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沐均
(作者系職業(yè)經(jīng)理人,原智聯(lián)招聘總教練、原中華英才網(wǎng)溝通培訓教練)
一份好的工作,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份好的工作,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獲取一份好的工作,往往始于一份好的簡歷。那么,如何才能寫好自己的簡歷呢?
什么是定位,簡言之,就是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比如,是要做程序員,還是做銷售或者是做網(wǎng)絡主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試圖通過一份簡歷告訴用人單位,你多才多藝、無所不能,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會,往往給人學藝不精、沒有方向的印象。
定位清晰的前提是自己要想清楚,到底會什么以及想干什么。如果實在是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真的不知道能做什么、想干什么,那么就在可選范圍內(nèi)縮小包圍圈。一般人不會糾結是做演員還是做會計,可能會糾結,是做線下銷售還是做線上主播。那么,試一試就是最好的試金石。對于這種情況,可設置兩份不同定位的簡歷,如一份是銷售定位,另外一份是主播定位。
在嘗試不同職業(yè)定位之前,一定要加上理性分析。
職業(yè)選擇要考慮個人興趣、職業(yè)前途以及個人優(yōu)勢。以剛剛舉例的線下銷售和線上主播而言,線下銷售受到網(wǎng)絡等的沖擊,越來越難做。很多生意都在向線上轉(zhuǎn),一般而言,選線上主播比做線下銷售更有發(fā)展前景和發(fā)揮空間。
如果兩個職業(yè)選擇難分伯仲,那么,可以嘗試選難的那個。原因很簡單,眾人都愿意選簡單的,簡單的工作就容易“內(nèi)卷”(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xiàn)象)。而難的那個,選擇的人少,競爭也少,利于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說到底,一個人在職場上的成敗得失,最終還是以個人認知為底層邏輯。
如果你的定位是做線下銷售,那么就不要在簡歷中強調(diào)擅長素描,或者鋼琴彈得有多好。如果你的定位是做線上主播,那么強調(diào)擅長計算機編程就意義不大。
要把與定位相關的經(jīng)歷,用“放大鏡”很好地表達出來。比如,你的定位是做線下銷售,那么在大學里做過班干部、參加過辯論、做過促銷實習等經(jīng)歷,都是相關性強的經(jīng)歷,可以放大描述。但要注意,放大描述是詳細描述,而非夸大其辭。
一個好公司的好職位,每天會收到幾十份甚至幾百份簡歷。
招聘主管看簡歷的耐心,不會比你刷視頻更有耐心。給每個簡歷的入圍篩選時間只有幾秒鐘。只有定位清晰、表述簡潔、觀感良好的簡歷,才有更大機會被挑中。
簡歷是個人的名片,如果求職者連自己的簡歷都不愿意花心思打磨,或者雖然打磨了,卻毫無章法可言,說明該簡歷的主人要么沒有耐心,要么思維混亂,或是兩者兼而有之,這樣的人大概率干不好工作。
照片是簡歷的點睛之筆。
照片的風格,要與職業(yè)定位相匹配。應聘銷售崗位的照片,就不應該看上去像法官一樣“一本正經(jīng)”;應聘財務崗位,就不能用在沙灘上休閑的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不要做成“照騙”。如果照片過度美顏,“顏值”特別高,讓面試官充滿期待,結果一見面完全相反,那么面試官的第一印象就會是“很失望”。如果面試官有被騙了的感覺,后果可想而知。
“我熱愛生活,性格開朗活潑,喜歡助人為樂,吃苦耐勞”這樣的描述就是虛的。不可驗證,沒有哪個求職者會覺得自己不熱愛生活。
“我是學校辯論會冠軍,有3年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電話銷售工作經(jīng)驗”這樣的描述就是實的,是可驗證的。
企業(yè)招人,用的是你的手藝,不是你的“情懷”。沒有實際手藝的人,才會夸大虛的部分。所謂:實的不太夠,就用虛的湊。
簡歷中的自我介紹,是簡歷的“定海神針”,是定位插旗的地方。
自我介紹要言簡意賅,三四行即可,切忌長篇大論。開篇第一句要講明“我是誰”,直接明確定位。如“我叫森渡,來自遼寧,有10年互聯(lián)網(wǎng)大型企業(yè)營銷管理崗位工作經(jīng)驗”,介紹了“我是誰”,來自哪里,用一句話明確了自己的職業(yè)經(jīng)歷,馬上就會給招聘人員一種“此人擅長營銷管理,而且在大公司干過”的印象。接下來,就要上“技能手藝大餐”了,會什么、擅長什么,按照與目標職位的匹配度優(yōu)先級分別簡明呈現(xiàn)。收尾可以適當發(fā)揮一點,如表達一下自己喜歡有挑戰(zhàn)的工作環(huán)境等等。
一份好的簡歷,會開啟不一樣的職業(yè)歷程,值得用心打磨。
簡歷,本質(zhì)上是一個人認知的表達。提升認知,功夫用在平時。認知提升了,簡歷下筆才“如有神助”。
加油,你可以的,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