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任光莉
有的生命,從呱呱墜地便帶著缺憾;有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承受命運的不公。但在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楊守偉看來,即使是一粒粒殘缺的小種子,也同樣渴望沐浴陽光拔節(jié)生長,也同樣渴望在湛藍的天空下開出最美的花朵。在兒童福利院工作22 年來,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了這些特殊的孤棄兒童身上,用超越血緣的母愛精心呵護著一個個幼小的生命,用科學(xué)的護理讓一個個孩子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在她的堅守和付出下,一個個折翼的天使幸福成長,她也成了1029 個孩子的媽媽。
2000 年,29 歲的楊守偉來到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從事孤棄兒童護理工作。當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孩子時,盡管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備,還是被深深震撼了。在這里,重殘率超過90%,唇腭裂、腦癱、腦積水、智障、手足畸形……都是常見病,甚至還有艾滋病、梅毒等傳染病。要照顧好這些孩子,不僅需要母愛的慈憐和耐心,還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
究竟能不能干好?楊守偉心里沒底。特別是晚上值班,既要一刻不停地轉(zhuǎn)著圈查看情況,還得豎起耳朵聽孩子們的動靜,生怕哪一個有突發(fā)狀況。那時的她,整夜提心吊膽,總盼著快點兒天亮。
不是沒有猶豫過,可是每當把這些孩子摟在懷里,聽著他們對著自己喊“媽媽”的時候,楊守偉的心立刻就軟了?!皼]媽的孩子是根草,既然他們叫我媽媽,我就得讓他們成為有媽疼的寶?!睏钍貍ヒ闳怀袚鹆恕皨寢尅钡呢?zé)任和義務(wù)。
她把這些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給予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照顧。2006 年,楊守偉第一眼見到曉玉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這個被裝在紙箱里遺棄的孩子才兩三歲,眼皮外翻,眼珠通紅,全身的皮膚如同燒焦了一樣呈魚鱗狀翻裂著,“魚鱗”下邊是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流著膿水,散發(fā)出嗆鼻的味道?!斑@個小生命,怎么會遭這個罪???”楊守偉心疼得落下了眼淚,趕緊抱起孩子去洗澡、處理傷口,換上一身干凈的衣服。
后來,她得知孩子得的是魚鱗病,是一種罕見病,無法根治,只能通過細心護理緩解病情。為了減輕曉玉的痛苦,楊守偉找遍了皮膚科的專家,堅持每天給她洗澡、涂藥,還帶她去北京治療。經(jīng)過一年多的精心護理,曉玉身上的傷口開始愈合,魚鱗狀的皮膚也一片片脫落,身上許多地方開始有了正常膚色。一天,她正在給曉玉洗澡,近乎自閉的曉玉突然抬頭看著她,叫了一聲:“媽媽?!蹦且豢?,楊守偉呆住了,仿佛被突如其來的幸福擊中一樣,萬分驚喜又不敢相信,眼淚瞬間流了下來。后來,在楊守偉的精心照料下,曉玉越來越開朗,成了一個會唱歌、愛跳舞的女孩,在福利院生活8 年后被愛心家庭收養(yǎng)。
“‘媽媽’,是我最驕傲的身份?!睏钍貍フf,“為了那一聲聲‘媽媽’,我不允許我的孩子被別人看成另類,我最大的追求和幸福就是盡最大努力把命運的虧欠都補償給他們?!比諒?fù)一日,春去秋來,先后有1029 名孤棄兒童在楊守偉和同事們的溫暖呵護下,向陽重生。這些年來,楊守偉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齊魯時代楷模等多項榮譽稱號,她說,每一項榮譽都沉甸甸的,但在內(nèi)心深處她最驕傲的身份永遠是“1029 名孩子的媽媽”。
福利院的兒童大都身體殘疾,多年的護理經(jīng)歷讓楊守偉深切體會到護理知識的重要性。“要照顧好孩子,光有一份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護理技能?!睏钍貍ベI來一本本學(xué)習(xí)資料,決心啃下一塊塊硬骨頭。
沒有時間,她就放棄節(jié)假日;沒有老師,她就四處求教。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深夜回家的楊守偉就將桌椅搬到樓道,借著手電一字一句琢磨;為了掌握按摩時的技法和火候,她訪遍了濰坊市的盲人按摩店,甚至免費打了一個多月的“小工”。功夫不負有心人,靠著勤學(xué)苦學(xué)和用心鉆研,楊守偉先后取得高級育嬰師、營養(yǎng)師、康復(fù)保健師等多項資格證書。
她把學(xué)到的護理知識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相結(jié)合,創(chuàng)新了多項護理方法。針對腦癱孩子的需求,設(shè)計出易穿易脫的“腦癱衣”;針對唇腭裂孩子的需求,設(shè)計了“吸管式奶瓶”;針對長期臥床的孩子,設(shè)計了“O”形枕頭;針對有自殘行為的孩子,設(shè)計了保護性“約束衣”,孩子穿上它,既舒適也不會再發(fā)生自殘情形……她首創(chuàng)的這些護理方法,被春暉博愛基金會在全國合作兒童院里推廣,特別是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早產(chǎn)兒護理注意事項,挽救了多個孤棄兒童的生命。小女孩貝貝是個早產(chǎn)兒,唇腭裂合并下肢殘疾。由于器官發(fā)育不全,她經(jīng)常生病,多次病危。楊守偉利用所學(xué)專業(yè)知識,嚴格控制體溫、預(yù)防感染、少量多次喂養(yǎng),用科學(xué)細致的照護,一次次讓貝貝轉(zhuǎn)危為安。由于下肢殘疾,貝貝快兩歲時還不會站立,楊守偉制訂康復(fù)計劃,天天堅持對她進行康復(fù)訓(xùn)練。3 歲多時,貝貝終于站了起來,還學(xué)會了走路。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更多的愛,楊守偉還在全國率先提出脫離床鋪、科學(xué)撫育、心理護理、重視嬰幼兒發(fā)展敏感期等理念,倡導(dǎo)每天擁抱孩子、微笑面對孩子,每天給孩子們做撫觸、做親子操……事實證明,這些做法的確有助于孩子的健康,也獲得了廣泛認可。全國人大代表康鳳英參觀兒童福利院后,曾感慨地說:“能把這些殘疾的孩子護理得這么好,真是個奇跡!”
