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起藻睡
抖動的雙腿,顫動的腰身,它們擺動著雙手在風中魔性搖擺,倒下再站起,從早到晚不歇半刻,迎來送往著一批批乘興而來滿載而歸的購物者。它們是永遠在舞動的充氣人偶,是商場門口五顏六色的勞模迎賓員。
瘦長的身體,纖細的手臂,加上一頭沖天短發(fā)就是一個充氣人偶的標準造型。胸前偶爾會寫上廣告標語,運氣好還能再混張臉。特別是在一些廠商的妙筆下,你還能看到它們突破職業(yè)、突破物種,輕松駕馭各種造型。
充氣人偶誕生于人類最大型的盛會,還曾是能提升人們審美的藝術品。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閉幕式上,當Gloria Estefan唱出第一句歌詞時,場邊突然升起了一圈十幾米高的白色巨人,跟著這位當紅流行歌天后的節(jié)奏賣力搖擺——這就是充氣人偶在世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
來自以色列的環(huán)境裝置藝術家多隆·加濟特,是這十幾個始祖人偶的制作者。他“以空氣作為真正材料”進行表達,因此受邀為奧運會制作這些人偶。此后幾年,五顏六色的人偶像野草一樣在世界各地的商場邊出現。
它還有更多的應用場景,稻草人是它們最成功的新職位,大大的眼睛,不斷扭動的身體,以及鼓風機時刻不停的轟鳴,都讓農場主討厭的鳥兒不敢靠近。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動物園,充氣人偶還被拿來與海豹、海龜互動,在游客稀少的時候充當陪玩,成為動物們的玩具和玩伴。
到了網友眼里,充氣人偶“能夠勝任”的職位就更多了。創(chuàng)意廣告里,它可以是舞蹈老師。交響樂的指揮也是一通亂舞,看上去它上它也行。還有夸張的設想提出,可以建造一個5千米高的巨型塑料煙囪,不斷鼓出高溫的二氧化碳到空中,從而緩解溫室效應,配圖仍是這個熟悉的身影。
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他們表達自己熱情的方法就更多了。知名游戲、漫畫和電影中,都能看到充氣人偶的身影?!躲y河護衛(wèi)隊》花盆版格魯特的造型和舞姿,可能也參考了充氣人偶。
一向嗅覺敏銳的商家,自然也不會任這波熱度從眼前溜走。有人推出可以放在桌上的筆迷版充氣人偶擺件,還有人推出網站讓人能一鍵定制專屬于自己的充氣人偶。
事實上,不久前,它的舞蹈還激勵到了一個11歲男孩,還順帶著溫暖了數十萬網友。Atillion是一位父親,他的兒子The Squish很喜歡充氣人偶,特意為萬圣節(jié)的裝扮選擇了充氣人的造型。剛剛拿到衣服時,The Squish非常興奮,結果直到他們準備打道回府,仍沒能等到另一個同樣著裝的充氣人偶出現。
“我的孩子有些傷心。”父親說。他在每個游行隊伍路過時,都會仔細查看其中會不會有充氣人偶,可是一直都沒有。直到又一隊變裝后的年輕人從黑暗中走出,Atillion遠遠就看見其中有兒子一直在等的人。等到那個大號充氣人走到自己視野里,The Squish耷拉著的雙手立刻揮舞了起來,那位他等待了一整晚的充氣人也馬上轉向他。兩人什么都沒說,就這樣在微弱的燈光中開始了魔性的斗舞。
關于“傳奇充氣人偶”的視頻在發(fā)出后點贊數直線飆升,躋身到了年度熱門話題中。有人覺得這個故事將成為最好的例子,鼓舞自己永遠不要氣餒;還有網友認為這是The Squish給他這個成年人上的最好的一課,不要覺得自己是個異類,勇敢去做別人的規(guī)則中“不該做的事”。網友們都希望“更多的人繼續(xù)成為我們在世界上被人需要的古怪的充氣人偶”,這就是為什么這個被人嫌棄的草根人偶,需要一直魔性地跳下去。
夏花//摘自游戲研究社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