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環(huán)
煙臺市煙臺山醫(yī)院,264001
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或閉塞引發(fā)血流中斷或持續(xù)減少,部分心肌嚴重缺血、缺氧誘發(fā)心肌局部或大面積壞死的常見性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呈逐漸增長的趨勢〔1〕。早期治療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與預后的關鍵,越早進行冠脈再灌注治療越有利患者的康復〔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冠狀動脈再通率較高且預后較好,目前已成為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療的首選方法〔3〕。有關研究顯示〔4〕,心肌梗死的急救效果決定于患者是否接受最佳治療時機的再灌注治療,快速冠脈再通可有效降低其心室重構、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病死率?;颊叩淖罴阎委煏r機即為患者到達醫(yī)院就診至球囊擴張時間需不超過 90 min,需要高效、快捷的護理流程減少搶救過程中不必要的時間浪費〔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對心肌梗死急診患者搶救效率、希望水平及預后的影響?,F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該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208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檔案抽簽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04例。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心肌梗死患者;②首次發(fā)病者;③無認知功能障礙者;④具有正常的交流、閱讀能力者;⑤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神經疾病史且伴隨認知障礙者;②合并有嚴重肝腎器官衰竭者;③不具備正常溝通交流能力、閱讀能力者;④有凝血功能障礙者;⑤中途退出或不配合者。研究組中男62例,女42例;年齡30~75歲,平均(50.32±6.59)歲;心功能分級:Ⅱ級40例,Ⅲ級35例,Ⅳ級29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31例,高中/中專40例,大專以上33例。參照組中男61例,女43例;年齡30~75歲,平均(49.36±6.35)歲;心功能分級:Ⅱ級41例,Ⅲ級33例,Ⅳ級30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上30例,高中/中專41例,大專以上3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急救護理干預:患者被送進急診救護室后,護理工作人員立即給患者進行輸氧,協(xié)助患者平躺于急救床上,同時給予心電監(jiān)護,抽血檢查,疾病確診后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建立靜脈通道,并送入導管室。研究組在常規(guī)急救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具有措施如下。
1.2.1當前急救護理現狀與處理 (1)現狀分析,在院級領導組織下召開對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治療現狀進行探討的座談會,參會人員為急診科、導管科、檢查科等相關工作人員,針對急救措施、急救效率、患者的態(tài)度、患者的預后等現狀進行闡述,共同探討目前急救護理現狀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總結的問題:①急診護士PCI護理知識與技能有待提高,工作主動性有待提高;②部門之間配合度低,關鍵信息傳達不準時,流程銜接紊亂,導致治療措施實施效果不佳;③護理人員工作拖拉,分工不明確,缺乏獎懲制度,準備時間長,環(huán)節(jié)銜接不緊密延誤最佳治療時機;④患者對疾病缺乏認知,患病后心里恐懼、逃避等影響治療結果。(2)制定方案,針對以上問題,急診科主任組織科室醫(yī)護人員共同對當前急救流程進行改進,囑咐技術骨干依據數據庫查閱相關文獻,其他護理人員配合,結合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特點與臨床治療經驗,共同制定出新心肌梗死急救護理流程與移情干預指導方案。
1.3.2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方案實施 (1)急救前培訓,給急救護士發(fā)放急救護理指導新方案,要求其熟悉和掌握新的流程及標準。護士長邀請急診科專家對急救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每周進行1次,維持時間為45 min。主要對心肌梗死臨床表現、急救措施、診斷、檢查、護送、術前準備、導管室交接、各環(huán)節(jié)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進行培訓。護士針對疑難疑點與臨床急救問題進行提問,相關醫(yī)師進行耐心講解,護士間相互咨詢學習,逐步分解并消化各科相關學習知識,全面掌握所學知識。(2)再造流程配合移情護理干預:①網絡監(jiān)控配合接診:護理人員佩戴監(jiān)控器與急救監(jiān)控室進行網絡接通,隨時可觀看整個護理人員急救過程,急救監(jiān)控中心起橋梁作用,準時安排相關科室工作,急救電話獲取患者相關信息后立即指揮急救小組前往救護,護理人員初步確定為心肌梗死患者,給予急性心肌梗死的藥物治療搶救與吸氧,必要時給予心臟復蘇、嗎啡止痛護理等干預〔6〕,告知患者目前病情穩(wěn)定,鼓勵其心態(tài)放松。急救小組隨時向急救控制中心傳輸患者病情,必要時進行咨詢,急救控制中心給疑似心肌梗死患者安排綠色通道,立即將其送往搶救室,幫助患者臥床休息,床旁心電圖檢查,檢查室護士進行血常規(guī)、心肌酶學、凝血四項等檢查,急診醫(yī)生詢問病史,結合心電圖、心肌檢查結果確診心肌梗死的診斷。②手術流程:準備工作,急診醫(yī)生告知家屬病情并囑咐其簽署知情同意書,護師負責左上肢建立靜脈通道,護士長激活導管,靜脈輸入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7〕,幫助患者更衣及摘下所有配飾物,給患者講述手術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送入手術室,準備好轉運交接單、除顫儀、病歷等,護士長與醫(yī)生共同護送患者至導管室,協(xié)助患者安全平躺導管手術床,與導管室工作人員交接,告知患者病情,用藥情況等完成的工作。移情干預下置管,導管室護士給患者講解PCI治療的過程及意義,PCI治療的注意事項,成功置管的重要性〔8〕。與患者家屬獲取日常愛好與最具有成就感的事,安慰患者深呼吸放松,主動聊起患者成就感的事,如第一次戀愛,第一次買房或買車等,引導患者自由分享其當時的經歷與心情,轉移其緊張、害怕的情緒護士在一旁傾聽并回應,針對患者心情愉悅的環(huán)節(jié)護士重復表述與強調,與患者產生心理共鳴,建立彼此友好關系。給患者播放喜愛的音樂,鼓勵其冥想出院時的心情,增加其自愈信心,觀察其臉部表情變化,待患者情緒穩(wěn)定時,告知患者即將穿刺置管,鼓勵其身心放松,邊置管邊安慰患者,置管成功后告知患者喜訊。囑咐患者配合穿刺點敷料及包扎,給患者及家屬講解管路護理相關知識,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叮囑家屬隨時觀察患者及管路狀況,有特殊情況及時呼叫。(3)質控并改進,優(yōu)化流程實施過程中,由護士長與急診副主任組、主管護師組成質控小組,及時評價護理過程,指導并糾正工作人員的缺陷,每個月進行一次綜合考核,對護理人員工作服從性、質量、速度綜合評估,給予最優(yōu)秀者100元獎勵,最差者給予100元罰款,逐步改進并提高急救護理質量。急診科主要相關負責人每周三展開會議討論,對流程中的不足進行探討及修訂,完善整體急診護理方案。