精心守護,為愛奔赴。楊守偉說,生命有長有短,但只要孩子們在這個世界生活一分鐘,她就會竭盡全力讓他們幸福一分鐘。
在兒童福利院,楊守偉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但在家里,她卻是一個“不合格”的母親。她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獻給了福利院的孩子們,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
“對女兒,我一直心存愧疚?!睏钍貍フf,她至今仍記得,2004 年她和同事帶著3 歲的小黎明到醫(yī)院做唇腭裂修補手術(shù),術(shù)后的疼痛讓小黎明不停地掙扎哭鬧。為了避免剛剛縫好的傷口再次裂開,楊守偉幾乎連續(xù)抱了他三天三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女兒在家發(fā)高燒,不吃飯不睡覺,哭著喊著要找媽媽,家人只好打通了她的電話?!爱敃r,我懷里正抱著剛剛穩(wěn)定下來的小黎明,只好在安慰女兒之后‘狠心’掛斷了電話。因為這件事,女兒有好長時間都不愿和我親近。” 后來,楊守偉耐心地給女兒做思想工作:“這些弟弟妹妹不光身體殘疾,連自己的家也沒有,他們非常需要媽媽的照顧?!甭兀畠洪_始理解媽媽,如今常把“我的弟弟妹妹們”掛在嘴邊,每逢假期都要來福利院做義工。
除了竭盡所能地給孩子們求醫(yī)問藥、康復(fù)身體,楊守偉還想方設(shè)法為孩子們“拼起”完整的人生。22年間,楊守偉陪著400 多個孩子做過手術(shù),在她和同事們的照料下,他們健康長大,成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全的大姑娘、小伙子。孫春梅就是在福利院長大的孩子,如今的她,像楊守偉一樣也成了一名護理員。
對福利院的孩子們來說,最好的歸宿是進入家庭、回歸社會。洋洋是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楊守偉和同事們陪著他一次次跑醫(yī)院,一次次做手術(shù),她們記不清經(jīng)歷了多少次手術(shù)室外焦急的等待。后來,洋洋康復(fù)了,被一個愛心家庭收養(yǎng)。洋洋離開福利院那天,楊守偉又是高興又是不舍,當洋洋和她揮手告別的那一刻,楊守偉的眼淚再也止不住,嘩嘩地流了下來,感覺自己的心仿佛一下被掏空了。但是作為一名特殊的母親,她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展翅高飛,回歸家庭。為此,她還精心給每個孩子制作了成長手冊,當孩子回歸家庭的時候,她會給領(lǐng)養(yǎng)家庭一份孩子的成長檔案。福利院先后有467 個康復(fù)的孩子被愛心家庭收養(yǎng),一個個曾經(jīng)苦命的孩子,有了完整的人生。
有人說,是兒童福利院的“媽媽”們給了孤棄兒童第二次生命,但楊守偉說,“很多人說是我們沒有放棄這些孩子,其實是黨和政府沒有放棄他們,我們只是黨和政府愛的傳遞者”。這些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兒童福利事業(yè)的支持,孩子們從曾經(jīng)低矮的平房搬到了寬敞明亮的樓房,醫(yī)療、康復(fù)、娛樂等設(shè)施不斷完善。在這個越來越溫馨的大家庭里,楊守偉守護著孩子們幸??鞓返爻砷L?;仡?2 年的工作和生活,楊守偉說:“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什么時候,能定義我的,永遠只有‘媽媽’兩個字。今后,我會繼續(xù)用心工作,傾力奉獻,努力把黨的關(guān)懷與溫暖播灑在孤棄兒童的坎坷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