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貴榮
(國能朔黃鐵路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原平分公司,山西忻州 034100)
牽引變電所饋出線線路阻抗角是線路保護測控裝置的重要參數(shù),但由于日常巡視、檢修與試驗傳動中較少涉及這項數(shù)據(jù),阻抗角的重要性與影響容易被忽視。阻抗角出現(xiàn)異常后并不會導致牽引變電所立刻出現(xiàn)故障,只是作為一個隱患潛伏起來,在線路保護測控裝置中的距離保護與電流保護動作時,有一定概率引起保護裝置的拒動或誤動,后果具有隱蔽性。由于某牽引變電所2015 年進行了AT 供電改造,其27.5 kV 高壓室開關均采用GIS 密閉設備,這使得排查隱患過程中,需要校驗電流與電壓二次回路極性時,技術(shù)人員必須采用全新的工藝方法。本文介紹饋出線線路阻抗角隱患的排查過程,對可能產(chǎn)生的惡劣影響進行了分析,介紹排查過程中引用的新的校驗電壓、電流二次回路極性的工藝方法,為技術(shù)人員處理同類故障提供便利。
2016 年5 月4 日20:36:43,某變電所牽引214 開關過流I段動作,214 開關重合成功。跳閘發(fā)生后,巡視所內(nèi)設備未發(fā)現(xiàn)異常。當時區(qū)間上行有1 輛萬噸、1 輛小列,對線路機車無影響,變電所值班人員巡視所內(nèi)設備一切正常。
技術(shù)人員在查閱故障報告時,發(fā)現(xiàn)214 饋線線路阻抗值均為負數(shù),阻抗角為247.5°,與214 饋線保護裝置整定值有明顯差異,214 饋線保護裝置線路阻抗角整定值為75°,兩者相差近180°,存在阻抗角度反向的可能。
技術(shù)人員對故障報告進行分析,判斷有以下3 種可能:①214饋線18LH 極性錯誤;②214 微機保護裝置內(nèi)部采樣不正確;③母線5YH、6YH 電壓二次回路接線接反。
由于某變電所牽引設備經(jīng)過AT 供電改造,其27.5 kV 高壓室開關均采用GIS 密閉設備,這使得214 饋線電流互感器處于密封狀態(tài),本體不可見,而若想校驗電流互感器的極性,必須在電流互感器本體的一次側(cè)兩端施加直流電源,這給技術(shù)人員的隱患排查帶來了困難。結(jié)合某變電所牽引主接線圖(圖1),制定校驗18LH 極性的方法:由213LHT 與214LHT 通過開關與刀閘的分合形成一條電流回路,由213LHF 與214LHF 通過開關與刀閘的分合形成一條電流回路,而直流電源的施加點,選擇在W2131、W2141GK 靠變電所處。
圖1 變電所饋線主接線
利用天窗點,在W2131、W2141GK 靠變電所側(cè)安裝測試線,一人負責接線并極性測試:電池的正極接在W2131GK 的T 相,電池的負極接在W2141GK 的T 相;另一人與控制人員做好呼喚應答。
控制室內(nèi)2 人,其中一人按照主接線圖依次操作開關:斷開2131D、2141D;合上2131、2141GK,213、214DL。另外一人負責拆除電流互感器二次連片,操作指針式多用表。指針式多用表紅色表筆接T411(T421),黑色表筆接N411(N421)。
校驗結(jié)果:從網(wǎng)開關電纜至控制室內(nèi)端子排校驗的電流互感器極性為減極性。說明所有饋線電流互感器(包括T、F 相)極性均與18LH-T、18LH-T 的極性一樣;測試方法也一樣。
經(jīng)過上述排查,技術(shù)人員確定電流互感器的極性并未接反。初步判斷是微機保護裝置內(nèi)部采樣錯誤或母線5YH、6YH 電壓二次回路接線接反。
在控制室214 微機保護裝置上施加電壓電流矢量(以電流I為基準,電壓超前電流30°):甩開電流二次連片,將電流線接在靠保護裝置一側(cè);甩開YMT、YMF、YMN 二次線,將電壓線接在YMT、YMF、YMN 端子上。因保護裝置內(nèi)部∠U1采集的是T 相電壓的相位角度,∠U2采集的是F 相電壓的相位角度,且二者互差180°。保護裝置顯示:∠I=0°、∠IT=0°、∠IF=180°、∠U=30°、∠U1=30°、∠U2=-150°。判斷結(jié)果:保護裝置內(nèi)部采樣正確。
