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編輯部
中國空間站1∶1組合體展示艙首次展出,殲20、運油20等“20家族”現役裝備驚艷亮相,C919大型客機在空中優(yōu)雅舒展,全新涂裝的“鯤龍”AG600M振翅藍天……2022年11月8日至13日,全世界矚目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在廣東珠海成功舉辦。6天時間里,一系列“高、精、特、專”展品集中亮相,一大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航空航天新產品“首發(fā)首秀”,精彩紛呈,成效顯著。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與殲20合影(史小剛/攝)
俯瞰珠海航展主會場(蔣聚榮/攝)
作為一張藍天之上的“國家名片”,中國航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yè)取得的成就,也見證了越來越多的民用航空“高精尖”技術、產品和裝備發(fā)展的堅實足跡。數據顯示,本屆航展舉辦的6天內,共有21.5萬人次入場參觀;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40多家企業(yè)的數千件展品線上線下參展,參展飛機121架,簽約各種型號飛機549架,貿易成交總金額超398億美元;觀看航展直播報道10.5億人次,航展話題閱讀量累計超110億次。
作為集貿易性、專業(yè)性、觀賞性于一體的國際性專業(yè)航空航天展覽會,中國航展現已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為展示世界航空航天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舞臺。
從1996年11月5日首次舉辦以來,中國航展室內展覽面積實現了從7830平方米到超過10萬平方米的跨越,成為一張藍天之上的“國家名片”,見證了中國航空航天裝備創(chuàng)新科技的成長與蛻變。20多年來,客機、戰(zhàn)斗機、運輸機、預警機、無人機的設計、研發(fā)、制造不斷攀登高峰,而航空發(fā)動機、雷達、航空電子等“看不見”的內核也在飛速升級迭代,航展見證著中國實力不斷提升。
紅鷹飛行表演隊空中姿態(tài)(蔣聚榮/攝)
殲20雙機起飛(張浩/攝)
航展上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飛行表演??哲姟鞍艘弧憋w行表演隊首先登場,六機箭形編隊在空中拉出彩煙,似道道彩虹,滾轉、對沖、四機羅漢塔、大角度盤旋……一個個驚心動魄的高難度動作,極其震撼。今年是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建隊60周年,也是表演隊第10次參加中國航展。透過這個窗口,大家看到了人民空軍轉型發(fā)展的壯麗航跡。
緊隨其后,小半徑轉彎、俯沖機動、大仰角升起、爬升、大坡度回旋……殲20雙機、四機編隊也都出現在航展上,強勁的轟鳴聲震撼了觀眾的心靈。
殲20四機編隊(史小剛/攝)
表演結束,殲20穩(wěn)穩(wěn)降落在航展現場。這是殲20首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近公眾,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機和相機,記錄下這個精彩的瞬間?!皷|西南北中,奮飛殲20”,人民空軍以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放的豪邁姿態(tài)亮相此次航展。殲20的近距離展示,也讓公眾有機會了解中國航空工業(yè)的強大科技實力和精湛制造工藝。
殲20(房華/攝)
空警500(史小剛/攝)
本屆航展上,被認為是殲20“忠誠僚機”的飛鴻97A無人機,也首次揭開面紗。它的外觀酷似殲20,具備隱身功能和良好機動性,是一款高端制空作戰(zhàn)飛機,系統(tǒng)具有短距起降、重復利用、雷達隱身、威脅規(guī)避、誘騙消耗等特點。在未來戰(zhàn)場,它可以和有人隱身戰(zhàn)機協(xié)同作戰(zhàn)。
本屆航展上,國產大飛機“三兄弟”運20、C919、AG600首度齊會珠海、聚首藍天,令觀眾震撼。
運20是戰(zhàn)略投送的重器,也是和平的使者。在練兵備戰(zhàn)中,曾亮相國際賽場,實施重裝空投空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中,曾先后飛赴湯加、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為這些國家送去急需的援助物資。
殲16(史小剛/攝)
拖曳通場、快速下降、蛇形機動……運油20是首次在中國航展上公開亮相,進行了一系列貼近實戰(zhàn)的飛行展示。作為中國新一代空中加油機,運油20與殲20、殲16、殲10C等空軍“三劍客”戰(zhàn)機多次開展過空中加油訓練,增強了空軍航空兵的遠程機動能力。它還可擔負與運20飛機相同的空中投送任務,是當之無愧的“力量倍增器”,是提升軍用飛機作戰(zhàn)能力的重要因素。
殲10雙機起飛(史小剛/攝)
運油20在飛行表演中(蔣聚榮/攝)
以藍天白云為舞臺,舒展優(yōu)雅、矯健的身姿,時而迅速爬升,時而大坡度盤旋,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歡呼……首次亮相中國航展并進行飛行表演的C919,是中國首個按照國際民航規(guī)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
大型客機研發(fā)和生產制造能力是一個國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標志。C919全稱COMAC C919,C取自中國(China)和中國商飛(COMAC)的首字母,第一個“9”寓意天長地久,“19”則代表這款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C919的研制攻克了包括飛機發(fā)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tǒng)控制律、主動控制技術、全機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在內的100多項技術。
