,詞都是死板的,沒有生氣的。
比靈氣更高的要求是有味道,寫作忌用時髦的語言,盡量用最樸實的語言來寫作。最后一點,少用成語,因為成語太現(xiàn)成了,也是封閉的、自給自足的。有時不得不用,要把成語翻新,或把它打開,用出新意。
人的一生最長不過百年,情節(jié)是數(shù)得過來的,細節(jié)卻是無數(shù)的。我們每一天的活動可以說都是細節(jié),從吃、喝、拉、撒、睡,到油、鹽、醬、醋、茶,這些都是細節(jié)。
打個比方,你寫一棵樹,樹干,就是樹的一個情節(jié)。滿樹的繁花,就是細節(jié),你看樹的枝干很少,很有限,滿樹繁花的花朵,你就說不清楚。我為什么不把樹葉說成細節(jié),把繁花說成細節(jié)?我認為繁花更美,給人一種美感。
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
打個比方,就比較清楚了。噢,細節(jié)原來是這些東西,是相對情節(jié)而言的,是無限的。所謂細節(jié),就是事物的細微組成部分??梢哉f情節(jié)是因,是果,是此岸到彼岸。細節(jié)就是從因到果的過程,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
那么,細節(jié)從哪里來呢?細節(jié)是從回憶中來的。
我說細節(jié)首先是從記憶中來的。因為我認為寫小說是一種回憶的狀態(tài),要調(diào)動我們的記憶。我們有了一定的經(jīng)歷,一定的閱歷,有了很多的記憶,然后我們才會有可回憶的。你沒有可回憶的東西,寫作至少是不豐富的、不厚重的。
細節(jié)是從觀察中來的。
我們平時的觀察,好多是無意識的觀察,或者說是不自覺的觀察,一旦我們想寫作就變成了有意識的觀察,自覺的觀察。觀察要求我們始終保持一顆好奇心,或者說要保持一顆童心。你對什么事情都要有興趣,別人不感興趣的,你要感興趣,別人不愿意看的,你要把你的好奇心、童心調(diào)動起來看一看。我有好多的素材、好多的故事都是看來的。
細節(jié)是聽來的。
有時候你偶爾聽一耳朵,聽到一個細節(jié),這個細節(jié)激發(fā)了你,就可以變成一篇小說。
我聽來的小說可以舉出很多很多。這個聽要求你是一個有心的人,你的心是有準備的心,你的耳朵是有準備的耳朵。這樣,你聽了以后,腦袋才會記住,才會把它變成小說。
每個人的寫作肯定要寫自己最深切的生命體驗,這是托爾斯泰說的,他把文學(xué)創(chuàng)作總結(jié)成三個要素:第一是要寫自己最深切的生命體驗。第二是要有全球的目光和視野,講的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第三是要有非常精確和個性化的語言來描繪你的情感和思想。他把生命體驗放在第一位,我是非常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