拆除5YH、6YH 斷路器GIS 柜后柜擋板,并拆除5、6YH 本體至GIS 柜端子排的二次線,并做好標記。從5YH 本體二次線進行查找,發(fā)現(xiàn)5YH 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線接在6YH 的電壓二次回路中。又從6YH 本體二次線進行查找,發(fā)現(xiàn)6YH 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線接在5YH 電壓回路中。
判斷結(jié)果:5YH、6YH 本體至GIS 柜端子排的二次線在安裝電壓互感器時接反。分析原因為5YH、6YH 本體二次接線無線號標示,并且施工接線人員在接線時5YH、6YH 二次線從后柜穿入前柜時沒有確認,造成接線錯誤。
將接反的二次線調(diào)整后,天窗結(jié)束及行車后一段時間觀察保護裝置顯示的電壓、電流的相位角度是正確的。
需要說明的是:①保護裝置內(nèi)部∠U1、∠I1采集的是T 相電壓電流的相位角度,∠U2、∠I2采集的是F 相電壓的相位角度,且∠U1與∠U(2∠I1與∠I2)互差180°?!蟄、∠I 是T、F 相電壓電流的向量差;②天窗結(jié)束及行車后,仍要繼續(xù)觀察保護裝置的相位角度。
某牽引變電所饋線距離保護裝置中,距離電阻與距離電抗以I 段保護為例,整定公式為(1)、(2)、(3),R1、X1分別對應距離I 段電阻、距離I 段電抗。
其中,L 為牽引網(wǎng)長度;Z0為牽引網(wǎng)單位阻抗;α 為線路阻抗角;Umin為最小運行方式下變電所母線電壓;Ifmax為最大負荷電流;Ψ 為線路負荷角,一般取37°;n1、ny為電流互感器變比、電壓互感器變比;Kk為可靠系數(shù),一般取1.2~1.3。
214 饋線保護配置中,阻抗特性投入平行四邊形,其距離保護阻抗特性如圖2 所示。
圖2 平行四邊形阻抗特性
通過式(1)、(2)、(3)可以看出,當214YHT、F 反相后,由于AT 供電方式下,T、F 相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阻抗又是電壓向量與電流向量的比值,所以線路阻抗角由75°變?yōu)?55°。
將新阻抗角以α+π 代入式(1)、(2)、(3),因為sin(α+π)=-sinα,tg(α+π)=tgα,可得:
可以發(fā)現(xiàn),電抗定值是先前的負值,這在坐標軸形成的新平行四邊形阻抗特性如圖3 所示。
從圖3 可以看出,在電壓反相后,平行四邊形由正向變?yōu)榉聪?,主要動作范圍由第一象限變?yōu)榈谌笙?,這意味著原先整定值中應該動作的條件,在電壓反相后很有可能拒動或誤動。
圖3 反相后的平行四邊形阻抗特性
若在保護裝置中,電流保護投入了功率方向,則方向繼電器靈敏角α 取的是線路阻抗角α,可以整定。方向特性如圖4 所示。當電壓反相后,α 變?yōu)棣?π,則方向特性如圖5 所示。
圖4 功率方向特性
圖5 反相后的功率方向特性
可以看出,當電流速斷投入功率方向后,隨著線路阻抗角的改變,動作范圍也在發(fā)生變化。
通過對某牽引變電所饋出線阻抗特性角數(shù)據(jù)異常的隱患排查與分析,可以看出當阻抗特性角出現(xiàn)錯誤后,會在線路故障跳閘時造成保護拒動或誤動,對鐵路運輸造成惡劣影響。針對此種情況,變電所值班人員與維護人員應在巡視或作業(yè)過程中貫徹標準化作業(yè)程序,對定值的更改與整定做好詳細記錄,對電壓、電流回路二次接線的拆接做好標記,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做好二次回路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