作為臨床一種常見的病毒性肝炎疾病,乙肝主要由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嘔吐,食欲下降,渾身乏力,以及肝臟功能受損等,其發(fā)病率隨著人們生活及飲食方式的改變而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對于乙肝患者,臨床如果治療不及時,那么就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疾病,嚴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見,積極做好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診治工作尤為重要[2]。
C919(房華/攝)
航空攝影愛好者的盛宴(王健強/攝)
AG600M(史小剛/攝)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民航大飛機,最大航程5555公里。今年9月29日,中國商飛C919已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預計今年年底可以交付航空公司。這標志著我國具備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機的能力,是我國大飛機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航展上,由航空工業(yè)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首次以兩架“鯤龍”AG600M滅火型真機參加航展,并以全新涂裝驚艷亮相,進行12噸投水演示,全面展示新狀態(tài)全構型AG600M滅火任務系統(tǒng)功能。
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迫切需要研制的重大航空裝備,是我國首次按照民用適航標準研制的大型特種飛機。AG600M飛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大載水量12噸,最小平飛速度220千米/小時,航程超過4000千米,具備優(yōu)越的低空、低速、短距起降性能,相比技術驗證機具有更高安全性、更大投水量、更遠航程、更強大的抗浪性能、更優(yōu)秀的平臺系列化發(fā)展能力。
中國空間站仿真展示艙(史小剛/攝)
今年的航展上,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打造的中國空間站組合體1∶1實物仿真展示艙,首次在航展現場展出,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展品之一。它們與太空中的中國天宮空間站的艙內外狀態(tài)完全一致。
2022年10月31日,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搭乘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奔赴浩瀚星空。11月1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在軌完成交會對接,之后進行平面轉位,與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一起組成空間站“T”字形基本構型。11月3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
就在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又一個里程碑達成之際,在航展現場,中國空間站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在展廳內按“T”字形構型進行展示,天和核心艙和問天實驗艙兩個艙段可入內參觀。展示艙除艙體外還包括太陽機翼、中繼天線、對接機構、大小機械臂、艙內實驗機柜等配套設備,太空食品、太空廚房、睡眠艙等細節(jié)更是經過了精心設計。觀眾可以在地面感受“同款”天上的空間站,現場逛“天宮”,沉浸式體驗我國載人航天最新科技成果。
航展現場系列火箭(蔣聚榮/攝)
武器展廳(史小剛/攝)
航展是中國“飛天夢”變?yōu)楝F實并一步步延伸的見證者。中國航天跨越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而每屆航展中的航天展品,也給了國人自豪,更是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奔赴星辰大海夢想的種子。
歷屆航展上,“國家隊”均大放異彩,本屆航展也不例外,大國重器集中亮相,“中國力量”萬眾矚目。諸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和新成果首展、首飛、首發(fā)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我國航空航天和國防科技領域的尖端技術和創(chuàng)新突破。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集中展示了“陸、海、空、天、網、電”成體系化的重點裝備和月球探測、太陽探測、衛(wèi)星應用等中國航天成果,珍貴月球樣品和“嫦娥石”更是吸睛。
中國航空工業(yè)參展產品較上一屆增幅達34%,55項展品為首次公開亮相,無人機參展展品數量達43項,創(chuàng)歷史新高,無偵7、無偵8、攻擊11和“翼龍”等多款無人機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更有直9S、直18、直18F、直8C等多種艦載直升機首次集體亮相,充分展現了海軍航空武器裝備整體實力的提升。
