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昭陽湖初級中學 沈海濤
用心做教育的老師值得點贊
近日,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嚴道第一初級中學七年級(7)班開了一個小型的月度表彰會,班主任汪老師對于綜合表現前五名的同學,除了發(fā)獎狀之外每人又發(fā)一條魚,讓受獎勵的孩子非常意外與高興。一名同學回家后把獎勵的魚做成了酸菜魚,說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魚”。班里沒得獎的同學,也都覺得新奇開心。
在物質生活豐盈的當下,一條魚的經濟價值或許有限,但其育人功能卻不容小覷?!白再M買魚獎勵學生”不僅讓學生們和家人們享受了美食,也讓他們有了滿滿的收獲感與成就感,能夠進一步鞭策孩子們“更上一層樓”。“自費買魚獎勵學生”通過師生互動,傳遞出一個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只要向上向好,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和堅持,就可以得到應有的回報與激勵。老師對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送魚獎勵,說明這位老師非常用心,也非常有創(chuàng)意。老師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里面蘊含著老師的溫情和良苦用心,值得細細品味。
傾聽內心也是教育應有之義
成都第十八中學在學校樓梯間設有一個“樹洞”郵局,郵局旁寫著“這個世界有點苦,我想給你一點甜”。有煩惱的學生可以匿名寫信,把郵局當成“樹洞”,在這里每一封信都有老師的回信,學生根據“暗號”取信。網友驚呼,“這不就是現實版的‘解憂雜貨店’嗎?”
有調查顯示,從小學到高中,隨著年級增長,抑郁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然而,面對苦悶,他們常常不知向誰說、能不能說、怎么說。匿名訴說的“治愈”之處在于用真誠換真實。手寫信件雖然原始,卻最能照見人心:一筆一畫之中,學生不僅是在和老師們坦露心跡,也是在和自己對話。教育的真諦,就是讓這份真實得以被尊重。
都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期待“樹洞”所打開的,不只是學生們的心扉,還有更多“想學生之所想”的教育情懷,更多無微不至的“師之大愛”。
壓縮競賽和招生之間的想象空間
“奧林匹克英語大賽”“希望數學”“JEA China”均未經合法注冊,由企業(yè)違規(guī)舉辦,目前已被取締——11月9日,教育部發(fā)布關于面向中小學生違規(guī)競賽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競賽成績曾一度是升學的“敲門磚”。為有效遏制各種競賽亂象,構建良好教育生態(tài),教育部近年來持續(xù)發(fā)力。孩子參與競賽與培訓的決策者是家長,家長對違規(guī)競賽的態(tài)度至關重要。麻煩的是,許多競賽表面上是違規(guī)的,實際上于升學有益,家長嗅到了其中味道,自愿或無奈成為違規(guī)競賽的擁躉。
毋庸諱言,學校需要優(yōu)質生源,培訓機構需要競賽出口,鏟除違規(guī)競賽的生存土壤,要從兩端發(fā)力。最直觀的,不折不扣落實公民同招、就近入學政策,積極推進義務教育評價改革,讓學校不能“掐尖兒”、不想“掐尖兒”;加強對競賽管理政策的宣傳,健全家長投訴渠道,幫助家長認清違規(guī)競賽的真面目。家長的擇校需求減弱,違規(guī)競賽還能蹦跶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