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慶
電視臺是重要輿論機構,電視新聞又是電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為受眾服務的新聞工作者,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宣傳員,他們是新聞制作群體的代表,是“出頭露面”直接為廣大受眾服務的。一條電視新聞從策劃、采訪、攝錄、編輯、制作、合成、審片、播出,最后都需要播音主持這個環(huán)節(jié)把采編播成果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給廣大受眾。這就要求新聞播音員主持人必須把文字稿件轉化為有聲語言,作為成品播送出去。因此,可以說新聞播音員主持人是處于電視新聞節(jié)目傳播的前沿,在屏幕前與大家直接見面。廣大受眾可以從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中感受到電視新聞的意圖、傾向。大量的幕后勞動成果都要通過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的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來體現,而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的形象往往被受眾認為就是這家媒體的形象代言人。
因此,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對播音員主持人的素養(yǎ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必須具備新聞工作者的思想覺悟、政策觀念、文化水平、生活經驗、新聞敏感、道德觀念、敬業(yè)精神等之外,還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yè)技巧和深厚的專業(yè)基本功。只有這樣,在進行專業(y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才能駕輕就熟、游刃有余。在電視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中首先就是要堅持黨性原則。這絕不是空話。堅持黨性原則要求電視新聞的宣傳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而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絕不是機械地重復一些政治口號,機械地去播讀,而是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把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其他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信息準確、生動地體現到新聞播音中去,讓所播出的新聞更具公信力、吸引力、感染力,使受眾愛聽、愛看。
真實的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優(yōu)秀的作品融入了作者深切的感受和真摯的情感。著名播音員鐵城說過:“播音員是生活的旁觀者嗎?不是,播音員是生活的主人,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應有鮮明的感知,還必須有正確的態(tài)度?!辈ヒ魡T的播音創(chuàng)作,源頭之一是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而不是生活的局外人、旁觀者,這對播音員的播音創(chuàng)作極其重要。只有深入生活,去觀察、體驗,用心感受作品,才能準確地找到作品內在的感情色彩,鮮明生動地通過聲音再現場景和人物,將作品的意境表現出來。
從宣傳形式上來看,電視新聞的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種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造。所以它除了具有新聞屬性外,還具有語言藝術性。也要運用語言學的理論加強語言的清晰度,運用發(fā)聲學的理論使聲音、氣息自如優(yōu)美。還要運用朗讀學、表演藝術的理論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技巧,使新聞播音主持的有聲語言更具邏輯性、情感性、豐富性。把語言表達技巧融入稿件內容之中,才能使新聞播音主持更能體現政策,更能鮮明地體現是非和美丑,更能生動地傳達時代精神,否則就成為沒有靈魂的空殼。
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fā)揮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準確及時、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體感受—行之于聲—及于受眾”的過程,以得體的姿態(tài)在話筒、鏡頭前進行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造,達到思想感情與語言技巧的統(tǒng)一,達到體裁風格與聲音形式的統(tǒng)一,準確、生動地傳達出稿件的精神實質,發(fā)揮電視媒體教育、引導和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
