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
催辦是機關工作人員對需要處理的公文或事情,督促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落實辦理,使該辦的公文和事情得到及時處理。催辦分為機關內部的催辦和機關之間的催辦。機關內部的催辦也叫對內催辦,主要是對承辦部門(承辦人)辦復公文的情況進行查詢、催促;機關之間的催辦也叫對外催辦,即催促受文(或其他事情)機關盡快答復發(fā)文機關提出的問題或托辦的事情,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那么,機關工作人員應當怎樣做好催辦呢?
催上級,需“禮”中帶“兵”
作為下級,催上級機關應當格外慎重。根據許多“老機關”的經驗,催上級應以請示為主。具體方法為:請求中有爭辯。有些事情,下面急上面不急,催了多次仍難以奏效。遇到這種情況,作為下級機關人員,不妨采取“禮”中帶“兵”的方法——在請求中適當?shù)丶右誀庌q,陳述催辦的理由和事情的利害關系,力求使上級機關能夠理解,抓緊時間給予辦理或答復。比如,某單位擬定在國慶節(jié)前夕召開黨委會,可是新調來的局長還不是黨委委員,不便出席會議。于是,黨辦按局黨委的意見向上級機關呈報了增補局長為局黨委委員的請示,可離開會只有幾天時間了,上級還未批下來,黨辦的同志就打電話催促。他們先向上級解釋本局馬上要召開黨委會;后又說明這名局長是新近調任的,如果他不是局黨委委員,就沒法召開會議;最后說:“如果近幾天把我局的請示批下來,我們十分感謝上級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鄙霞墮C關的同志聽后說:“既然這么急,你們?yōu)槭裁床辉缫稽c兒報請示?”局黨辦的同志說:“這位局長的命令是十天前接到的,人是前幾天才報到的,隨后我們就報請示了?!边@種“禮”中帶“兵”的催促,終于奏了效。
另一種辦法是,堅持原則,據理催辦。一般來說,越是上級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覺悟和政策水平就越高,職業(yè)修養(yǎng)就越好,辦事能力就越強。但也有個別工作人員,自以為是“大機關”的人,說話口氣大,辦事架子大。在催促這樣的工作人員時,弄不好就會發(fā)生沖突。但為了及時完成催辦的事情,在極力避免沖突的前提下,仍然要采取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據理催辦。
催領導的方法又不一樣。如,呈報時“摻”背景。機關工作人員為了使呈報的事項及時得到批復,在向領導呈報時可以加上一個“時間”背景,其用意是暗示領導接到此事不要拖延,盡快考慮批復?!凹僬埵荆嫣嵝选?。這是領導確實忘記后常用的一種催辦方法。如:“×部長,上面要我們匯報我部貫徹×號文件的情況,我們什么時候向他們報告?”表面上看來這是請示,實際是在催促。閑聊時,“捎”一聲。有些催辦的事項,在與領導閑聊時很自然地“多”問一句,亦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催下級,要“幫”中帶“查”
上級機關在催辦下級機關或基層單位時,既要督促他們抓緊落實,又要體諒他們的難處,而且要盡力給予幫助。催辦下級一般有以下方法:
催辦和協(xié)辦結合。一般而言,催辦人員不直接處理、解決工作落實中的問題,大量的工作應由承接單位辦理。這樣有利于充分發(fā)揮下級的積極性,把事情辦好。但催促下級時,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催辦。工作中往往有些難度較大的問題,需要催辦機關派人下去,協(xié)助基層處理;有些問題涉及面廣,需要上級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共同落實解決;對少數(shù)時間緊、要求高的重大問題,還需要催辦人員直接協(xié)辦。因此,催辦下級時應采取催辦與協(xié)辦相結合的方法,這樣才能有效推進。
催辦與檢查結合。催辦人員不能滿足于領導交、自己催,交什么、催什么,領導沒有交辦的事就不想辦,這樣催辦工作就會失去應有的活力。所以,機關人員要學會從被動服從轉向主動服務,善于根據領導意圖和指示精神,自覺、主動地開展工作,在抓好催辦的同時,還要抓好檢查。根據以往的經驗,基層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比較多,對那些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都應納入檢查范圍,使單純催辦轉向既抓催辦又抓檢查,由被動地完成一般性交辦事項轉向主動圍繞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抓落實,切實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催辦與幫辦結合。一是對涉及面廣的問題,幫助主要承辦單位與其他有關部門牽線搭橋,為他們搞好協(xié)調服務;如果協(xié)調不成,可以“升級協(xié)調”,請領導出面解決。二是對規(guī)模小、實際困難多的單位,協(xié)助他們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對承辦單位三番五次催辦也難以落實的一些問題,與他們共同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及時向領導匯報,為領導再行決策提供參謀意見,避免“一家梗阻、全線停滯”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這樣既可以達到催辦的目的,又可以密切上下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