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芬
(廈門建弘裝修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種不含溶劑的反應型涂料,它通過液態(tài)高分子預聚物與相應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結(jié)膜,具有無收縮、涂膜致密、彈性大、強度高、黏結(jié)力強等特點,適用于各種有防水保護膜需求的屋面、地下室、廚房、衛(wèi)生間等結(jié)構(gòu)部位的防水施工。目前,我國建筑裝飾工程采用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多采用非焦油系列雙組份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甲組分為甲苯二異氨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丙三醇醚、丙二醇醚等材料加熱,并經(jīng)氫轉(zhuǎn)移加成聚合反應制成,乙組分為胺類固化劑或羥基類固化劑,甲、乙組份加熱攪拌后形成聚氨酯防水涂料。雙組份涂料需現(xiàn)場配制并攪拌均勻后使用,對涂料基層、涂料拌制和涂料施工都要求嚴格。
建發(fā)·央著項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規(guī)劃建筑面積為189 563.48m2,地下室1層,建筑面積為39 249.04m2,地上建筑面積150 314.44m2,其中,1#~3#樓為17層建筑,5#~10#樓為11層建筑,11#~13#樓、15#~16#樓為33層建筑,17#樓為20層建筑。按照工程建設要求,該工程地下室、首層和標準層墻面、門廳、過道均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對施工環(huán)境溫度、濕度較為敏感,在潮濕、降雨等天氣環(huán)境下,由于基層濕度大,涂料在基層表面施工形成密封層,待其干燥后,受水汽蒸發(fā)作用,防水涂料表面易產(chǎn)生氣泡或小孔,影響防水涂料的性能。在高溫天氣條件下,基層界面熱脹,易造成防水涂料產(chǎn)生氣泡或小孔。另外,防水涂料高速攪拌帶入大量空氣或配合比錯誤也是造成涂料表面產(chǎn)生氣泡或小孔的重要原因。
引起聚氨酯防水涂料起鼓、基層脫落的主要原因是基層疏松、浮灰或其他油性物質(zhì),使防水涂料和基層粘結(jié)強度不夠。同時,由于聚氨酯防水涂料為油性涂料,使用不合格的基層處理劑,如冷底子油等,可能引起防水涂料起鼓問題。另外,底層涂料未固化、干燥后施工,也是造成防水涂料起鼓、開裂、起砂等問題的重要原因。
防水涂料干燥時間一般為24h,當涂料≥2d不干燥時,主要原因是使用了不合理的稀釋劑或不干燥的容器,影響了防水涂料的性能,或雙組份配合比不正確、攪拌不充分導致。
該工程聚氨酯防水涂料基層施工在混凝土找平層上,施工前已檢查驗收找平層。為防止涂料施工后因基層疏松、浮灰、油性物質(zhì)等產(chǎn)生大量氣泡、空鼓等問題,施工單位在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前加強找平層二次驗收,重點清理找平層的砂漿、浮塵、油漬等污物,并對找平層進行找平處理。施工單位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將水泥、中砂、水按1∶5.27∶1.16配制M10水泥砂漿,用于修補基層凹陷部位。找平層修補完畢后,用掃把或吹風機清除干凈基層表面浮塵,并檢查找平層疏松、起砂、空裂等問題,確保防水涂料基層平整,無疏松、起砂、空裂等質(zhì)量缺陷,降低因基層處理不到位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影響。該工程中對于進出水口、管根、潔具等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施工單位使用水泥砂漿將陰陽角平直部位修整為圓弧角,并按2%~5%坡度進行找平處理,滲漏部位修補完畢后,經(jīng)滲水試驗合格后進行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
聚氨酯底膠配制時,按聚氨酯甲料、乙料1∶2~3(重量比)的比例配制,并攪拌均勻,配制后的底膠應在2h內(nèi)用完,隨用隨拌。乙料稠度較大時,使用二甲苯作為稀釋劑,加入10%的稀釋劑稀釋后攪拌均勻備用。為防止底膠攪拌不均勻造成涂料的干燥時間過長,攪拌時間≥10min,需加入稀釋液時,稀釋液與乙料攪拌時間≥3min后,再與甲料攪拌使用。底膠攪拌完成后,將攪拌器提起并倒入膠桶內(nèi),以底膠均勻滑入膠桶為宜。底膠使用時,取料后及時蓋嚴,防止底膠凝固報廢。