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的樣態(tài)與新聞的內容是密不可分的。現有的電視新聞播音主持樣態(tài)有宣讀式、播報式及播講式,還有類似生活語言的交談式?!敖徽勈健本褪俏覀兂Uf的“說新聞”。其實交談式的播音樣態(tài)幾十年前便有,那時農村廣播需要經常對聽眾講一些時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考慮受眾的接受能力。因此,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來講便于農民朋友接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這種說新聞的方式也被一些電視新聞節(jié)目采用,多用于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體育新聞的播報。說新聞這種樣態(tài),無論是對新聞的重要性要求還是時效性要求都不是很嚴格。相反對于時效性很強的新聞,具有一定嚴肅性、正式性、莊重性的新聞來說,如采用“拉家常”的方式會削弱其鄭重性、可信性。試想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及各省級衛(wèi)視的聯播采用聊侃的播音主持方式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效果。放眼國際許多知名的媒體,它們的新聞播報同樣保持著莊重、大氣、嚴謹。由此可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采用何種播報樣態(tài)一定要依據所在的媒體平臺和欄目定位以及創(chuàng)作內容。
一期完整的新聞節(jié)目通常是由一位或多位主播在演播室以出鏡的方式把拍攝人員采集的圖像新聞的導語部分播報出來,由播音員以后期配音的方式對接下來的圖像新聞內容進行播報。最后,將兩部分編輯合成,在播控中心完成播出。
基調是理解和表達的統(tǒng)一。而導語為整篇新聞的播音定下了基調。因此,全篇稿件總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要在導語中顯現出來,它應該是感情、態(tài)度、分寸與有聲語言的融合,而不是簡單的理解或表現為聲音的高低。比如:
①國家政黨、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等發(fā)布的法令、法規(guī)、宣言、公告等,由于詞語準確且具有正式性、鄭重性,因此在播報此類稿件時應表現為“莊重、正式、堅定、大氣”。
②災難、事故、險情、疫情也是時常出現在電視新聞里的內容。此類新聞的播報基調應為“關切、從容、凝重”。
③政治、經濟、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喜報、喜訊、表彰、獎勵,如經濟社會的穩(wěn)步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重大建設項目的開工或竣工等帶有喜慶色彩的人、事、物方面的消息,播報時基調應為熱情頌揚、喜悅明快、分寸適度。
④對貪污腐敗、恐怖活動、偷盜搶劫等揭露社會丑惡現象的新聞,在播報時應表現為態(tài)度鮮明、語氣鄭重。
①主次分明,播報有序。在給新聞配音時要明確稿件主體,要注意層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播音語氣要“抱團”,加強句與句之間的關聯。另外還要注意不同段落層次間語氣的轉換和銜接,避免平直無變化。要注意疏密變化的調節(jié),對不重要的內容往往加快語速、放平語勢,在清楚表達的前提下一帶而過;對重要的內容要放慢語速、揚起語勢,強調重音、說清說透,以引起受眾的關注和思考。
②形象思維,感而不入。充分理解、感受所播新聞的內容、內涵、亮點,將其變?yōu)樾蜗蟾惺芘c邏輯感受?!案兄谕?、受之于心”,以有聲語言的形式傳達給受眾。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新聞播音不同于通訊、專題類的播音,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沒有感受是絕對不行的,但又不能深陷其中,不去過深地體味、刻意地揣摩,以免不能自拔,從而影響了新聞節(jié)目整體的節(jié)奏。
③停少連多,邏輯清晰。對新聞主體部分的表達要做到疏密有致,語言流暢。在處理句子時應減少停頓,加強連接。突顯句子間的內在聯系,以流暢、自如、清晰、嚴謹為標準。停連是播音中的標點符號。新聞播音主持中的停連應該符合人們的生理、心理需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服從于新聞稿件內容的需要,符合受眾收聽、收看心理的需要。在什么地方停頓、在什么地方連接、延續(xù)的時間是多少,這些都要正確處理。只有這樣,停連技巧才能在新聞播音主持的表達中起到區(qū)分、轉折、呼應等作用。
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中如何把握新聞中最鮮活的內容,最終把這種新鮮感準確地傳達給受眾至關重要,而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新聞播音主持強調的是主要要素、主要層次,目的是要凸顯新聞的新,讓受眾一看便知、一聽就懂。這些讓受眾一目了然的關鍵詞、關鍵內容就是新聞播音主持準備稿件的重點??梢詮男侣劙l(fā)生的時間及其他新聞要素中,從新聞反映出的思想觀點、表現角度、手法等方面來把握稿件的“新”和“鮮”。而新聞播音主持的政治素養(yǎng)、新聞敏感、知識結構、文化底蘊、生活閱歷等決定著其把握的準確程度。播音員主持人只有明確掌握這些要素,才可以更好地調動播講積極性,把握基調,使新聞表達更加準確。新聞播音員主持人要想在新聞創(chuàng)作中體現出新聞稿件豐富的信息、隱藏的內涵、時代的脈搏,就必須找到這些新鮮的亮點,主動接受新聞要素的刺激,把這種刺激轉化為真實的語言,以達到透過文字符號敘述新聞事件、增強播報效果的目的。即迅速抓住各條新聞的新鮮亮點,讓自己處于先睹為快、一吐為快的狀態(tài)。鑒于新聞本身的屬性特點,要求新聞播音員主持人做到客觀、冷靜、理智,即“感而不陷”。
