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定西校區(qū)學前與體藝教學部 黃秋藝
慕課指的是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對任何人都免費開放,舞蹈教學在慕課時代當中的應用還較為薄弱,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舞蹈領域的線上教學可能會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改善這些問題,才能使慕課時代下的舞蹈教育健康快速發(fā)展。
慕課(MOOC)是大規(guī)模網絡開放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縮寫,最早由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開展。其創(chuàng)始人的宗旨就是“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都能學習到知識。”慕課依托互聯(lián)網,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管何種年齡、何種性別、何種知識背景的人,只要擁有連接互聯(lián)網的終端設備就可以參與到世界頂尖學者的授課當中,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成本,提高了學習效率。此外,慕課還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和課程進行整合,為學習者尋找學習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
此外,利用視頻教學可以實現多次重復觀看,視頻內容還能實現自由跳躍和查找,有助于學習者對難度較大的內容的學習和掌握。舞蹈教育依托慕課平臺,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大舞蹈專業(yè)人員的交流渠道,給學生提供多姿多彩的學習資源,使學習者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對視頻進行觀看和練習,提升了學習效率,降低了學習難度
由于舞蹈課程相對于文化課程而言,課程內容較為繁雜,且包括實踐內容,因此單獨通過視頻載體對舞蹈課程進行教學并不能完全體現舞蹈課程的全部內容。在線下教學的舞蹈課程當中,舞蹈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個性化的訓練學習方案,對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但在慕課時代,老師只能依照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提前錄制視頻,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1]。
由于舞蹈專業(yè)作為一種肢體藝術,對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性和動作熟練度具有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學習舞蹈的過程當中,老師一般對學生的實際動作更加重視,重復的動作講解錄制太占視頻時長,可是不強調重復練習就無法達到從量到質的根本轉變,讓同學們重復觀看視頻難免會有人偷懶,而直播教學因為網速和場地的局限性也并不能夠順利開展,種種原因使教學質量無法得到相應的保證。通常來說,舞蹈專業(yè)當中的理論知識同樣是舞蹈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慕課時代,由于視頻容量較小,老師保證不了動作和理論知識的有效結合,在錄制視頻時,也沒有辦法全面的對理論知識進行詳細梳理,很多視頻課程都只能將理論課程和技能課程分開錄制,或是在技能課程中走馬觀花地帶領學生對舞蹈理論進行一個簡單的概括;單一的理論錄制教學需要同學們的高度自覺性,完成一定的筆記作業(yè),還需要學以致用,運用到實踐訓練中去這便增加了學生的作業(yè)負擔,給教師的回課流程也增加了一定難度,無法使學生真正形成系統(tǒng)的舞蹈知識體系。加上舞蹈動作的分解講述和多年前光盤CD教材如出一轍,學生看了難免覺得枯燥,缺乏學習交流性和趣味性,對舞蹈教學具有不利影響。
由于慕課大多數都是老師提前錄制的視頻課程,因此在學習過程當中,老師無法接收到學生的信息反饋,在視頻課堂當中,作業(yè)和答疑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少,老師和學生之間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也基本不可能,學生遇到疑問或難題不知向誰請教,沒有課后作業(yè)也導致學生對視頻課程沒有足夠的復習和反思時間,阻礙了學生舞蹈水平的不斷提升。
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依托互聯(lián)網這一新興技術,對課程體系進行完善研究。傳統(tǒng)的舞蹈課程當中一般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理論教育課,另一類是實踐課。而實踐課程還可以分為創(chuàng)作課程、基本功課程和表演課程等。舞蹈老師應當根據慕課平臺的特點,結合各類課程的實際情況對課程體系進行優(yōu)化。例如:針對基本功訓練,舞蹈老師除使用視頻資料進行動作教學外,還可以通過慕課平臺上傳人體形態(tài)圖解或視頻講解,提升學生們訓練舞蹈基本功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避免發(fā)生安全問題。此外,針對舞蹈理論知識,舞蹈老師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進行分析和研究,舞蹈的種類繁多,傳統(tǒng)的舞蹈理論課程只能講授各類舞蹈的特征、訓練方式等基本知識,而依托互聯(lián)網新技術,舞蹈老師可以實現對各類舞蹈種類的集成分析,使用圖表或樹狀圖等形式對舞蹈進行分類,找出其共通點和各自特征,從更廣泛的角度對各類舞種進行研究,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形成嚴謹規(guī)范、較為完善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由于傳統(tǒng)的慕課模式是完全的線上授課模式,很難實現教師對學生的貼身教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十分困難。因此,舞蹈老師應當依靠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可以在錄制教學視頻時,增加助教這一角色,對助教的各類錯誤動作予以糾正,使學生們能夠實現自我動作修正,此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拍攝舞蹈動作圖片或視頻上傳至慕課平臺當中,一方面有助于舞蹈老師對學生進行督促和指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互評互檢,互相交流學習,對提升學生的舞蹈水平,加強慕課平臺的作用有著積極意義[2]。
由于慕課時代老師面對的學生可能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不同性別,因此學生之間可能會對舞蹈專業(yè)存在一定的認知差異,因此,授課教師應當對授課內容進行重新布置,依靠收集上來的學生信息對課程受眾進行分類和研究,對整體的視頻錄制應當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對舞蹈專業(yè)接觸較少的學生應當選擇鑒賞或審美方向的課程,不應選擇實踐或創(chuàng)作方向的課程內容,而對與接觸舞蹈較多的學生,可以逐漸增加課程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類別的授課,實現因材施教,對舞蹈啟蒙者引導他們對舞蹈的興趣和喜愛,對舞蹈專業(yè)學生可以提升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品位,對促進慕課時代舞蹈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具有重要作用。
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足夠的溝通和交流,老師也得不到學生的課堂反饋,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情況也不容樂觀。為了加強慕課時代的舞蹈教育,促進舞蹈專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舞蹈老師應當在錄制視頻課程的過程當中,加入課后作業(yè),并對學生們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和監(jiān)督。例如教師可以依托慕課平臺,要求學生上傳舞蹈練習的視頻或照片,并進行點評和打分。在一個學期過后,舞蹈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小組創(chuàng)作一支簡單的舞蹈作為學期考試,這樣做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升教學效率。此外,教師應當打通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渠道,例如利用平臺進行發(fā)帖,或建立QQ群和微信群,將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當中產生的疑惑和問題收集起來并進行解答,加強學生們對舞蹈專業(yè)的掌握,提升學生們的舞蹈水平。
現階段,很多著名的慕課平臺使用體驗不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強。舞蹈老師應當積極與平臺方進行聯(lián)系和溝通,優(yōu)化慕課平臺端的使用體驗,提升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提高慕課時代下的舞蹈教育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舞蹈教育逐漸依托互聯(lián)網平臺,在慕課時代不斷發(fā)展并進步,舞蹈教育工作者應當做好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的轉變,對課程體系、課后反饋、師生交流、平臺使用等方面進行積極優(yōu)化和改善,為慕課時代舞蹈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