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賢得的衣柜里,掛著一件整潔的白色軍禮服,那是經(jīng)李玉枝精心整理的,上面掛滿了軍功章和勛章,閃亮耀眼。
“來,吃水果,別客氣?!?021年7月2日上午,《軍嫂》雜志社一行拜訪了“鋼鐵戰(zhàn)士”麥賢得、李玉枝夫婦。近距離接觸二位老人,感受到了英雄的平易近人,英雄妻子的和藹可親。
李玉枝說話沉穩(wěn)平和,略帶沙啞的嗓音帶著潮汕口音,講起麥賢得的戰(zhàn)斗故事,如同親身經(jīng)歷一般。1965年的“八六”海戰(zhàn)中,麥賢得在被彈片擊中右前額,腦漿外溢并擋住視線的情況下,依然摸索著堅守住自己的戰(zhàn)位,直到戰(zhàn)斗結束。由于腦漿流失過多,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受到極大損傷。1966年,麥賢得榮立一等功,被國防部授予戰(zhàn)斗英雄稱號。
曾有許多女青年慕名給麥賢得寫信,可得知他有嚴重的戰(zhàn)傷后遺癥,又打了“退堂鼓”。為了給英雄牽紅線,部隊和駐地政府的領導,聯(lián)系到時任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公平公社婦聯(lián)干部的李玉枝,詢問她的意見。
“我們是受麥賢得英雄事跡教育的一代人,我也是他的崇拜者。”李玉枝回憶說,當年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麥賢得的英雄畫像和宣傳標語。
考慮到麥賢得的身體狀況,李玉枝也有過內(nèi)心斗爭,但父親的話給了她支持:“英雄也應該有個家,也需要有人來照顧?!?/p>
1972年6月1日,李玉枝與麥賢得成了親——從此,她一邊工作,一邊協(xié)助組織照顧好英雄,以實際行動在生活中守護英雄、維護英雄榮譽、擦亮軍功章。
李玉枝從小就崇敬軍人、向往軍營。那個年代,如果女孩能穿上軍裝,尤其令人羨慕。結婚前,組織考慮到麥賢得的身體,計劃特招李玉枝入伍。李玉枝得知這個消息后非常高興,但轉念又想,軍人職業(yè)特殊,自己穿上軍裝自然會減少照顧丈夫的時間,而且麥賢得大腦損傷,“有理說不清”,需要更多關愛。于是,她給組織上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放棄入伍。
為了更好地護理丈夫,李玉枝四處拜醫(yī)求教,買回多種醫(yī)學護理書籍,自學藥理和護理知識,每天記錄他的情緒和身體變化等。麥賢得每天要服用六七種藥,最多時達十多種藥,每天分3次服藥。李玉枝總是細心地按照時間和服用順序分好藥品,準備好溫開水,端到丈夫面前,看著他服下才能安心。
在李玉枝的耐心照顧下,麥賢得的語言表達能力恢復了很多,可以與人聊天,身體也越來越結實。不少醫(yī)護人員說,麥賢得能恢復到如今的狀態(tài),簡直就是醫(yī)學上的奇跡。
與麥賢得朝夕相處中,李玉枝對英雄有了更深的理解。英雄的血性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英雄的壯舉來自對共產(chǎn)主義無比堅定的信仰。
“在最無助的時候,我都在心里說服自己,一定要挺過去,守護英雄的健康,維護英雄的名譽?!被貞浕楹?0多年來的風雨坎坷,李玉枝眼里泛著淚光。
麥賢得也曾被誤解,家庭也因此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李玉枝始終堅信:組織一定會還英雄以公正。20世紀90年代,麥賢得的英雄事跡經(jīng)過再次報道后,全國各地很多讀者來信,關心他的病情和家庭生活情況。讀著來信,李玉枝感到欣慰和感動。
“八一勛章”是麥賢得夫婦最看重的榮譽,它閃耀著軍人赤膽忠心、不畏犧牲精神的光輝,也蘊含著軍嫂默默奉獻、熱愛國防情操的榮光。
2017年7月28日,中央軍委頒授“八一勛章”和授予榮譽稱號儀式隆重舉行。這是由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簽發(fā)證書并頒授的軍隊最高榮譽。領獎后從北京返回汕頭的次日,麥賢得、李玉枝把相熟的戰(zhàn)友和親朋招呼到一起,共享榮譽,共念黨恩。“八六”海戰(zhàn)勝利52周年紀念日,20多名參加過海戰(zhàn)的老戰(zhàn)士,從四面八方趕來共慶英雄團體的“大日子”,麥賢得、李玉枝在聚會上與戰(zhàn)友們分享了受勛的喜悅。
英雄的榮譽不允許摻雜任何雜質(zhì)。多年來,李玉枝嚴格把關,不接任何商業(yè)廣告,不做個人宣傳,不以英雄之名謀取私利。有的廣告商許以重金,但都過不了李玉枝這一關。李玉枝說:我們珍惜榮譽,我會永葆一名共產(chǎn)黨人的品質(zhì)和作風,絕不影響軍人的形象。
從相識到相知,從相伴到相守,李玉枝說:跟著老麥受熏陶,每天都在向他學習。在老麥身上,看到了軍人的精神品質(zhì)——一是對黨的忠誠,二是堅強的毅力,三是責任擔當。
說到這里,麥賢得和她開玩笑:“你做得還不夠,還要認真學?!?/p>
麥賢得是戰(zhàn)場上的英雄,李玉枝則是生活中的英雄。她2015年3月入選中國好人榜,2015年10月被評為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2016年9月其家庭獲評全國文明家庭……面對榮譽,李玉枝顯得很平靜:“在我心中,老麥是真英雄,我能做的就是用一生守護我的英雄?!?/p>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麥賢得受邀參加,在天安門城樓就座。李玉枝反復看了好幾遍大會的盛況,每次看到老麥出鏡,她都激動不已,她感慨于國家的繁榮富強,感嘆于國家對英雄的尊崇。
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這是李玉枝的信念。在教育子女方面,她把英雄精神融入家風家教。麥海彬參軍后,部隊領導和戰(zhàn)友開始都不知道他是麥賢得的兒子。后來,麥海彬轉業(yè)到地方工作,也一直以父親為榜樣,兢兢業(yè)業(yè),獲得了一致好評。老兩口退休后,致力于在青少年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倡導孩子們繼承英雄精神。
在與麥賢得、李玉枝夫婦的交談過程中,麥賢得一直腰板挺直地坐在沙發(fā)上,看上去精神矍鑠。李玉枝講述往事時,他偶爾會插幾句話。雖然話很短,但每一個字都很有力。他鼓勵大家要熱愛黨,要多為國家作貢獻,叮囑年輕人把青春獻給祖國!
編輯/牛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