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爍
有一種我過去沒做到、將來也肯定做不到,因此很向往的狀態(tài):只說yes,接受一切。
我是新聞工作者,工作是采訪,跟人說話。采訪就有錄音,錄音就要整理,每次重聽錄音,都是后悔、反省、立志不再重犯,然后下次再犯的過程。后悔、反省、立志,是因為聽見自己在對話中總是急于說話,往往是在對方馬上要說到關(guān)鍵的時候插話、打斷,對話于是轉(zhuǎn)向,機會流逝不再回來。
我之所以總要插話、打斷,換著各種花樣向?qū)Ψ秸fno,也許還有另外一種考慮。如此種種,無非是要向?qū)Ψ秸故荆耗阏f的我都聽懂了,我這么理解是不是很深刻,我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哪怕是你說的,我也不盲從,你看我的水平就是這么高。
好記者都有過與我相似的經(jīng)歷和悔悟。記者不是演員,向?qū)Ψ秸故咀约翰皇俏覀兊墓ぷ?,讓對方充分展開才是。
這不光適用于記者。即興戲劇先驅(qū)基思·約翰斯通說,說no的人獲得安全感,因為留在自己熟悉的原地;說yes的人才能開啟朝向新世界的歷險。說no,你還是你自己;說yes,對話者才能合并彼此的經(jīng)歷和想象,共同走向未知。
嘉林秀//摘自《跨界學習——終身學習者的認知方法論》,湖南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