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勾勾畫畫成了漢字,漢字挑挑揀揀成了小句,小句拼拼湊湊成了宋詞,幾千年的時光打磨,它們終以潤玉明珠般的身價,漸現(xiàn)于世界的中央,驚艷了世人的目光。
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我只是看注釋譯文,草草翻過而無感。可時隔兩年,已積累許多時代背景、詞人身世、雅詞名句,再次翻開此書,便沉溺其中。曾幾何時,我窩在沙發(fā)上,聽著詞人一折一折的故事,屏息斂聲,為悲而傷、為欣而喜、為仇而恨。海過而嘯,山過而震,也嘆落花紅葉,也羨閑云野鶴,也寄情于秋月。
300首宋詞,經(jīng)過成千上萬次印刷,靜靜地躺在白紙上,但每次讀,我都能感受到那些揮之不去的愛恨情仇,那些掩蓋不住的喜怒哀樂,交織著一次又一次希望和失望,交織著一段又一段向往和摒棄,交織著一廂又一廂執(zhí)著追求和無奈放下……
那些藏在字里行間的刻骨銘心,讓人感嘆。世事難料,一生又難得幾全?
“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年前,天下太平,四處游賞享樂;二十年后,天下大亂,四處流離逃難。良辰美景,奈何易逝,悵悒悲憤,確是滄桑。陳與義二十年生涯的追憶,百感交集,從游山玩水的愉悅到流離失所的悲傷再到重望新晴的曠達,沒有粉雕更無玉琢,用寥寥數(shù)字的《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記下了北宋興衰,記下了家國情懷。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焙盟茦渖戏被ǎ炙迫碎g煙火,紛落如雨。馬車滿路,鳳蕭回蕩,龍燈飛舞,皎月西斜,縱使世間萬般美好,縱使美人如云攜亮飾淺笑而過,卻永不敵燈火闌珊處的她。人群攘攘,但她在殘燈下,并未離去。這一切元夕的繁華都因她而起,若無她,則無今番《青玉案·元夕》的歡騰。她是辛棄疾的意中人,不慕繁華,甘守寂寞。而這等心境,也是辛棄疾畢生所望。仕途漫漫盡是惆悵,文韜武略無法施展,懷才不遇無人賞識,他站在人群外,孤芳自賞,潔身自好。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睉?zhàn)事還未平歇,功名還未得立,飲一杯濁酒,家人萬里之外,卻不能作歸計。風(fēng)聲摻雜嘶嘶馬鳴、悠悠羌笛,青煙繞城門盤旋,夜里,霜雪白了將士發(fā)。挑燈看劍,默默流淚,在外征戰(zhàn),有家難歸。《漁家傲·秋思》飽含悲壯與憤懣,范仲淹用六十個字,闡述古代邊防將士內(nèi)心之苦,闡述邊塞的英雄氣概。千萬歷代,如驚濤駭浪,沖刷著歲月,震撼了年華。
我愿追隨陳與義,看一看北宋繁華時的千萬盞花燈照亮長巷,聽一聽北宋破碎時千萬百姓內(nèi)心的幽怨;我愿追隨辛棄疾,尋一尋在燈火闌珊之下的國之棟梁,悟一悟不與世同流合污的孤傲;我愿追隨范仲淹,感一感邊塞瑟瑟狼煙瀟瀟長水錚錚赤子之心,夢一夢家鄉(xiāng)遙遙月色輕輕關(guān)切之語;我愿追隨每一位詞人,走進他們的記憶,看一番天地。
300首詞,300份情思,300個故事,300遭藏在字里行間的刻骨銘心。我感受著那大宋朝代的千千萬萬個縮影,感嘆于詞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感嘆于詞人尋尋覓覓思得良人,感嘆于詞人淡泊名利歸隱山林,感嘆于詞人用筆墨起承轉(zhuǎn)合刻下歲月的痕跡。
放下書,腦中還是官場失意的角逐,眼前還是漠漠無期的泥路,但和看第一眼時不同,心上多了份百感交集。
宋,一個并不安平的朝代,生了無數(shù)人,每個人生來平凡,卻在舉手投足之間昭示著:不安于現(xiàn)狀,不困于悲難,向往美好,向往光明,生來平凡,不代表一生平凡。宋朝的詞人,或許并不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成長,或許并不在一個穩(wěn)定的時代生存,他們沒有能像現(xiàn)在一般在書齋悠然自得的條件,他們在艱苦和未知中存在,但正是這些艱苦和未知磨礪著他們,無人賞識又何妨,孤身自傲,堅守節(jié)操,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幾十年里,活出了精彩,不論結(jié)局華麗還是落魄。我贊嘆他們的敢于直言,贊嘆他們的足智多謀,贊嘆他們的英雄氣概,贊嘆他們對世俗獨到的理解,贊嘆他們對現(xiàn)實直面的剖析,贊嘆他們對憧憬執(zhí)著的追求。或許他們的觀點在現(xiàn)在并不合適,又或許他們一意孤行其實是錯的,但他們的秉性節(jié)操穿越幾千年,仍是我心所向!
每一位詞人,每一首詞,每一個故事,每一曲藏在字里行間的刻骨銘心,都不應(yīng)該被遺忘,他們是時代的見證,是時光的驚艷。
(指導(dǎo)老師: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