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后,內(nèi)蒙古李先生發(fā)現(xiàn)身上總是瘙癢,并且瘙癢的位置不一樣,有時候是前胸,有時候是后背,有時候是大腿,持續(xù)四五天也沒有好轉(zhuǎn)。最初,李先生懷疑自己得了皮膚病,但看完皮膚科也沒有結(jié)果,醫(yī)生卻建議他檢查一下胰腺。
最終,經(jīng)過檢查,李先生被確診患上了胰頭癌。看似普通的皮膚瘙癢背后,竟然隱藏著癌癥。
冬季,隨著氣溫驟降,人體皮膚會變得異常干燥,以致皮膚瘙癢很常見。皮膚出現(xiàn)瘙癢,很多人覺得撓一撓就好了,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就要注意了。下面看看皮膚瘙癢到底是哪些疾病發(fā)出的信號,以及如何預防。
皮膚瘙癢一般在胰頭腫瘤的患者中比較多見,因為胰頭的腫瘤患者會造成膽道的梗阻,引起膽汁酸鹽的淤積,從而引起皮膚瘙癢。
這種皮膚瘙癢是持續(xù)性的,并且瘙癢的部位一般情況下不固定,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身體的任何部位。
除了皮膚瘙癢,胰頭腫瘤還伴有白陶土樣便、莫名消瘦、眼白變黃、腹痛、消化功能減弱等癥狀。
這四類人更容易患胰腺癌:
1.年齡50歲及以上;2.患有糖尿病;3.家族有胰腺癌史;4.有吸煙、飲酒習慣。
由尿毒癥引起的皮膚瘙癢是全身性的,尤其是四肢、背部比較容易瘙癢。往往夜間癥狀會加重,會覺得癢得非常厲害,影響睡眠。皮膚比較干燥,嚴重時還會有像霜或晶鹽的東西沉積在皮膚上。
除了皮膚瘙癢,尿毒癥還伴有貧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骨質(zhì)疏松、肌肉乏力等癥狀。
這三類人更容易患尿毒癥:
1.喜歡憋尿:容易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的發(fā)生,腎臟反復感染,可能會發(fā)展為尿毒癥;2.吃得太咸:飲食太咸會增加腎臟負擔;3.吃得太好:長期的高蛋白攝入也會增加腎臟負擔。
糖尿病病人的皮膚瘙癢癥狀多發(fā)生在腋下和大腿根處,并且奇癢難忍,很長時間都不見好,撓抓以后傷口也較難愈合,容易發(fā)生感染,還伴有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脖子皮膚發(fā)黑等癥狀。
這五類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2.久坐、經(jīng)常不運動的人;
3.熬夜、睡眠質(zhì)量不佳的人;
4.BMI≥24或中心性肥胖的人;
5.習慣“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飲食的人。
全身泛發(fā)性皮膚瘙癢,往往和淋巴瘤分布的區(qū)域沒有直接相關性,并且長期反復發(fā)作,伴有淋巴結(jié)腫大、發(fā)熱、半年之內(nèi)體重下降10%以上、夜間盜汗嚴重等癥狀。
這三類人更容易患淋巴瘤:
1.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小孩、免疫病的患者等;
2.病毒感染者,比如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4型)長期攜帶者;
3.細菌感染者,比如幽門螺桿菌和胃的淋巴瘤是有相關性的。
頻繁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的癥狀,尤其是在手部、足部、脖子、私密處等部位。因為腫瘤細胞可能會分泌一些異常的物質(zhì),會激發(fā)身體里面的一些免疫反應,造成皮膚上的變化,引起皮膚瘙癢。如果同時伴有月經(jīng)等異常情況,就要加以重視了。
對于皮膚原因不明的持久性瘙癢,并伴有一些其他的不適癥狀,不能一抓了事。在排除常見瘙癢情況后,應盡早到醫(yī)院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冬季這樣做,預防皮膚瘙癢
1.少吃辛辣及海鮮等易發(fā)物,多吃水果。
2.涂抹油脂含量比較高的潤膚劑對皮膚進行保濕。
3.洗澡不宜過于頻繁,如果沒有進行劇烈運動的話,2~3天洗一次澡即可。
4.洗澡的水溫不宜過高,不建議燙洗及搓澡。
5.洗澡時不宜使用肥皂、香皂等過度清潔皮膚。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