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中,語言的規(guī)范嚴謹是由其新聞性所決定的,這也是區(qū)別于其他類別的語言藝術的個性特點。因此,新聞播音主持語言是經過加工的,具有藝術性的,不能等同于日常說話,當然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刻板狀態(tài)。
語言的規(guī)范嚴謹首先體現在普通話語音的規(guī)范性上。語音是新聞播音的聲音形式,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新聞播音主持的基本功。規(guī)范的語音會給表達增添動人的色彩。尤其播音員主持人每天面對的是成千上萬的受眾,無形之中在做著示范,更應該成為語音規(guī)范中的典范。語言規(guī)范嚴謹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在表達中體現出稿件內在的、清晰的邏輯關系,把握住稿件的脈絡,準確體現出稿件段落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當然,在語言規(guī)范嚴謹的基礎上也應該呈現出語言的自如性,這也正是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特征。但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新聞播音主持語言的自如絕對不是對生活語言的照搬,而是經過藝術加工升華后的自如,也就是將其加工成藝術語言。
總之,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中,語言的規(guī)范嚴謹要做到“字正腔圓、輕重恰當、邏輯嚴謹、語勢平穩(wěn)、不濃不淡”。
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內容以動態(tài)性新聞為主,對新聞事件進行概括性敘述,言簡意賅,沒有過多華麗的形容詞。另外,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公正性也不允許新聞播音員主持人做過分的夸張、渲染。這些就奠定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狀態(tài)的基礎。因此,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過程中要明白播音員主持人是以轉述者的角色出現,告訴廣大受眾所發(fā)生的新聞,而不是什么“藝人”。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不是依靠表演而是依靠轉述來傳達新聞內容。播音員主持人拿到的稿件內容都是剛剛發(fā)生或發(fā)生不久的事情,要求其在最短的時間里熟悉所播稿件的內容,深入領會稿件的內涵,迅速、及時、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出去。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在聲音上還是在感情投入上都不能過分夸張、渲染,而是應該以坦誠、樸實的狀態(tài)為受眾敘述稿件所提供的信息,做到正確傳達、真誠面陳,以增強節(jié)目的可信度。
優(yōu)雅大方,是一個人氣質、涵養(yǎng)的一種外化表現。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無論是在有聲語言上還是面部表情上,都應該不卑不亢、不濃不淡,把握好分寸,時時刻刻認識到自己和受眾的關系是平等的,只是起到一個信息服務者的作用。心態(tài)調整好了,狀態(tài)也就自然了,就會給人以平易近人之感。在和受眾交流的時候,應該讓對方感覺到你是真誠的、由衷的,而不是故意裝出來、做出來的,真正做到落落大方,不溫不火。其實想做到落落大方也是需要藝術和技巧的,是藝術和技巧運用的高境界。在運用技巧中逐漸達到不露痕跡的“返璞歸真”,真正做到藝術源于自然和生活,又高于自然和生活。
舒展明快是對播讀稿件語流的要求,既讓受眾聽得清楚明白,同時又流暢明快。它是播音員主持人思想感情的波瀾起伏所造成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聲音形式的回環(huán)往復,體現的是一種節(jié)奏的變化。
當今社會可以說是一個信息時代,電視新聞要在單位時間里存儲、播出更多的信息才會在媒體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會滿足受眾的需要。因此,豐富真實的信息、精練概括的語言、受眾的急切心理等都要求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必須舒展明快。做到敘事準確清楚,表達字正腔圓,語句緊湊連貫。
作為一名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應該積極進取,應該認識到有聲語言藝術創(chuàng)作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要調適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得體的姿態(tài)播好每一條新聞,主持好每一期節(jié)目。既不可漫不經心,也不能墨守成規(guī),每一次播音主持都不能把它看成是前一次播音主持的重復。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的靈魂就是一個“新”字,要努力做到常播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