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蔽姨饺朐~厥,蘸筆松墨,繪這一卷花鳥,戀這一刻春光。
江南的雨細軟而又輕靈,從含羞吐蕊的潔白的梨花瓣兒上滑下,江南的春便有了一抹別樣的意味。置身飄渺,我倒是悟出了蘇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將“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的怡然繪成了畫,細品“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的愜意,如細呷春酒,淡始覺甜——詩描摹了雨,又或許,這春雨就是詩本身呢?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彪鼥V中,影影綽綽的群山像是睡意未醒的仙子,披著蟬翼般的薄紗,脈脈含情,凝眸不語。山頭尤暗,山腰間冒出的枝丫上卻是一片翠綠。青苔的新綠柔和了山壁鋒利的邊緣,于陰影的籠罩下顯得更加深邃。滿眼都是一團團濃得化不開的濕綠?。≥p云憐青山,薄霧入碧天,笑語嫣然的山溪送來一襲水袖,在這一川煙雨中將生旦凈末丑娓娓道來——春山澹冶而如笑。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币恢劢瓱熡诖核負淼囊粡澬略吕锓浩饾i漪。月色傾瀉如涓流,浸潤著在夜空下囈語的萬物,模糊了春的輪廓?!按核逃谔欤嫶犛昝?。”這春水一灣,不比秋水明凈,不比冬雪凜傲,它盛滿了柔情一盞,而江南的萬般風(fēng)情皆融于這一盞之中。小舟劃破水面,恍似佳人淺淺的笑靨,幾尾嬉戲的鯽魚偶爾潑剌著躍出水面,驚擾了一湖的夢。水邊松軟的泥土混著青草的香,默默滋養(yǎng)著初生的柳芽。那芽兒盡力地舒展著臂膊,是那樣鮮嫩、可愛,為這堤岸增添了幾分綠。迢迢故鄉(xiāng)水,千里送行舟,不知舊時灞橋折柳人,還念春水否,還憶故人否?
春日在靜定中悠長,在回首間短暫。在寂靜無聲的泥土中,總會開出廣闊燦爛的春天,就像生之希望終會撕裂陰霾,在嚴寒中綻出玫瑰。
我靜待著,來年花開。
(指導(dǎo)教師:李" 琳)
【作家點評】文章以春景為主題,依次寫春花、春山、春水。開篇以蘇軾的《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啟筆,這首寫于暮春的作品,善用白描,細致淡雅,與作者整篇清雅的文風(fēng)相和。隨后作者皆以詩詞開啟段落,描寫細致,以細膩的文筆復(fù)刻景物,讓人仿佛置身其中。這篇文章既寫春景,亦議春詞,游走在文學(xué)的虛擬和春景的現(xiàn)實之中,又將兩者融合一體。作者文筆優(yōu)美,文字把控能力較強,體現(xiàn)出一定的文學(xué)積累。
(廣州市青年作家協(xié)會" 金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