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祥,楊小平
(吉林省洮南市國有林總場,吉林 洮南 137100)
經(jīng)過多年實踐,白城5號楊樹諸多優(yōu)點背后有致命缺陷:枝丫過多、掰除后形成死芽、種穗產(chǎn)量低,嚴重影響了第二年的良種苗木種穗產(chǎn)量,必須采用控水控肥方法控制苗木徒長,減少出丫數(shù)量。楊樹繁育采用扦插方式為主,技術要點為插穗收采與制備、選擇苗圃地、整地、扦插、田間管理、控水控肥等,通過對白城5號楊樹幾年的繁育,總結(jié)出控水控肥等一整套的良種繁育方法。
選用地勢平坦,灌溉排水條件良好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的苗圃地。不宜選用土層淺,保水保肥差和粘重的土壤。
每年春季3月中旬在苗木苗根土痕處保留25厘米進行采收,此時采收能夠更好地保留苗木和種穗的水分,采收后把種條根部向下放入圓形容器內(nèi)進行優(yōu)選,將1.2米以下的種條以及芽孢不飽滿、有病蟲害的種條淘汰,剪切插穗時,在距種穗第一個芽孢上部1厘米處剪斷,種穗長度保持在15厘米左右。將土地挖出深1米寬1.5米坑穴,長度根據(jù)插穗數(shù)量而定,插穗頂芽向下整齊碼放在坑內(nèi),第一層碼放完成后用細沙覆蓋并澆水,第二層以此類推,全部完成后頂部覆蓋15厘米細沙封頂。
每年4月上旬,將苗圃地高低不平處進行平整,清除苗圃地雜草,機械翻耙地,起壟震壓,翻地深度在30厘米左右,這樣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形成土地輪作,提高土壤肥力,為后期苗木管理打下基礎。
4月下旬進行扦插作業(yè),應注意扦插前不施底肥,因為插穗一周后才能生長水根,30日內(nèi)只能靠水根吸收土層表面水分生長,無法吸收底肥營養(yǎng),造成成本浪費。扦插株距為每延長米14~15株,采用手工直插,不可斜插,頂端與地表平行,扦插完成后用腳踏實,扦插結(jié)束。
扦插完成后立即鋪設節(jié)水滴灌系統(tǒng),每隔1垅鋪設1根水管,連接主管道后進行滴灌,要求第一次滴灌灌溉透,7天后進行第二次滴灌灌溉,第二次灌溉用水量可以比第一次用水量略減。5月上旬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始第一次除草,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因為前期已經(jīng)進行了深翻地作業(yè),所以不會產(chǎn)生大量雜草,采用人工作業(yè)清除即可。不用除草劑,除草劑雖然能夠控制成本,但是會導致苗木停止生長7~10天,造成苗木生長天數(shù)不夠,秋季木質(zhì)化不好、出現(xiàn)灰枝。第一次除草完成后2~3天進行第一次耕地,要求用小犁鏵,苗壟不上土,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地溫。第二次除草在封壟前進行,將殘留的雜草鏟除干凈,第二次耕地在苗木高度40~50厘米時進行,要求苗壟上土封壟。
控水控肥是白城5號楊樹繁育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既要保證苗木生長,又要控制苗木旺長產(chǎn)生大量枝丫,扦插完成后30~35天,每畝施30公斤復合肥,可以根據(jù)地力酌量增減,待肥料融化后加入滴灌設備肥箱內(nèi),進行滴灌施肥,同時灌溉一次,若土壤濕度高,肥料滴入即可,第一次施肥完成。還應隨時監(jiān)控土壤濕度,濕度低于60%時滴灌灌溉一次,滴水量不宜過多,能夠保持苗木生長最低用水量即可。第二次施肥在7月上旬進行,以每畝30公斤氮鉀肥滴灌施肥,也可以在需要灌溉時同時進行,第二次施肥完成。10月末根據(jù)天氣情況進行防寒滴管灌溉,要求加大用水量,保證苗木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