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婁小平 魯豐華
腹腔引流管是腹部手術后用于將腹腔內(nèi)的滲血、滲液引流至體外,便于觀察引流液情況以判斷有無腹腔出血、腹腔積液、感染或吻合口瘺等發(fā)生,促進傷口愈合的一種醫(yī)療器械[1]。腹腔引流管滑脫可致腹腔積血、積液、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給患者造成傷害,影響治療和護理結局,引發(fā)醫(yī)療糾紛[2]。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1月-2019年11月發(fā)生的61例腹腔引流管脫管護理安全(不良)事件進行分析,探討腹腔引流管脫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護理對策,現(xiàn)匯報如下。
61例腹腔引流管脫管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61例腹腔引流管脫管患者基本資料 (n=61)
在61名當事護士中,年齡集中在35歲及以下(91.80%),其中26~30歲最多(47.54%);職稱多為護士、護師和主管護師,護師占一半以上(59.02%);工作年限集中在10年及以下(91.80%),0~5年最多(52.46%)。分析原因,一方面與該護理群體直接從事臨床一線工作,是獨立倒夜班的主要力量有關,另5年以內(nèi)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相對有限。具體體現(xiàn)在術后引流管檢查不到位,發(fā)現(xiàn)問題時未及時反饋,或反饋后醫(yī)生未及時處理,未給予進一步追蹤; 導管未進行二次固定,不知曉二次固定的方法;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不到位,未按要求落實,專業(yè)知識欠缺;巡視不到位,巡視患者時未重視引流管的觀察和評估;防范措施未落實,引流管脫管防范意識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預見性不足,不知曉防范方法;未粘貼導管標識或標識粘貼位置不合適刺激患者皮膚,患者自行揭除等,均有可能造成隱患,導致腹腔引流管意外脫管。此外,腹腔引流管脫管還與引流管置入深度較淺(引流部位或手術特點需要);術后引流管固定不牢固[3],留置時間長,引流管縫線松脫未及時重新縫合固定;敷料粘貼不牢固,貼膜粘貼位置不合適,貼合不牢固等因素有關。
腹腔引流管脫管發(fā)生時段集中在大夜班(0∶01-08∶00),占50.82%。分析原因,與該段時間值班護士少,人力資源不充足人,導致巡視不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風險因素不到位有關[4-5];同時,科室存在管道管理流程欠具體,未落實相應的操作流程和交接制度;科室對護理人員管道安全的相關培訓不足,對腹腔引流管滑脫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管道安全管理的監(jiān)測指標,未能實現(xiàn)客觀、量化的評價,缺少科學有效的追蹤和反饋機制。
脫管患者年齡集中在45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提示需關注中老年帶管患者脫管風險,可能與該群體自我照顧能力[6-7]和對健康教育重視、接受程度較低有關[8]。從脫管時患者狀態(tài)可以看出,患者如廁時、床上翻身活動時、睡眠中以及下床/外出活動時等環(huán)節(jié),腹腔引流管脫管發(fā)生例數(shù)較多,需引起重視,加強以上環(huán)節(jié)的防護和指導?;颊呋蚣覍俜矫嬉蛩匕ㄈ狈Ω骨灰鞴茏晕易o理知識,不了解導管脫管的危害;不重視引流管脫管的預防,對預防引流管脫管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方法掌握不到位;防范意識不強,如廁、睡覺翻身、活動等環(huán)節(jié)動作幅度過大,方法不當?shù)取?/p>
通過原因分析,召集相關病區(qū)護士長和護理骨干討論,擬定預防腹腔引流管脫管的工作流程:(1)檢查傷口、引流管和敷料情況,評估患者意識狀態(tài)和配合度;(2)評估引流管的位置和縫合情況,選擇合適的固定裝置;(3)做好管道二次固定,確認引流管標識填寫、粘貼完好,建立風險標識。(4)做好防護措施,向患者和陪護人員交代管道注意事項;(5)定時巡視,觀察引流管引流和固定情況;(6)每班檢查并交接引流管情況和注意事項。對術后患者意識、配合度、傷口和敷料情況、引流管置入深度及固定情況、潛在風險等進行綜合評估,根據(jù)留置部位和引流管類型選擇合適的裝置對管道進行二次固定,近肢體端采用醫(yī)用膠布固定于腹壁,外接引流管長度適當,用掛鉤固定于床邊,并留有一定的活動度,便于患者在床上活動[9]。建立防脫管標識,定期巡視患者引流管固定情況,動態(tài)評估,尤其是中午和夜間高危時段應增加巡視,如引流管有松動,及時告知醫(yī)生重新縫合固定。每班交接,警惕高風險情況,記入護理記錄單并交班[10]。結合預防引流管脫管的護理措施及應急預案,繪制示意圖、操作流程圖等,進一步落實評估內(nèi)容,提高護理效果。
加強引流管脫管相關知識培訓,對腹腔引流管脫管的高危因素、風險識別和預防措施進行培訓和操作訓練,要求護理人員尤其是低年資、輪轉人員掌握預防引流管脫管的流程,將培訓后的內(nèi)容納入科室考核范疇[11]。對術后管道固定的操作方法、標識使用、健康教育、導管交接進行現(xiàn)場檢查與考核,確保人人過關。加強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工作,在常規(guī)護理查房和教學查房過程中,引導護士分析和總結引流管的護理效果,現(xiàn)有和潛在問題及改善方案等;增強安全意識和預防引流管脫管的意識,提高護士對引流管風險隱患的預見性[12]。同時,開展層級管理,實行分管護士責任-護理組長質量負責制,護理組長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管理,責任護士落實護理措施、實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重視程度,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研究[13]表明,患者和家屬引流管的自護能力對意外脫管的發(fā)生有影響。因此,對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應加強患者和陪護人員的健康教育,對患者和家屬多次解釋置管的目的、作用和脫管或自行拔管的危害,引起患者和家屬對預防引流管脫管的重視[14]。通過床旁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單、視頻、健康宣傳欄、交流會等多種形式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告知帶管患者脫管的高危時段和環(huán)節(jié),指導患者帶管期間正確的睡覺、 翻身、坐起姿勢?;颊呦麓不顒?、如廁時動作緩慢,將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管道牽拉和打折。同時,根據(jù)患者年齡、病情、綜合評估結果和自身特點進行動態(tài)、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確?;颊邔艿腊踩淖銐蛑匾暋?/p>
管道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者應持續(xù)關注帶管患者的管路安全,護理人員應及時發(fā)現(xiàn)管路管理中的問題并分析原因,開展有效的質量改善活動,提高引流管護理質量,確?;颊呱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