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云南植被多樣性研究…………………………………………………………………………………………………………朱 華(1)
黑楊派楊樹種質(zhì)資源的SSR分析及鑒定………………………………………劉 巍 蔄勝軍 蘇曉華 彭儒勝 吳建軍(13)
不同預(yù)處理方式下肉桂枝葉內(nèi)生細菌物種差異分析……曾維星 程 賢 畢良武 盧言菊 陳玉湘 趙振東 張笮晦(23)
南方紅豆杉根際促生細菌蠟狀芽孢桿菌CLY07的接種效應(yīng)……………………………馮 丹 曹永清 劉 艷 任嘉紅(30)
平潭大練島種子植物區(qū)系研究…………………………………………………何雅琴 陳國杰 曾紀(jì)毅 肖集泓 鄧傳遠(37)
劍湖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區(qū)系特征及其評價 …………………………………王 粵 石 明 杜 凡 茶武婧 高 軍(46)
海壇島及周邊島嶼野生石松類和蕨類植物區(qū)系與地理分布研究……………謝艷秋 魏 凱 張 群 黃 暉 鄧傳遠(53)
貴州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苔類植物研究………………………………李 飛 彭 濤 唐錄艷 夏紅霞 周徐平(61)
不同容器和基質(zhì)配比對櫸樹容器苗生長的影響………………………………劉澤茂 楊曉玥 吳 文 張于卉 喻方圓(68)
鉛鎘復(fù)合污染對臺灣相思生長和元素吸收的影響………………………………………………………………………………………………………………………………陳 涵 莊玉婷 馮嘉儀 彭維新 陳美伊 張學(xué)平 于耀泓 萬利鑫 曾曙才(76)
57份現(xiàn)代月季種質(zhì)資源表型性狀及綜合評價 …………………………………王莉飛 徐佳潔 黃曉霞 李淑斌 程小毛(83)
促進油茶花粉萌發(f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配比研究 …馮都煌 劉會云 張 莉 吳新蕾 丁佐楠 張文元 譚 澍 翁小婷 汪加魏(91)
春季亞低溫脅迫對油茶‘華碩’葉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高璐鑫 王 琪 陳雨晴 孫永江 張凌云(100)
樟葉越桔根優(yōu)勢內(nèi)生菌對宿主組培苗干旱脅迫生理的影響 …安雪菲 羅旭璐 唐軍榮 劉 云 楊曉琴 馬煥成 趙 平(108)
色季拉山高山松林降雨再分配及重金屬元素的時空特征研究………………高 郯 張 鐸 盧 杰 王 超 李江榮(115)
云南香格里拉區(qū)域尺度森林類型遙感分類評價 ………………………………李 瑾 王雷光 鄭 晨 徐偉恒 代沁伶(124)
結(jié)合無人機可見光和激光雷達數(shù)據(jù)的杉木樹冠信息提取 ………………………………………………………………………………………………………………………王 娟 張 超 陳 巧 李華玉 彭 希 白明雄 徐志揚 劉浩棟 陳永富(133)
基于GEE的滇池流域土地覆蓋變化及建設(shè)用地擴張驅(qū)動力分析…………許冬凡 張加龍 鮑 瑞 廖 易 馮亞飛(142)
楚雄州森林火險綜合預(yù)報模型研究……………………………………………謝 雯 寇衛(wèi)利 王秋華 徐偉恒 謝長波(151)
雕鸮與黃腿漁鸮羽毛掃描電鏡觀察……………………………………………侯森林 費宜玲 劉大偉 廖謝茗 盛 元(159)
基于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shù)的單木參數(shù)提取及胸徑模型構(gòu)建 ……………………………王 越 何 誠 劉柏良 李雙雙(166)
廣東瓊楠木材物理力學(xué)性能研究…………………………………………………………韋鵬練 賴欽昌 劉 衡 符韻林(174)
銀杏類黃酮代謝研究進展 ………………………………………………………馮 凱 陳 穎 劉 瑞 馬娟娟 趙 斌(178)
第2期