為防止因基層含水率高而造成底膠層和涂料面層出現(xiàn)氣泡、小孔等問題,減少環(huán)境因素對涂料攪拌、涂刷的影響,施工單位應避開雨水、大霧等天氣施工,嚴格控制找平層基層的含水率。底膠層施工前,使用1m2油氈覆蓋基層表面,2h后觀察油氈上有無水汽現(xiàn)象,以無水汽作為底膠層施工要求,防止基層含水率過高造成防水涂料涂刷后出現(xiàn)氣泡、小孔等問題。
該工程底膠層施工時,施工人員使用長把滾刷將底膠均勻涂于基層表面,涂刷量為0.15~0.2kg/m2。涂刷底膠靜置4h后,施工人員徒手摸底膠層涂料,如底膠層涂料不粘手,即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對于該工程中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如地漏(見圖1)、管根、出水口、潔具等根部和陰陽角部位,施工單位在大面積涂膜防水施工前,在重點部位鋪設玻纖布,用板刷刮除底膠,驅(qū)除底膠內(nèi)氣泡,并將玻纖布緊貼于底膠上(見圖2),玻纖布搭接長度為200mm,確保玻纖布全部覆蓋重點防水部分。底膠層常溫靜置4h后,經(jīng)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涂刷2道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應全部覆蓋玻纖布,待防水涂料24h干燥后,進行大面積防水涂料施工。細部附件層施工時,使用刮板按結(jié)合層厚度和涂層順序連續(xù)施工,防止附件層漏刷產(chǎn)生氣泡,保證細部附加層厚度均勻。
圖1 地漏部位防水附件層
圖2 細部附加層構(gòu)造示意圖
施工前,施工單位檢查底膠層和細部附加層干燥情況,重點檢查有無氣泡、小孔等現(xiàn)象,確保底膠層和細部附件層充分干燥且無氣泡、小孔問題后,才能進行第一道防水涂料施工。發(fā)現(xiàn)底膠層、細部附加層存在氣泡、小孔時,施工人員使用刮板將底膠料、涂料擠入氣孔內(nèi),填實氣泡、小孔后,再涂刷防水涂料。涂刷第一道防水涂料時,施工單位將聚氨酯甲料、乙料按1:1比例配制防水涂料。配制涂料時,先將甲料置于料桶內(nèi),再緩慢加入乙料,并立即攪拌均勻,攪拌時間≥10min,攪拌后的涂料應在20min內(nèi)用完。為防止涂料出現(xiàn)干燥緩慢、氣泡、小孔等問題,施工單位應嚴格稱重計量甲乙組份后拌制,使用電動攪拌器低速攪拌600r/min,避免因高速攪拌帶入大量空氣形成涂料氣泡。防水涂料拌制完成后,由施工人員用刮板均勻刮涂涂料,刮涂厚度為0.8mm,刮涂用力應均勻一致,不得出現(xiàn)漏刷、氣泡等質(zhì)量缺陷。第一道防水涂料施工完成24h固化后,涂刷第二道涂料。
刮涂第二道涂料時,刮涂方法與第一道涂料涂刷方法相同,涂刷量為0.4~0.5kg/m2,涂刷方向與第一道涂刷方向垂直,確保防水涂料涂刷無死角、無漏刷。
第二道防水涂料固化后,刮涂第三道涂料,涂刷厚度為1.5mm,涂刷方向與第二道涂刷方向垂直。
第三道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針對重點防水防滲部位進行蓄水試驗,檢驗防水涂料效果,并驗證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水性能。施工單位組織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試驗時間為24h,以重點防水部位未發(fā)現(xiàn)滲漏為合格。對于蓄水試驗中發(fā)現(xiàn)的滲漏問題,施工單位鏟除滲漏部位防水層重做補修后,進行二次蓄水試驗,直至沒有滲漏問題。工程竣工前進行二次蓄水試驗,檢驗附加層部位是否受水電施工影響,二次蓄水試驗合格后形成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該工程首次蓄水試驗時,17#樓13層進出水口位置出現(xiàn)緩慢滲漏現(xiàn)象,經(jīng)施工單位現(xiàn)場分析,發(fā)現(xiàn)該部位附加層底膠層涂刷不均勻,玻纖布鋪貼存在折邊現(xiàn)象,導致玻纖布高出底膠層和防水涂料層,進而產(chǎn)生滲漏點。經(jīng)施工單位鏟除重做后,二次蓄水試驗未發(fā)現(xiàn)滲漏問題。
非附加層部位防水涂料施工完畢,但未完全固化時,施工單位在涂料表面均撒直徑≤2mm的干凈砂粒,以增強防水涂料與飾面層水泥砂漿之間的黏結(jié)性,兼做防水涂料的保護層,便于飾面層砂漿施工。當防水涂料完全固化后,再進行飾面磚施工。
該工程施工完成后,經(jīng)工程驗收,聚氨酯防水涂料無明顯氣泡、小孔、起鼓等質(zhì)量通病,附加層部位防水性能良好,經(jīng)蓄水試驗驗收,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質(zhì)量達到工程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