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隨著“咔嚓咔嚓”快門聲,一群手持專業(yè)設(shè)備的攝影愛好者們,紛紛拿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2月3日,記者在太原攝樂橋下的汾河濕地公園看見汾河上空盤旋著近百只各類水鳥,或翱翔于碧藍如洗的天空下,或徘徊在波光粼粼的水岸邊覓食,好不自在。
“你看你看,這只是白鷺,那只是麻鴨,還有稚雞、鸕鶿等?!睂B類頗有研究的攝影愛好者李依翔對記者說。在他看來,這美景與太原市近些年下大力氣治理汾河密不可分。
“汾河養(yǎng)育了千千萬萬的山西人,我們有責任守護好自己的‘母親河’。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讓一泓清水永續(xù)長流?!碧蟹诤泳皡^(qū)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侯剛說。為了讓更多的市民享受汾河風光,太原市政府在汾河帶狀公園內(nèi)建設(shè)了自行車道,2021年5月自行車道建成通行。藍紅相間的自行車道就如兩條翩翩起舞的“絲帶”,在汾河兩岸時隱時現(xiàn),裊裊娜娜。
記者掃了一輛共享單車,便開始了騎行之旅。彩色的車道讓心情輕快了起來。行至道路高處,汾河風景盡收眼底,好不愜意。一位與孩子同行的家長對記者說:“孩子本來也在學騎自行車,這里不僅風景好,也安全。我們邊騎邊看,一舉兩得。”
此時,不遠處又傳來陣陣吶喊聲。
“好球,回防、回防!”隨著聲音傳來的方向,一場精彩的籃球比賽走進記者視線。比賽在一組青年選手和一組中年選手之間展開。中場休息期間,幾位選手告訴記者,他們每周都會約在一起打球,如果幸運的話,這個場地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因為這里不僅可以看到汾河日落的美景,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多的時候一天能走4萬多步?!毙菹㈤g隙,保潔員楊師傅把工具順著欄桿一靠,一邊沿河走,一邊彎腰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自己家的地方,可不得愛護?汾河是山西的母親河,也是我的河?!弊叩蕉煽?,看著停泊的船,楊師傅聊起了過去,“十幾年前剛來的時候,河窄、路荒,游客就更少了。每年開春放船,我們忙得腳不沾地,雜草、垃圾,一個人一條船就得撈個四五百斤,你看現(xiàn)在,好幾個人好幾條船也湊不出這么多!”
汾河,經(jīng)過20多年持續(xù)治理,已建成北起上蘭汾河漫水橋,南至迎賓橋南2公里,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綜合性生態(tài)園區(qū)。園區(qū)以3000萬立方米的蓄水總量成為太原城市之肺,呵護著太原市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