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
我在比利時工作、生活了幾年,無論是政府高官還是普通民眾,都喜歡說自己的國家很小,還很謙卑地說比利時人的心胸也不大。
對于很多走馬觀花的游客來說,“小”可能也正是他們對比利時的第一印象。不少外國游人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首次看到身高約60厘米的撒尿小童雕像時,都會驚訝地喊叫:原來這么小??!比利時的國土面積的確很小,驅(qū)車兩三個小時便可游覽個遍。聞名世界的名勝古跡也不多,而且大都集中在首都布魯塞爾及其周邊,如撒尿小童雕像、布魯塞爾大廣場、原子球塔和滑鐵盧戰(zhàn)場遺址等。
我剛來比利時的時候,對這個國家的印象也不好。機場低矮而昏暗的天花板,讓人感到壓抑;破舊的地鐵車廂以及沒有安檢的進口,讓人覺得有點不安全;很多路面都在修補,施工一搞就是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效率很低。像一部老爺車一樣,比利時在慢節(jié)奏地運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感受到它獨特的美。比利時雖然終年多雨,但在夏季和秋季,陽光明媚的日子還是有不少。湛藍的天空下,一片片碧綠的草地和墨綠色的森林延伸開去,望不到邊。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堡與靜靜流淌的默茲河水相互映襯,氣定神閑。
比利時不僅是巧克力王國,還是啤酒王國。比利時的鄰國德國與荷蘭都是啤酒生產(chǎn)大國,與這兩個國家相比,比利時啤酒產(chǎn)量沒那么大,品牌卻是最多的,口味也最豐富。有人說,每天喝一個品牌的比利時啤酒,3年都不會重復;要是一天嘗一種口味的啤酒,恐怕5年也品嘗不完。
比利時人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坐在花香四溢的庭院里,呷一口啤酒,看著兩三個孩子在草坪上嬉戲,歲月靜好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比利時文化多元,3種官方語言雖然降低了國家認同,但也造就了比利時人開放包容、和諧共處的文明素質(zhì)。在布魯塞爾成為歐盟總部所在地之后,比利時人這種有容乃大的氣度更加彰顯,讓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
在我眼里,比利時國家雖小,但人們的心胸并不小——“自以為小”的人心胸能小嗎?
海底飛花//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21年第21期,遠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