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楊泉 朱建武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xué),江蘇 南通 226401)
在高中物理教學(xué)中,常會遇見形同質(zhì)異的物理問題,如果沒有分析并區(qū)分物理模型間的差異,把解決其中一個問題的方法完全套用,去分析、解決另一個問題,會導(dǎo)致錯誤的發(fā)生?,F(xiàn)以兩道力學(xué)多項選擇題為例,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相關(guān)的教學(xué)建議。
例1(2015年全國卷Ⅱ):如圖1所示,滑塊a、b的質(zhì)量均為m,a套在固定豎直桿上,與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過鉸鏈用剛性輕桿連接,靜止開始運動。不計摩擦,a、b可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圖1
A.a落地前,輕桿對b一直做正功
C.a下落過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終不大于g
D.a落地前,當a的機械能最小時,b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
例2:如圖2所示,小球a、b的質(zhì)量均為m,a球靠在光滑豎直墻上,與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球放在地面上,a、b用剛性輕桿連接,由靜止開始運動,a、b兩球可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
圖2
A.a落地前,輕桿對b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C.a下落過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終不大于g
D.a落地前,當a的機械能最小時,b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mg
探究1:例2中的小球a能夠一直沿墻面下滑嗎?
不妨假設(shè)命題正確,開始運動時b的速度為零,當a落地時速度豎直向下,沿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為零,此時b速度又為零,則b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必然先加速后減速,而b減速時桿對b有沿桿方向的拉力,同時桿對a也有沿桿方向的拉力,那此時刻會發(fā)生a與墻面分離,因此“假設(shè)a一直沿墻面下滑”不可能成立。
探究2:a沿墻面下滑到什么位置時會與墻面發(fā)生分離呢?
探究3:a與墻面分離后,兩球的運動有什么特點?a落地時b的速度為零嗎?a落地時的速度究竟為多大?
探究4:a沿墻面下滑時,墻面對a作用力的最大沖量多大?a落地前重力對a做功的最大瞬時功率為多大?
綜上所述,分析、處理復(fù)雜的物理問題時,務(wù)必準確分析和甄別出不同物理模型的本質(zhì)差異,只有通過探究才能認清物理過程的特征,撥開迷霧、謹防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