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能新
人說,湖北風水在襄陽,襄陽風水在南漳。南漳春秋寨就據(jù)守著這樣一處世間不二之地,也難怪有這么一說。
寨名幾經(jīng)演繹,由青云寨陸坪寨鄧家寨不斷派生,每一次的變化都會在歷史的時空里留下些五彩的斑斕。至春秋寨時,人們歸攏了歷史煙塵里的散珠碎玉,把那顆最亮的寶珠挑了出來,鑲上了寨門,因而使得它熠熠生輝!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亙古響亮而富有文化內(nèi)涵。
絕對不是第一次造訪,能夠吸引我故地重游并這么上心的,肯定是在胸中打過烙印。不過,變化還是太大了,記憶里,古寨似乎原始得有些荒涼,如同“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千金,雖有大家閨秀氣質(zhì),畢竟庭院深深,極少示人。如今,它褪盡鉛華,走出山門,端莊而靚麗,脫俗又清新……
上到山頂,敞開了它那寬厚的胸膛,一下子將我們攬入懷抱。這個感覺,是纜車帶給我的。哪怕所處位置高那么一點點,你視野的廣度和胸懷的寬度絕對大不相同。一棵樹再大,它不是森林;一片森林再小,它也隱藏有無數(shù)棵大樹,關鍵取決于你在什么位置看它。
灌木茂盛,斜逸出的青翠枝條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窿蔭棚,隨山道蜿蜒。曲徑通幽時,林深不知處。逢此,便有呼應之聲此起彼伏。石徑帶著風雨滄桑,從歷史深處走來,被歲月踩出的痕跡,印證了古寨春秋。兩側(cè),形狀怪異的奇石亂臥,十分吸引眼球,頗有太湖石神韻,玲瓏奇巧;又似海邊巉巖,磨礪糾結(jié);那百孔千瘡的軀體,閃耀著殘缺的光輝,到哪都是一道景觀。
山坳隱匿一處練兵場,可容成千上萬兵士操練,高高的城墻把它們隔成另一個世界。過去,絕對是軍事禁地吧,只不知,里面演繹了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
墻外數(shù)百步,有太師椅形山地,坪闊十余丈,依山傍勢建有三合院子,靠背那端高處立一樓,飛檐翹角,“春秋樓”三個大字遠遠可見。按理說,這就是關公早期讀《春秋》的地方,山高林深處,凡人不擾君。這,實實在在是個讀書的好地方!至于鯉魚背石寨上傳聞的春秋樓,我想,或許是后人們對他的紀念也未可知。
正準備去春秋樓拜謁,一個精明脫俗的婦人走過來,說,幾位,上炷香吧,這是五路財神廟。細看,還真是,可能是春秋樓變換了新用途吧。我們愣了愣,只得訕訕一笑,不合適喲。婦人馬上心領神會,哦,領導慢走。
下茅坪河。先前隱于山中各支流的人都漸漸收攏了,道路變得有些擁擠。至山嘴,絕壁上立有關公青銅像,高達數(shù)十丈,人在跟前,連個腳趾頭都不及。這是個大手筆,聽說光是安裝施工就用了三年。當下,心中頓生許多感嘆!
茅坪河美在它的身段,空中看去,它像舞動的綢帶,輕盈靈動,曼妙生輝。也許,就是這溫柔的一刀,把這方山水切割成既似“三魚互戲”,又像“八卦陣圖”的天下奇觀吧。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