灰楸不同雜交組合雜種后代葉片特征與光合能力的關(guān)系……………………………………………郭小龍 趙秋玲 張 晶(1)
紅藍光質(zhì)配比對觀光木苗木生長及內(nèi)源激素的影響………………劉 濤 李萬年 王家妍 陳 凱 莫雅芳 楊 梅(11)
有益菌根真菌及其互作對帶葉兜蘭試管苗生理生長的影響…陳寶玲 楊開太 黃 森 龔建英 李秋荔 汪小玉 蘇莉花(19)
氮素對踐踏草坪生理生長特性的影響……………………………………………………王 齊 師春娟 孟建林 孫吉雄(26)
藏東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川滇高山櫟葉解剖結(jié)構(gòu)及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郭文文 卓么草 何 竹 任毅華 屈興樂 方江平(33)
不同林齡麻櫟人工林土壤生態(tài)化學(xué)計量特征研究…………………方 培 胡海波 王 霞 陳建宇 阮存鑫 賈西川(39)
昆明市主要城市公園綠地土壤入滲性能及差異性分析………………………………………………………王劉雅 馬建剛(48)
哈尼梯田傳統(tǒng)耕作方式下的水稻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功能特征分析 ………………………………………………………………………………………………………………………………王凱悅 張仲富 王好才 展鵬飛 宋維峰 陸 梅 王 行(56)
高效降解巨龍竹白腐菌株篩選及降解機制研究……………………………………………………楊 雄 史正軍 趙長林(67)
7-羥基香豆素的抑菌活性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張國財 安吉緣 徐震霆 馬偉虎 孫赫明 柴守權(quán)(77)
福建柏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及含量分析……………………黃 霞 陳 乾 榮俊冬 陳凌艷 何天友 鄭郁善 陳禮光(83)
杉木葉揮發(fā)性成分的GC-MS指紋圖譜構(gòu)建……………王 琪 于曉銳 劉 云 楊曉琴 李麗萍 王軍民 趙 平(95)
橙子皮提取物對HCl溶液中鋁的緩蝕作用研究…………………………………………張 富 徐 昕 雷 然 李向紅(103)
基于不同預(yù)處理的竹纖維磺化改性及其產(chǎn)物熱塑性能研究………彭 博 石 純 史正軍 楊 靜 楊海艷 鄧 佳(111)
桉樹人工林單木地上生物量空間效應(yīng)分析 ……………………………………羅大鵬 農(nóng)明川 李會朋 王俊峰 歐光龍(120)
云南山地城鎮(zhèn)氣溫空間分異的影響因素分析 ………………………陳永剛 王艷霞 楊興嬌 黃 彥 蔡志勇 周汝良(130)
鴨綠江流域跨國界地區(qū)水土保持功能時空格局研究 ………………………………………………………………………………………………………………………………………常馨悅 董禹麟 包廣道 苗正紅 任志彬 張 達 馮恒棟 胡楠林(139)
番茄斑萎病毒2個非結(jié)構(gòu)蛋白VIGS體系的初步構(gòu)建 ……………………………………………………………………………………………………………………………………楊婷婷 趙立華 邱潤霜 陳 思 張 潔 李博文 張仲凱 馬長樂(151)
植株樣本量對云南松子代苗期遺傳力估算的影響………………………………………………………………………………………………………………………………李熙顏 李江飛 車鳳仙 孫繼偉 陳 詩 吳俊文 蔡年輝 許玉蘭 李金才(157)
西南樺優(yōu)良無性系選育研究………………………………………………………………徐明艷 聶艷麗 鄧桂香 唐紅燕(163)
油棕的花序和花組織形態(tài)解剖結(jié)構(gòu)觀察…………………………………………………石 鵬 王 永 張大鵬 李東霞(168)
外源激動素和油菜素內(nèi)酯對元寶楓結(jié)實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研究…………………………………張晨晨 鄭豪亮 王迪海(174)
