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惜之
點翅
舊時老北京玩家還有一手“點翅”的絕活,就是用火柴棍將粘藥點在鳴蟲長翅上,便能改變其“本叫”的音色。
說到昆蟲玩具,首推鳴蟲,由此衍生而來的昆蟲玩具也是形形色色、精巧絕倫。四大鳴蟲要數(shù)蟈蟈、油葫蘆、大黃蛉和竹蛉。油葫蘆的鳴聲最富于變化,似乎能泄露它的心情。竹蛉包括青竹蛉、紫竹蛉、黑竹蛉等,看似纖細柔弱,生命力卻極其頑強,既可以用盒、管等南方蟲具養(yǎng),也可以用葫蘆等北方蟲具養(yǎng),還可以用上精巧的小籠子。馬蛉的叫聲十分好聽,卻容易失水死亡,是喜愛自然環(huán)境的小生靈。
蟈蟈
油葫蘆
竹蛉
馬蛉
山東濰坊的蠶農,會把蠶繭染成黃色晾干,用剪刀在蠶繭一頭剪出兩只小耳朵,然后把繭子翻過來,在另一端也剪出兩只耳朵。再用鮮艷色彩在蠶繭上下相反的兩面,畫出老虎的大眼尖牙和額頭“王”字,樸拙而又威風。在這一面,上面的雙耳是虎耳朵,下面的雙耳就成了虎前腿,能平穩(wěn)支撐老虎的身體。翻過一面,耳朵和前腿又互換了。把一只蠶虎放在手掌或長木板上,因繭內已有死去的蠶蛹,一旦手掌或木板傾斜,小蠶虎便會自動往下一個接一個地翻筋斗。此時,將手掌或木板向上一揚,蠶虎又會自下而上翻筋斗,滑稽有趣。若掏掉死蠶蛹,裝進一只大頭蒼蠅,蒼蠅在蠶繭里掙扎亂撞,蠶虎就會東倒西歪、聳動不止,跟節(jié)慶時人們舞獅舞虎一般,這叫“老虎拿大頂”。
古代的人們也很喜歡在橘樹根附近捉鍬甲,四川叫“夾夾蟲”,分很多種,比如“寬木匠”“花木匠”。它前頭有個大鉗子,若用樹枝子去撥拉,會被它狠狠夾住。若把它翻過來,它要花好大力氣才能自己翻身。因為它個頭比較大,形狀奇特,人們便會把它收藏起來,當作寵物飼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