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昌
一路九曲十八彎,車子顛簸地駛到半山腰,在一處山坡上,一座小房子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就是這里了?!迸笥颜f。
我們在這處山區(qū)旅游,當?shù)嘏笥岩獛壹倚∨笥哑穱L“大山的味道”,就把我們帶到了這戶山上人家。
事實上,這戶山上人家只有爺爺一人在家,奶奶隨著兒女下山,幫兒女們帶孩子去了。爺爺舍不得山上歷經(jīng)多年開墾出來的田地和自己親手蓋成的小房子,就留了下來,仍然兢兢業(yè)業(yè)種地,勤勤懇懇持家。雖然一人居住,但房前屋后依舊一派生機,山下的兒女和朋友們時常來山上小憩,就像度假一樣。
抵達之后,爺爺也不多話,就提著籃子帶著我和小朋友去他的菜地挖菜。菜地就在一片小山坡上,前方便是山谷,站在菜地邊,就可以呼喚山對面的人。這片菜地是爺爺當年一鍬一鍬沿著山坡開墾出來的。
我們割了韭菜、挖了青菜、摘了豇豆,跟著爺爺回去。爺爺用山上的泉水洗了菜、煮了飯,用山上種的油菜籽榨的油炒了菜。那頓飯,吃起來格外清甜、新鮮,令人口舌生津、身心愉悅。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食物原味帶來的滿足感。
帶著對“大山的味道”的悠長回味,我們告別了爺爺,繼續(xù)回到城鎮(zhèn),回到自己平平無奇的生活。有時想起那座距離我們已經(jīng)遙遠的大山,想起半山腰那處不起眼的小房子,爺爺一個人住在山上,一個人房前屋后地忙碌,渺小得如同一片葉子之于一片森林,一顆沙礫之于一片海灘,心中不禁疑惑:爺爺為什么不下山,進入更大的世界生活?他一輩子就生活在那樣一片狹小的天地里,種那樣一小片地,認識兒女和兒女們帶來的朋友那幾個人,他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義?
有時候借著思考爺爺?shù)娜松?,對自己的人生也疑惑起來:雖然工作和生活在一座相對現(xiàn)代和繁華的城市,然而,外面還有更現(xiàn)代和更繁華的城市。我的天地也是狹小的,認識的人除了家人、同事和幾位朋友,并沒有交游天下,工作上的業(yè)績也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我的人生意義在哪里?
直到那天,我看到奧地利心理學(xué)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的一段話,才豁然開朗。一位年輕人質(zhì)疑弗蘭克爾所說的生命意義是否存在:“你說得很容易,你建立了咨詢中心,幫助人們,幫助他們理順生活。但我是誰?我只是一個裁縫助理。我能做什么?我如何通過行動賦予我生命以意義?”
弗蘭克爾說:“不,你忘了,人在生活中的位置或從事的職業(yè),從來都是不是問題,一切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在生活中占據(jù)自己的圈子,填補自己的位置。人生是否圓滿并不取決于一個人的行動半徑有多大,而取決于他的圈子是否被填滿。”
爺爺生活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我生活在一座城市的某個小區(qū),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相對于廣大的世界來說,都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可是對于我們自己來說,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不可替代、不可模仿的。生命賦予我們的任務(wù)只屬于我們自己,只要充分完成了自己的任務(wù),填滿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我們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人生就是圓滿的。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采采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