食用菌修復(fù)重金屬污染土壤研究進展……………………………………………………趙麒鳴 吳 鵬 劉鴻高 桂明英(180)
第3期
密度和施肥對滇南尾巨桉人工林生長的影響………………………………………………………………………………………………………………………………………李光友 徐建民 羅亞春 陸海飛 張云東 羅 玄 楊寶貴 梁保智 譚禮文(1)
花櫚木人工種子膠囊制作及其萌發(fā)效果研究……………………………………………吳高殷 韋小麗 王 曉 桂 平(10)
砧木對薄殼山核桃嫁接苗生長及葉片礦質(zhì)元素含量的影響…………………湯玉潔 李曉銳 劉俊萍 劉壯壯 彭方仁(18)
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噴施對白槍桿幼苗N、P、K化學(xué)計量特征的影響…………………………井卉竹 董 瓊 段華超 葉 瀾(26)
三葉木通體細胞胚胎發(fā)生及植株再生研究…………………………姜治國 馬 鑫 胡 勝 李友志 楊敬元 陳發(fā)菊(34)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野生種子植物區(qū)系特征………………梁國華 洪雅琦 李翠珍 方曉琪 申婷婷 余文雅 黃偉權(quán)(42)
2000—2019年若爾蓋高原植被凈初級生產(chǎn)力時空動態(tài)變化及其與氣候因子的關(guān)系……………………………………………………………………………………………………………………………………王耠熠 張 聰 趙 麗 董李勤 張 昆(52)
猴樟葉片轉(zhuǎn)錄組測序及鹽堿脅迫響應(yīng)基因表達模式研究…………韓浩章 張麗華 李素華 趙 榮 王曉立 王 芳(62)
尖孢鐮刀菌轉(zhuǎn)化表達松材線蟲Bx-apa-2和Bx-apm-2基因dsRNA以及飼喂法介導(dǎo)的RNAi研究 ……………………………………………………………………………………………王 猛 宋士林 王 旭 田 越 張正敏 胡世冉 成新躍(72)
基于高光譜和機載LiDAR技術(shù)的云南松受云南切梢小蠹危害程度分類診斷研究……馬云強 楊 斌 趙 寧 張新民(80)
撲草凈脅迫下香根草葉片的代謝組學(xué)研究………………………………………………張 坤 孫仕仙 石傲傲 鄭 毅(90)
樟葉越桔懸浮培養(yǎng)細胞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LC-MS分析 ………………………………………………………………………………………………………………………………………武波曉 付 羚 李楚然 劉 云 唐軍榮 楊曉琴 馬煥成 趙 平(100)
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快速測定葡萄籽提取物微量元素的研究………………………………方 嵐 潘小紅(108)
云南怒江流域森林地上生物量光學(xué)遙感估測及飽和點分析 …………………李 猛 陸彥羽 盧騰飛 胥 輝 歐光龍(116)
基于室內(nèi)試驗的土壤呼吸溫度敏感性影響因素整合分析…………王陳里 張利杰 張仲富 崔婉哲 王好才 王 行(128)
中國南部生態(tài)區(qū)森林損失與火災(zāi)的時空關(guān)聯(lián)特征…………………杜林翰 吳志偉 巫清蕓 郭靈靈 東曉珺 林世滔(138)
間伐對冀北油松木材組織比量和管胞形態(tài)特征的影響………………………王夢蕾 張 偉 李曉梅 李曉順 孫照斌(148)
BpmiR156過表達白樺株系的獲得及扦插生根研究……李思雨 李玉杰 李新貌 彭 鑫 馬 慶 申婷婷 李慧玉(154)
西南樺嫩枝在母樹樹齡、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影響下的扦插生根效應(yīng)……………………徐明艷 聶艷麗 鄧桂香 唐紅燕(160)
長吻臭蛙的形態(tài)及生境描述…………………………………………饒靜秋 魏平凡 楊 云 藍俊麟 劉小龍 袁智勇(165)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qū)景觀格局及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wù)價值研究……………………………………………………馬 赫 延相東(171)
