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舉國同慶。作為一名生在新時代的少年,一股自豪、感激的心情從骨子里迸發(fā)出來,久久不去。
我常從百年鮮紅熱烈的歷史中,堅定信仰,汲取力量。翻開黨史,看見無數(shù)革命戰(zhàn)士懷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堅定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的場景,我熱血沸騰。在那戰(zhàn)火紛飛、內憂外患的年代,共產黨人的毅力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淬煉成鋼。
董存瑞就是這樣一位捐軀赴國、視死如歸的革命戰(zhàn)士。一九四八年,他的連隊擔任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當時,隊伍無法沖破敵人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挺身而出:“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他毅然抱起炸藥包,直沖暗堡。在緊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聲震天地,氣壯山河。
面前的空氣似乎瞬間凝固。我心潮澎湃,一直思索,是什么樣的力量令他做出這個選擇?
他對共產黨的信仰堅如磐石,對共產黨的忠誠毫不動搖。他知道責任在呼喚自己,新中國需要自己,將死亡看作自己的歸宿。解放新中國,就是他的使命。我讀出了革命先輩的責任擔當!
百年來,無數(shù)愛國志士前仆后繼,他們視死如歸、有責任擔當?shù)木裼来共恍?,一直滋養(yǎng)著我們的心靈,注入了我們的血脈,成為我們成長的基因。
每次對歷史的回眸,都是對思想的洗禮。每次對英雄的致敬,都是對初心的叩問。今日之中國,也不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優(yōu)秀干部。西藏自治區(qū)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16年來走懸崖、溜鐵索,在泥石流、山體滑坡頻發(fā)的道路上往返,走蜿蜒崎嶇的山路小道家訪,為的是完成自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控輟勸學”的職責,村民們親切地稱她是“護夢人”;拆遷安置房補辦產權證涉及3萬多戶居民切身利益,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qū)委書記李世貴堅信“當干部就不能怕?lián)煛?,僅用1年6個月的時間便妥善解決了這個時間跨度達20多年的棘手難題……責任擔當?shù)墓适虏粍倜杜e。
將目光投向自己,投向新時代,青少年一代是國之脊梁,承擔著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任重道遠。“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要磨礪意志,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堅持全面發(fā)展,練就堅強體魄,為未來打下厚實的底色。
我們是新時代的奮斗者,以責任為筆,以擔當為墨,書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新篇章;我們是新時代的追光者,延續(xù)前輩足跡,堅定人生信仰;我們是新時代的領航者,將駕著巨輪,領航中國行穩(wěn)致遠。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風高浪急,更見砥柱中流。勇挑重任,砥礪前行,爭做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們必將成就更加開闊的人生,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教師點評】作文題目的四字結構鏗鏘有力,形象地再現(xiàn)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開篇,作者在我黨百年奮斗歷程中深受感染,而由衷發(fā)出自豪和感激中展開下文,繼而以董存瑞為代表的黨員事跡,引出革命先輩前赴后繼的責任擔當,并力證今天黨員繼承這一光榮傳統(tǒng)、沿襲紅色基因。最后,從青年一代的角度,強調作為新時代的奮斗者身負的責任,呼應標題。全文結構清晰,論據(jù)豐富鮮活,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指導教師:張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