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琴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作文教學在小學分為兩個階段: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由此可見,低年級寫話是整個作文教學的基礎,只有扎實地打下地基,才能更好地推進作文教學?!墩Z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寫話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感想,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課標提倡“我手寫我心”,實踐證明,要讓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與想象,還需教師循序漸進科學地引導,才能提高寫話的效果,否則,只能寫“空話”,寫“白話”。
一、引用圖畫,激發(fā)興趣,且輔且寫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習的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維持久的?!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長久學習的基礎,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主要動力。寫話作為學生的必經(jīng)之路,要如何“巧裝打扮”一路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呢?
1樂說
引用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圖畫,最能吸引住學生的眼球。一張彩圖一掛出來,學生的興致就來了,話匣子也就打開了。教師要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做好引導,結(jié)合學生表達的零散詞語加以引導, 從而形成鮮活的故事,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將所感受到的內(nèi)容用寫話的方式描述出來。
2代寫
當然,說得容易,下筆難。這是目前一部分學生面臨的一大難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由于認識的字較少,很難將自己心中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就會阻礙寫話的學習過程。代寫的過程是注重教師的引導過程,經(jīng)過學生描述,教師完成記錄,隨后引導學生抄錄,增加學生的印象。由于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基礎,有的學生書寫仍然困難,教師也可以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練習寫字,一步一步的穩(wěn)扎穩(wěn)打,逐漸培養(yǎng)寫話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配畫
小孩子就是有繪畫的天性,在大人眼中復雜的事物都可以變成孩子筆下單純的圖畫。低年級的學生有著一定的好奇心,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愿意畫下來,并不愿意講述,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這種特點,引導學生將感興趣的內(nèi)容繪成圖畫,并配上文字來激發(fā)學生對寫話的興趣。如二年級的課文中有一篇講述秋天的內(nèi)容,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中的秋天景象用筆畫出來,隨后給它配上文字,展現(xiàn)一幅秋色圖。(1)秋天來了,樹葉逐漸變黃,從樹上飄落,猶如一只小小的蝴蝶,慢慢飄落,秋天離我們更近了。(2)我喜歡秋天的風。夏天的風太熱,一吹,我的皮膚就黑了;秋天的風太冷,一吹,我的嘴唇就裂開了。秋天的風很清爽,吹在身上,就像媽媽溫暖的雙手,讓我甜甜地進入夢鄉(xiāng)。
4展覽
著名詩人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對小孩子來說,也同樣如此,鼓勵小孩子能夠滿足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寫作的動力。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結(jié)合教學評價過程,將學生的優(yōu)秀寫話作品公開展示,可以讓其他的學生欣賞優(yōu)秀作品,找出與自身作品的不同之處,取長補短,學生也能夠在這種展開的方式上受到鼓勵,從而更提高了自身對于寫話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引導想像,連詞寫話,且選且寫
豐富的想象力,對于學生寫話動力的提升更有幫助,愛因斯坦也認為想象力是知識的源泉,有著重要的地位。為了提升學生的寫話才能,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依據(jù)一定的事物開啟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意識,必要時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組陌生的詞匯,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想象選詞寫話,學生的水平不同,所組的詞不同,因此寫出來的話,就是不同的。學生運用詞匯寫話鍛煉,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寫話能力。
例如,有一位學生寫了這樣一段話,小明同學在翠綠的葉子中找到了一朵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隨手摘下后花朵變成了一個仙子,站在他的面前,并緊緊地跟在她的身后,雖然小明同學有一點害怕,但是他卻很高興地與仙子同行。從這一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選用了五個詞語,對自己的想象過程進行了描述,成為了一個短的神話故事。運用到的詞語有翠綠、五顏六色、緊緊地、害怕、同行,教師要對這一段話作出評價,語句有一定的連貫性,所描述的內(nèi)容十分優(yōu)美。由于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著一定的神話故事,在引導學生想象的同時,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合理地發(fā)揮想象,積累詞語,并融合到具體的寫作過程當中,無論對于學生興趣的提升還是效果的提升,都有了一定的幫助。
三、引領積累,內(nèi)化語言,且仿且寫
在寫話習作練習中,應當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運用所積累的詞匯進行寫話描述。這就說明寫話習作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注重積累,還是能夠獲得自身能力的提升。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應對內(nèi)容材料照搬照抄,應當注重對詞匯和話語的積累,無論是寫話練習還是習作練習,都是一個長期積累,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擁有優(yōu)美的辭藻,可以帶來更多的感情色彩,結(jié)合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科學的引導,會使得積累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F(xiàn)在逐漸加強了對小學階段的語言積累過程,教師可以設置一周1~2節(jié)積累課程,讓學生選好詞好句及優(yōu)秀段落,做好及時摘抄,可以設置一個積累本,這樣學生可以及時地將看到的詩句記錄下來,以便查閱。很多小孩子對積累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忽視性,不能夠理解積累知識內(nèi)容的價值,這些問題都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寫話的基礎內(nèi)容在于積累詞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積累意識。
首先,加大學生積累的途徑。可以結(jié)合動畫展示,根據(jù)相關的影視資料和動畫內(nèi)容,學習優(yōu)美的臺詞和字幕,做好基礎的積累。因為低年級的學生有著較強的觀察力,尤其對于動畫的表達上,很多人物形象和言語都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這種特點,讓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可以提升積累的效率。其次,積累廣告語和名言警句。這些內(nèi)容加入到寫話內(nèi)容上,能夠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確保語言的精準度和凝聚力,使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很多廣告語也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使得內(nèi)容更加真實親切。例如,引導學生愛護草坪時,一般會看到這樣的警示語:“別踩我,我怕疼”,這則廣告語就運用了擬人化的寫法,將小草擬人化,夸張了小草的感覺,運用這種富有人性化和兒童化的語言,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知識做好積累。
引導學生理解寫話積累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管積累多少的內(nèi)容,都是一種進步。教師做正確的引導,每位學生都會掌握寫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仙游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