C、H、O穩(wěn)定同位素在樹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餾規(guī)律研究…………高景然 YoonSoo Kim 梁永超 鄭 平 邱 堅(178)
水杉基3層結(jié)構(gòu)實木復(fù)合地板的制備及其導(dǎo)熱聲學(xué)性能的研究…………………………………魯旭榮 李 權(quán) 林 輝(184)
第4期
核桃青皮提取物復(fù)配緩蝕劑對檸檬酸溶液中鋼的協(xié)同效應(yīng)………………………………李向紅 鄧書端 雷 然 吳 浩(1)
城鎮(zhèn)生活污泥產(chǎn)品對國槐和銀杏生長及氮磷鉀含量的影響…………………………………………………………………………………………………………………………………………楊英杰 唐 膠 崔 超 賈清棋 孫 昱 彭祚登 彭玉信(15)
不同CO2濃度下閩楠幼苗光合作用及氮素分配的響應(yīng)機制……………………………王 曉 韋小麗 吳高殷 梁 嫻(24)
立竹密度和施肥對毛竹筍氨基酸含量的影響……………李 玲 胡文杰 龐宏東 付 甜 黃 穎 高 霜 胡興宜(31)
月季花部性狀表型多樣性研究…………………………………………………尹世華 李傳林 黃曉霞 李淑斌 程小毛(38)
國槐不同器官轉(zhuǎn)錄組分析及EST-SSR引物開發(fā)應(yīng)用……郁 潔 徐立人 龐新博 劉朝華 李泳潭 原陽晨 董 研(48)
舞毒蛾氣味結(jié)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對CO2脅迫的響應(yīng)…………………………王建國 孫麗麗 李欣悅 苑 冉 曹傳旺(59)
基于工業(yè)CT掃描研究喀斯特地區(qū)土壤大孔隙結(jié)構(gòu)特征………………………………………………………闞曉晴 程金花(67)
武夷山米櫧林群落凋落物動態(tài)及與氣象因子的關(guān)系……………………………………………………………………黃石德(76)
滇西北挺水植物黑三棱葉形態(tài)性狀對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yīng)……………………………………………………………………………………………………………………………………牛孟瑩 郭輝軍 孫 梅 肖德榮 劉振亞 艾 靜 王 娜 趙 飄(84)
東川小江流域河漫灘沉積物重金屬污染分布特征及生態(tài)風(fēng)險評價 ……………………劉 艷 蘇 懷 李偉康 董 銘(96)
松材線蟲侵染不同抗性松樹后寄生適應(yīng)性與致病力的變化 ……………………………應(yīng)晨希 胡龍嬌 劉紅斌 吳小芹(106)
基于樹冠形態(tài)特征因子的云南紅豆杉單木生物量模型擬合 ………………………………………歐建德 歐家琳 康永武(117)
威海市雙島林場黑松海防林森林資源質(zhì)量狀況評價……………………………………………………………………周志峰(125)
內(nèi)蒙古罕山次生林區(qū)木質(zhì)殘體儲量特征研究………………………管立娟 趙鵬武 周 梅 舒 洋 烏藝恒 陳佳佳(133)
樟葉越桔葉2個新6-O-咖啡酰葡萄糖苷的分離鑒定……………………………………………………………………………………………………………………………………………李楚然 李 娜 劉 云 楊曉琴 張穎君 劉惠民 趙 平(141)
滇黃精多糖提取工藝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肖坤敏 馬佳鈺 王軍民 畢雪瓊 劉 艷 華 燕(147)
云南省兩棲類新屬紀(jì)錄—越南姬蛙屬……………………吳東益 劉小龍 劉春雨 史興惠 楊澤鵬 施德山 袁智勇(155)
基于Logistic和GWR Logistic的雷州半島野火驅(qū)動因素的分析 ……………………………………………梁賽英 蘇漳文(161)
