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罡
學(xué)黨史,知行合一
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貫徹落實黨史學(xué)習(xí),組織人員探訪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烈,以此汲取奮進的力量,今年八月份,筆者發(fā)起部分文化志愿者以徒步的方式,赴山西靈丘縣平型關(guān)大捷紀(jì)念館。于是,一場主題為“行大道,徒步走進平型關(guān);謀大同,紅色精神永相傳”的體驗式紅色徒步之旅拉開了帷幕。
本次體驗式紅色徒步之旅的目的地是位于靈丘縣的平型關(guān)大捷紀(jì)念館?;顒尤掌谟媱潖?月27日下午6點出發(fā)到8月29日早晨6點結(jié)束,歷時36小時,全程約150公里。
念初心,不忘使命
塞北八月,秋意漸濃。8月27日下午5點半,我們?nèi)缂s來到了集合地點——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文體發(fā)展中心。6點整集合完畢,志愿者們滿腔熱情,帶著美好的心愿,精神抖擻地向目的地出發(fā)了。
秋高氣爽的八月,是大同最美的季節(jié)。一路上微風(fēng)拂面,空氣格外清新。我們大步流星地從文化街進入口泉植物園,沿路兩側(cè)樹木蔥蘢、姹紫嫣紅,空氣清新,這美麗的景觀令人心曠神怡,偶有微風(fēng)吹過,傳來陣陣芬芳。進入干凈寬敞的南環(huán)西路,主干道上燈光流光溢彩,人行道旁綠植生機勃勃,美景醉人。
一路上我們步履輕盈,談笑風(fēng)生。平時坐車去市區(qū)一個小時的車程,都感覺時間很長,常常生出些許疲倦的感覺,而今天徒步走了這么長時間,居然沒有多少倦意。夜色漸濃,志愿者們依然意氣風(fēng)發(fā),步履穩(wěn)健。在仝家灣村村口“牢記使命”的宣傳墻前,我們短暫休息,大家補充了點兒餅干、面包和水果后,繼續(xù)上路。不知不覺,五個多小時的時間轉(zhuǎn)瞬而過,我們輕輕松松地走過了仝家灣村、馬辛莊村等地。
接下來,大家開始感覺疲勞了,越走越累,談話的聲音也逐漸小了下來,耳邊傳來的只是“沙沙”的腳步聲。過了馮莊村的一座橋后,我們拐上了一段土路,這段路特別昏暗,單憑微弱的月光和手電筒照路,顯然亮度不夠。這時候,在我們后邊跟著的后勤保障車打開汽車大燈,在大燈的照射下,我們繼續(xù)前行。此時,一輪橘紅色的圓月懸掛在前面高大楊樹的枝頭,仿佛伸手就能觸碰到,好似一個明亮的紅色信號燈,近在眼前。
每走過一個村莊,不時地引起一陣狗叫。我的腦海中頓時閃現(xiàn)出蘇軾《倦夜》中的“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和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場景來,猜想當(dāng)年的夜色之行和世外桃源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凌晨6點多時,我們依然行走在中央大道這段路上,步伐變得沉重起來,前行的速度也慢了下來,濃濃的倦意陣陣襲來。小雨又來了,在極度的困乏中,我們在雨中繼續(xù)行進。這段路程實在太漫長了,有的人實在堅持不住了,就上了后邊跟著的后勤保障車。有的人一直在堅持走著,盡管都感到極度疲乏,但大家一直在互相鼓勁:決不能半途而廢,決不輕言放棄,努力戰(zhàn)勝困難,堅持就是勝利!
接近中午時,氣溫越來越高,一路上車多人少,因一夜未睡,大家越走越疲倦,感覺走著走著都能睡著了。中午時分正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在高溫的烘烤下長時間行走,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讓人頭昏腦脹,腿也好像灌了鉛,沉重?zé)o比。有的人腳上都已經(jīng)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非常疼痛。這段路的艱難行走對每個人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這段路路窄、彎道多,汽車一輛跟著一輛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很多汽車上的乘客都好奇、詫異地看著我們。在二嶺的盤山路上我們汗如雨下,風(fēng)吹過,脖子涼颼颼的,極不舒服,干脆在脖子上搭條毛巾,才稍微好了一點兒。早前聽驢友們說過,二嶺公路是初騎者和徒步者必過的一關(guān),只要過去了,就是“老驢”了。
走到二嶺民俗村時,已經(jīng)是下午3點多了,極度勞累的我們在這里多休息了一會兒。老天爺真的是格外眷顧我們,整個白天的天氣都特別的好,只是中午時溫度稍高了一會兒,后來又下了一陣細雨,其余的時間基本上都是藍天白云,陽光和煦,微風(fēng)徐徐,鳥鳴不噪,這對于我們這些久坐辦公室的人來說簡直是奢侈,置身這種清新的空氣中,我們貪婪地深呼吸著,享受著“天然氧吧”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下午6點多,經(jīng)過渾源縣烈士陵園后,我們在恒山腳下的渾源后橋柳河路邊涼亭下稍事休息。眺望恒山,群峰奔騰,氣勢恢宏,宛若巧筆畫工的匠心之作,使人禁不住心中無限感慨。大家個個都精疲力盡,已經(jīng)到了極限。6點50分,我們再次上路了,只是沒走多遠,我的大腿和膝蓋處便劇烈地疼了起來,小腿肚的肌肉打著顫,此時,大家都關(guān)心地勸我上車休息。我知道作為組織者此時不能上車休息,否則整個徒步活動就有半途而廢的可能。
艱難地走了四公里左右,我的大腿和膝蓋處疼痛越發(fā)劇烈,每往前走一步,都是那種鉆心的疼。此時,負責(zé)后勤保障的前方車輛返回告訴我們,過恒山隧道前面的公路正進行改擴建,這段路程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于是我們一起商量,最后決定為了確保大家的人身安全,取消了后面的行程。