8號兵器演示館景觀(蔣聚榮/攝)
直20釋放干擾彈(劉軍/攝)
展館場景(蔣聚榮/攝)
中國航發(fā)展臺(蔣聚榮/攝)
直20、直10、直8L等現役直升機也是首次“組團”參加中國航展,并進行編隊飛行表演。在飛行表演中,直10進行了躍升旋轉、釋放紅外干擾彈的動作,直8L直升機則將“山貓”全地形車帶到了空中,展示陸航飛機優(yōu)越戰(zhàn)術性能。此三機均為我國自主生產的機型,也是我軍目前的主戰(zhàn)機型。
航空工業(yè)自主研制的航空裝備陪伴著人民空軍、海軍、陸軍,忠誠使命,礪劍空天,在“警巡東海、戰(zhàn)巡南海、礪兵臺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以及其他軍事行動和非軍事行動中飛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好,以大國重器筑起捍衛(wèi)國家主權、國防安全和國家民族發(fā)展利益的鋼鐵長城。
中國商飛C919亮相首飛、ARJ21醫(yī)療機首次參展,雙星閃耀凸顯民機制造實力。中國航天科技除了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更有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精彩亮相,地地打擊武器系統(tǒng)、防空導彈武器系統(tǒng)、無人系統(tǒng)等一批最新型、家族化軍貿產品系統(tǒng)展示,充分顯示了空天一體、攻防兼?zhèn)涞恼w優(yōu)勢。
中國航天科工以歷史最大規(guī)模參展,攜全域攻防裝備七大體系、百余項裝備展品重磅亮相,首次參展展品比例達30%以上。其中反無人機體系在航展上“首秀”,HQ-9BE遠程防空導彈、FK-2000彈炮結合武器系統(tǒng)、YJ-12E超聲速導彈、BP-12B導彈武器系統(tǒng)、WJ-700無人機等大國重器悉數亮相。
中國航發(fā)新品云集,AEF1300大涵道比渦扇發(fā)動機、“太行”系列發(fā)動機、CJ2000發(fā)動機等多款新型產品精彩亮相,首次參展展品達54%。
中國民航局展現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機場、智慧監(jiān)管等“四大抓手”,傳遞了中國民航堅持以智慧化發(fā)展塑造未來的堅定決心。
中國兵器工業(yè)首次以陸軍合成旅實戰(zhàn)體系展示形式亮相航展,展出175項展品,其中52項系首次參展,參展新研和改進產品占到30%。
中國兵器裝備攜近300件高精尖產品參展,首次展出產品占總產品三成,首次深度展示裝備作戰(zhàn)場景、首次正式發(fā)布全新槍族名稱。
中國電子科技首次設立前沿領域展區(qū),共帶來485款前沿產品,其中63款產品首次參展,35款是大型實裝產品。
中國電子信息首次通過??辗烙?、邊境設控、反恐維穩(wěn)和網電對抗等三維視頻以系統(tǒng)集成方式展出113項實物電子裝備。
中國船舶集團攜上百型水面、水下、有人、無人裝備亮相,展示跨域、立體、攻防兼?zhèn)涞默F代化協(xié)同作戰(zhàn)體系。
武直10(史小剛/攝)
1號館航空工業(yè)展廳(史小剛/攝)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不斷以中國新發(fā)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據統(tǒng)計,今年共有4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40多家國內外企業(yè)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如期趕赴這場“藍天之約”。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以展團形式帶來航空航天技術的最新成果,荷蘭、日本、韓國企業(yè)首次參與“云航展”,波音、空客、巴航工業(yè)等80家航空航天國際知名企業(yè)在本屆航展上展示了“看家本領”。
地面裝備動態(tài)演示精彩瞬間(蔣聚榮/攝)
飛宏97A(史小剛/攝)
空客展示了最新民用飛機A220、A330neo、A350-1000和雙發(fā)中型直升機H175的大比例模型,以浙江長龍航空“亞運號”火炬主題彩繪的空客A321neo飛機進行室外靜展;波音攜世界級的民用飛機產品和相關服務亮相,并與京東航空合作帶來最受歡迎的標準機身貨機737-800BCF參加靜態(tài)展示;巴航工業(yè)首次攜“工程獅”涂裝E195-E2飛機亮相航展現場;霍尼韋爾展示了互聯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IntuVue三維氣象雷達系統(tǒng)等多款創(chuàng)新先進的解決方案;賽峰集團展示了阿內托(Aneto)發(fā)動機、波音737 NG/Max碳剎車、航電控制單元、APIRS NG航向姿態(tài)導航系統(tǒng)等;泰雷茲展示了FlytRise 新一代飛行控制系統(tǒng)以及其他多款先進產品和解決方案;達索系統(tǒng)公司帶來了全新的3D仿真數字化解決方案。
中國航展,已成為我國集中彰顯航空航天大國實力的閃亮名片,也成為匯集展示世界航空航天科技發(fā)展水平的重要舞臺。借助盛會效應,珠海也致力打造和傳播航展文化。此前,珠海正式發(fā)布了中國航展吉祥物“星寶”,并開發(fā)衍生產品6大類約300個品種,展現我國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的無窮魅力和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首次設立了“中國航展文創(chuàng)店”,各類文創(chuàng)產品銷售額超千萬元。與航展風雨同舟26年,珠海這座城市的基因里早已融入了航空的“印記”。通過航展這張“藍天名片”,珠海正乘勢發(fā)展航空航天產業(yè),努力打造一座航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