氣候和區(qū)段對昆明蔣家溝流域山地失穩(wěn)性坡面土壤化學(xué)計量特征的影響………………………………………………………………………………………………………………高若允 蔡子昕 楊柳生 余 杭 李松陽 林勇明 王道杰 李 鍵(170)
基于傅里葉紅外光譜預(yù)測翅莢木順紋抗壓強度……………………………………………………………………………………………………………………………………………………陳博文 胡 娟 金詠琪 鄭 安 顓孫浩 林金國 關(guān) 鑫(178)
西伯利亞杏遺傳育種研究進展……………………………………………………………張勝利 張亞力 白玉娥 代金玲(184)
第5期
云南高黎貢山螞蟻區(qū)系及物種多樣性研究………………………………………………………………………………………………………………………………徐正會 房 華 趙夢喬 黃 釗 和玉成 余新林 唐建彥 施建雄 何國成 和曉陽(1)
杜仲F1代葉表型變異分析及單株評價 …………………………………………………………………………………………………………………………………………慶 軍 孟益德 劉辰露 杜慶鑫 杜紅巖 杜蘭英 黃海燕 李相軍 王 璐(18)
亞低溫與干旱脅迫對百合生長及葉片解剖結(jié)構(gòu)的影響…………………………………宗建偉 黃培璐 楊雨華 黃小迪(30)
不同施肥處理對核桃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土壤肥力的影響………張 倩 翟梅枝 杜天宇 問 宏 賀海耘 計雅男 龐俊倩(39)
間作不同行小麥氮素累積分配特征及其對氮肥施用的響應(yīng)………吳鑫雨 李海葉 劉振洋 鄭 毅 湯 利 肖靖秀(47)
木荷林窗微環(huán)境特征及幼苗更新研究…劉海英 蔣仲龍 姚任圖 孫碧霞 王 剛 葛曉改 李正才 王 增 周本智(56)
地下水礦化度對檉柳根系生長及構(gòu)型的影響…………………………………彭廣偉 孫 佳 趙西梅 房 穎 夏江寶(64)
不同物候期龍竹植硅體含量及型態(tài)變化…………………朱方為 牛兆輝 李 娟 于麗霞 王曙光 王昌命 詹 卉(71)
花生殼生物炭去除水中鉛鎘離子的性能及吸附機理研究…朱俊波 趙建兵 周世萍 吳春華 趙 蝶 蔣琳歡 劉守慶(78)
云南廣南天然蒜頭果可培養(yǎng)內(nèi)生及根際真菌多樣性分析 …………………………………………………………………………………………………………………………………雷小鈴 潘 悅 張麗麗 王 明 陸成軍 李進寶 毛 平 王 娟(87)
2株野生木耳液體培養(yǎng)方法優(yōu)化及其胞內(nèi)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馮小飛 朗 丹 寸孟人 胡珊苑 余 浪 楊 斌(96)
核桃細菌性黑斑病病原分子鑒定及室內(nèi)藥劑篩選……………………………李 亞 張珍蔭 肖 波 楊 斌 趙 寧(104)
鹽膚木人工林昆蟲群落組成及動態(tài)研究………………………………………雷 婷 郭 峰 楊子祥 張品德 唐國文(111)
感染Bt的3齡思茅松毛蟲中腸組織病理及血淋巴酶活性分析……………邱 雨 楊 斌 吳培福 王宇翔 周杰瓏(118)
基于空間異質(zhì)性度量的生物多樣性評估……………………………………………………………畢文奇 王敬文 葉江霞(134)
基于空間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的金盆山天然混交林采伐模擬…………………趙晨昊 王建軍 周 光 余 林 龔循勝 孟京輝(126)
多源遙感影像林火信息檢測和植被恢復(fù)動態(tài)監(jiān)測………………………………………張兆鵬 周曉敏 閆 敏 田 昕(145)
基于GEE平臺的錢江源國家公園森林火災(zāi)動態(tài)變化研究……………………………毛麗君 彭徐劍 薛曉明 李明詩(158)
5個相思樹種根內(nèi)生細菌群落多樣性特征研究………………………………潘 輝 劉 芳 曾志浩 周麗麗 袁宗勝(165)
基于Landsat時間序列的香格里拉市土地覆蓋變化檢測………………………………陳培高 張加龍 許冬凡 熊登亮(171)