①采用我院發(fā)放的急救效率調查量表,該量表包括首次醫(yī)療接觸-梗死相關動脈開通時間(FMC2B)〔9〕、球囊擴張時間、住院時間、搶救成功率4個維度,通過觀察兩組患者的各搶救流程時間及搶救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效率。②采用Herth 希望量表(HHS)測評調查量表〔10〕,該量表包括與他人保持親切關系(I)、當前與未來的態(tài)度(T)、采取積極行動(P)3個維度,總分為12~48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希望水平越高。③采用我院發(fā)放的不良事件調查量表,該量表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藥物意外事件3個維度,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心律失常例數+心力衰竭例數+藥物意外事件例數)/總例數×100%,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越低代表預后越好。
實施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FMC2B時間、球囊擴張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急救效率情況比較
實施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I評分、T評分、P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希望水平情況比較
實施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再梗入院、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n(%)〕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學機制為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機械因素導致易損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引發(fā)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供血區(qū)持續(xù)缺血致心肌壞死〔11〕。急性心肌梗死多表現為突然發(fā)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壓榨性疼痛,心律失常等癥狀,嚴重時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不良現象,實施準確的急救護理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發(fā)生〔12-13〕。傳統(tǒng)的急救護理往往由急救程序紊亂、患者不良情緒等導致急救效果不佳,急救護理的優(yōu)化將有效促進整體急救醫(yī)療水平的提高〔14〕。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干預通過將傳統(tǒng)急救護理流程進行分析,查找問題,為解決相關問題制定針對性計策,結合有效的心理移情護理,達到綜合改善急救局面的目的〔15〕。有關研究顯示〔16〕,護理流程再造應用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急救護理中,可顯著降低其手術等待時間與住院時間,促進其早期下床進行功能鍛煉,加快其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進程。有關研究顯示〔17〕,移情護理應用于心絞痛患者治療護理中,可顯著改善其臨床癥狀,減少心絞痛疼痛次數,有助于提升其治療效果。
本研究將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應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護理中,其結果顯示,實施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FMC2B時間、球囊擴張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I評分、T評分、P評分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再梗入院、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究其原因為:通過對當前護理流程現狀進行討論分析,從中發(fā)現當前急救護理問題,通過相關資料庫查證,結合心肌梗死特點,初步制定干預方案。針對護理人員相關急救知識缺乏問題,增加提前急救知識培訓流程,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急救護理相關知識,提高急救護理綜合護理水平與工作效率。針對護理流程銜接問題,再造流程實施監(jiān)控接診,通過監(jiān)控中心合理安排相關科室實施配合工作,指導院前急救護理,安排綠色通道,避免流程紊亂的時間浪費,減少誤診現象,減少動脈開通時間與球囊擴張時間。術前準備中,通過相關科室?guī)椭颊哌M行心肌梗死相關檢查,進一步了解患者病癥的詳細情況,再次確診,提高急救的準確性。送入導管室,提前準備好除顫儀、輸氧裝置等有效控制患者送入導管室途中的缺氧、心跳停止等現象,途中安排技術骨干轉運,可隨時觀察患者病情發(fā)展并及時處理,降低轉運途中的意外事件。移情干預下置管中,給予患者移情法心理干預,緩解其不良情緒,講解置管相關知識,促使其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與置管配合依從性,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提高急救效果。質控小組在流程中時刻嚴查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并及時指正,減少工作拖拉及不配合現象,開會討論流程的效果及分析再造流程的缺陷并及時修訂,深入完善干預方案,再次提高急救結局。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通過以上干預措施,從而顯著減少FMC2B時間、擴張球囊時間、住院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及希望水平指標的評分,減少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綜上所述,急救護理流程再造配合移情護理干預應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護理中,可顯著提高急救效率,改善其希望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總發(fā)生率。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