喜會師,體驗成功
8月份的徒步之旅因為路況關(guān)系被迫在渾源取消成了我心中的遺憾,我一直惦記著一定要再來一次徒步之旅,走完剩下的路程,這種信念潛伏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且益發(fā)堅定。
到了9月下旬,聽說恒山隧道前面公路改擴建工程已經(jīng)接近尾聲,為了圓夢,我們決定于9月30日接著上次的路線繼續(xù)我們的徒步之旅。此次全程60公里,計劃用15個小時左右。
晚上8點40分,我們從渾源汽車站開始這一階段的徒步之行,也開啟了這次的圓夢之旅。我們這一段路走得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進入了恒山風(fēng)景區(qū)。沿途是新鋪的瀝青路,穿運動鞋走在上面特別輕松舒適。夜色中,恒山山脈頂峰朦朦朧朧,亦真亦幻,顯現(xiàn)出一種幽深靜謐的魅力。
10月1日凌晨3點多,我們走到東西走向的巍巍連綿山峰——搶風(fēng)嶺。一彎月牙在高山的遮擋下時隱時現(xiàn),夜色漆黑,風(fēng)更大了,寒意逼人。這一段地勢在逐漸抬高,上坡的路越來越陡,我們行走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上坡時,我們都前傾著身子慢慢的一步一步往上挪,過了搶風(fēng)嶺最高坡后又是一路下坡,仿佛有人在后面推著一般,不由自主地向前走,身子必須向后傾著,否則會快速沖下去。在搶風(fēng)嶺休息時,我們凍得打起了寒戰(zhàn)。這段路對每個人都是極大的考驗,長征路上爬雪山的艱難畫面仿佛就在眼前。這時,大家將車上帶的厚衣服都取下來穿上,還將衣服上的帽子也戴上,又喝了一杯滾燙的熱水,身上溫暖了許多。
經(jīng)過一夜在山中的跋涉,清晨6點,我們終于走出了大山。此時,天微微亮了。沿途,發(fā)源于渾源縣養(yǎng)育著這方百姓的唐河一路伴隨著我們,溪流淙淙,時而急流飛濺,時而波光粼粼,時而蜿蜒迂回,美不勝收。由于唐河水的滋潤,沿路植被茂密,莊稼豐碩,許多不知名的花兒開滿山坡,粉的、紅的、白的,點綴在郁郁蔥蔥的綠色之中。遠處綿延的山峰非常有氣勢。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一種城市里難得的享受。
經(jīng)過王莊堡鎮(zhèn)下達枝村,初升的太陽已經(jīng)把朝霞灑向四面八方,給山梁披上了金色的霞光,郁郁蔥蔥的樹木和生機勃勃的莊稼也染上一層金黃色的光芒,格外耀眼。村里的雞鳴犬吠聲不絕于耳。過了偏梁橋,路上的農(nóng)用三輪車、大貨車、小客車等也開始多了起來。迎面而來的兩位中年婦女手里拿著鐮刀,向路下面的玉米地走去。一日之計在于晨,新的一天的勞作開始了。
11點40分,我們終于到達了平型關(guān)大捷紀(jì)念館的腳下。心情激動的我們抬頭仰望,一面飄揚的紅旗下,“平型關(guān)大捷紀(jì)念館”幾個大字在陽光下閃著金光,勝利的喜悅瞬間涌上心頭。11點50分,當(dāng)走在最后的一位同志到達目的地時,大家都伸出熱情的雙手緊緊相握,我們勝利會師了!每個人都難掩內(nèi)心的激動和喜悅,大聲高呼著:我們成功了,我們圓夢了!
那一刻,我從心底里升起一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豪邁!
克艱難,超越自我
10月1日下午2點16分我們乘車返回到出發(fā)地。路上,回憶我們這次翻越恒山、跨過二嶺、三嶺、搶風(fēng)嶺,走進平型關(guān)的情形,真是名副其實的“翻山越嶺”和“過關(guān)”?。∫宦飞?,大家勇往直前的信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百折不撓的精神令人感動。淅淅瀝瀝的小雨攔截不住我們追隨革命精神的腳步,月黑風(fēng)高的寒夜遮擋不了我們樂觀的笑容,長途跋涉的勞累壓不倒我們激情嘹亮的歌聲。魂牽夢繞的平型關(guān)體驗式紅色徒步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們這次體驗式紅色徒步之旅的圓滿成功,離不開大家的互相支持和鼓勵,正因此才能讓我們有信心、有毅力、有勇氣,鍥而不舍地走下去。這里面,有友情、有親情,有擔(dān)當(dāng)、有真誠、有默契!
一路上,我們在每次休息補充食品時,沒有一個人隨意丟棄垃圾,當(dāng)我們再次出發(fā)前,每個人都會自覺地將吃完東西的包裝袋、果核、餐巾紙等都集中放到一個垃圾袋里,路過垃圾桶的時候再丟棄,真正做到了文明之行。
這次體驗式紅色徒步之旅,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收獲了太多的人生啟示:人生就得敢于挑戰(zhàn)自我、超越極限,這樣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有些東西,想起來不可能,好像遙不可及,好像天方夜譚,可是當(dāng)你親身實踐了,通過努力做到了,你便覺得,有些時候,是自己把自己禁錮住了,沒有付出、沒有努力、沒有踐行,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爆發(fā)力有多大,承受力有多強。所有的困難,都是人生的歷練,是成長的機會,不畏懼,勇敢面對,就一定會讓你變得更強大,推動著你一路前行!只要堅定信念、永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
吳 罡:1969年10月生,山西大同人?,F(xiàn)供職于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第七屆全委會委員,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