無子刺梨的體內(nèi)外抗氧化活性及化學(xué)成分分析 ……………………安雪菲 但漢龍 羅旭璐 劉 云 李永和 趙 平(177)
龍陵小黑山自然保護區(qū)中緬烏葉猴海拔利用偏好研究……………………………………………………………………………………………………………………………………張曉棟 李延鵬 房以好 胡興潤 黃志旁 楊胡花 崔亮偉 肖 文(183)
第6期
遼東山區(qū)紅松人工林不同林齡林下灌草多樣性研究………陸愛君 高慧淋 卜鵬圖 楊圓圓 戰(zhàn)金偉 馮 健 李興忠(1)
叢狀采伐后龍竹林下植被生物多樣性恢復(fù)研究…………………………………………涂丹丹 輝朝茂 劉蔚漪 朱禮月(11)
云南杞麓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相關(guān)因子的研究 …江卓韻 潘曉賦 羅 旭 孔德平 吳 松 劉淑偉 褚榮波 王 茉(19)
UGPase與USPase編碼基因在滇楊正、倒扦插苗中的組織特異性表達 ………………………………………………………………………………………………………………………………………姜輔瑞 縱 丹 吳治洋 張曉琳 余進德 何承忠(30)
蕓薹屬作物TT8基因鑒定與生物信息學(xué)分析…陳 鎮(zhèn) 何曉瑩 任 靜 俎 峰 趙凱琴 李根澤 黃曉霞 程小毛(44)
環(huán)境因子對莧菜種子萌發(fā)特征的影響……………………………………………………賈風(fēng)勤 鄧 利 蘭健花 黎良財(56)
不同基質(zhì)配比對蒜頭果容器育苗的影響……………………………楊貴釵 潘 悅 陳婉東 顧英杰 王俊威 王 娟(63)
額敏新疆野蘋果種群年齡結(jié)構(gòu)與動態(tài)特征…………………………………曹 羚 葉爾江·拜克吐爾漢 車 暢 馬春花(71)
菌渣還田比例及粒級對土壤特性及水曲柳苗木生長的影響………………………………………馬常欽 李 敏 衛(wèi) 星(80)
高格斯臺罕烏拉自然保護區(qū)大型真菌區(qū)系分布研究 …姜海燕 白 慧 叢 林 史東明 李少鵬 張旭州 王義賀 郭 鑫(88)
寄主對桉樹枝癭姬小蜂體內(nèi)可培養(yǎng)細菌多樣性的影響……………………………………………………………………………………………………………………………………丁芷柔 王蕊蕊 周 靜 郭春暉 彭 欣 王瀚棠 王 雪 楊振德(96)
基于GWR思茅松單木含碳量模型的構(gòu)建及空間分布研究……………………………劉勝剛 余哲修 歐光龍 劉 暢(105)
基于貝葉斯法估計龍竹人工林葉面積指數(shù)模型……………………孫 楊 舒清態(tài) 黃金君 席 磊 劉玥伶 羅 浩(114)
基于DPSIR模型的2003—2015年文山州生態(tài)安全動態(tài)評價……史小蓉 張 超 陳 棋 田湘云 劉 嬌 張玉薇(122)
呼倫貝爾地區(qū)草原火災(zāi)的時空分布特征規(guī)律研究…………………………………………………………………………………………………………………………………伊伯樂 楊逸安 李 婧 安慧君 周 梅 都瓦拉 齊呼格金 那順勿日圖(131)
UF樹脂與楊梅單寧膠黏劑共混特性研究……………………………………彭晉達 鄧霜琪 廖崠森 吳海柱 周曉劍(140)
改性豆粕膠黏劑壓制稻草板的研究……………………………………………林木森 張澤宇 向萬乾 馮雨珊 龐久寅(151)
4種彩葉樹春季葉片轉(zhuǎn)色期色素含量變化研究……………………………………………………孫 健 張鴻翎 韓 濤(158)
吡唑醚菌酯與氰烯菌酯混用對3種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韓慶莉 肖小陽 謝永輝 王 鐸 李志剛 劉申艷 李星慧 陳雅瓊(164)
中國蛺蝶科3種3亞種新記錄(鱗翅目:鳳蝶總科)…和秋菊 李晨陽 施 雯 張暉宏 蔣卓衡 胡劭驥 易傳輝(169)
栓皮櫟采伐剩余物解剖特性研究……………………………………趙鵬輝 趙西平 郭平平 楊永強 柳子妤 常冰冰(177)
(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