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陶曉晶
1.慶陽市中醫(yī)醫(yī)院,甘肅 慶陽745000;2.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730030
闌尾炎是外科較為常見的病癥,發(fā)病速度快,癥狀多樣化。舒適護理是一種將患者作為中心的護理方法,不但能夠降低患者心理負擔,并且還能夠保證患者維持舒適的狀況。將舒適護理運用至闌尾炎手術護理過程中,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改善闌尾炎患者手術治療效果[1]。本研究選擇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闌尾炎手術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與舒適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闌尾炎患者,依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者年齡19~44歲,平均(31.35±6.15)歲,平均病程(10.18±3.27)小時。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7例,患者年齡18~45歲,平均年齡(32.16±6.37)歲,平均病程(10.27±3.06)小時。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為闌尾炎患者。②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語言障礙的患者。②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入院觀察與衛(wèi)生護理,落實手術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具體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1.2.1 心理舒適護理。由于病癥不適與手術恐懼感等原因,使患者出現不安、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手術治療,甚至對患者手術后痊愈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當對患者深入講解,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使患者感受到鼓勵與安慰,保證患者維持穩(wěn)定的情緒,同時積極主動參與手術治療。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通過健康宣傳教育等方法,有效提高患者對關心的需求,以免出現激動、負面情緒等,對患者治愈帶來不良影響。此外,親屬的安慰也至關重要。
1.2.2 生理舒適護理。保證環(huán)境無菌清潔,溫度維持在23℃~25℃,濕度在50%~60%。在患者整個手術治療過程中,嚴禁手術無關話題,尤其是患者隱私等,應當通過其他話題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仰臥位,保持患者的舒適性,雙臂與軀體保持65°夾角,以免神經與血管組織因為長時間受壓存在不適感。各種治療流程均應當確保一次完成,穿刺注射操作等均應一次到位,以免反復刺激對患者造成影響。治療前,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溝通,對患者不適感進行辨別,并及時處理?;颊呤中g后用溫水清潔身體血跡,同時穿戴好衣物,確?;颊吡己玫耐庥^形象,同時注意避免管道受壓或者松脫等問題。
1.3 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病率與護理滿意程度,并發(fā)癥評估內容可分為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切口感染。護理滿意度采用院內自制量表開展評價,分為不滿意、比較滿意與十分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來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7%,低于對照組的25.6%,兩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病概率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比較(例)
闌尾炎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并且導致闌尾炎的因素極為復雜,目前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也就是闌尾切除術[2]。手術疼痛所導致的緊張、急躁等負面情緒會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假如不通過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治療效果也會受到影響。以往多會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但內容較固化單一。隨著現代化醫(yī)療技術的持續(xù)進步與醫(yī)療服務思想的改革,舒適護理的運用范疇不斷拓展。舒適護理可以依據闌尾炎患者的生理與心理所需,來調整護理環(huán)節(jié)與內容,充分提高護理效果,改善患者舒適程度[3]。舒適護理主要以患者為護理核心,使患者得到充分的重視,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患者心理與生理等各個方面的優(yōu)化,釋放患者焦躁情緒,從而以舒適、愉悅的情緒參與手術治療過程,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升護理依從性,從而加速患者康復[4-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開展舒適護理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相對較少,護理滿意度較高。因此,舒適護理在闌尾炎患者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與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均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闌尾炎患者手術護理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信任度和滿意度,促進患者康復,具有臨床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