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
(永登縣園林綠化所,甘肅蘭州 730300)
喬木與園林中其他植物相比,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更強,栽種的成活率也高于其他植物,因此在園林綠化中常選擇這一綠化樹種。隨著園林綠化工作的逐步推進,喬木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要想充分發(fā)揮出喬木的綠化作用,就應對其進行恰當?shù)男藜簦源藵M足喬木的生長需求,促進喬木健康生長。在整形修剪的過程中,需遵循修剪的整體原則,根據(jù)其技術要領逐步完成整形修剪工作,在美化樹形的同時,減少病蟲害對喬木的為害。
在喬木養(yǎng)護過程中,整形、修剪是促進其健康生長的必要手段,一般2 種養(yǎng)護方式同步進行。整形工作是通過人工方式,利用剪子等多項工具對喬木進行美化、調(diào)整與固定,使喬木能夠按照人們預先設定的形狀健康生長,同時也要確保喬木生長的美觀性。而修剪則是在整形的基礎上,對喬木進行進一步的修剪工作,修剪掉多余枝葉,以此幫助喬木健康生長。2種養(yǎng)護方式缺一不可,只有二者同步進行才能促進喬木健康生長,并保持其美觀狀態(tài)。
喬木一般是指的身形較為高大的樹木,尤其是根部獨立發(fā)育出主干,樹冠與樹干之間存在明顯差距。一般喬木有明顯直立主干,能夠生長為高6 m 以上的木本植物。一般情況下,喬木的生長能力較強,能夠適應多種環(huán)境,在我國分布較為廣泛,無論是環(huán)境濕潤的內(nèi)陸地區(qū),還是環(huán)境較為惡劣的戈壁灘地區(qū)都可以生長。喬木種類繁多,可根據(jù)其冬季與旱季落葉情況,分為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而根據(jù)其主干的高度,可將其分為小喬木、中喬木、大喬木等。
在喬木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恰當、合理的整形與修剪。整形修剪之前,需要觀察喬木的生長狀態(tài),制訂合理的修剪方案,再進行整形、修剪等步驟。在正式整形修剪前,相關工作人員應詳細了解喬木的品種、質(zhì)量及生長環(huán)境需求,并根據(jù)園林綠化工作制訂的方案,按照嚴格的技術規(guī)范完成整形修剪工作,同時要結合修剪過程中不同接口的處理方式,針對性地完成園林喬木保護工作。
一般情況下喬木的修剪集中在夏季與冬季,但具體修剪時間也要按照喬木的生長習性完成修剪工作。對于耐寒性較差的喬木,則應選擇在春天修剪,最佳修剪時間則是在新枝抽芽前[1]。冬季修剪主要是在喬木的休眠期或生長期開始修剪,冬季修剪時間一般在12 月至次年2 月,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調(diào)節(jié)喬木形狀,此時可以重剪。通過冬季的修剪,能夠為喬木的樹冠與花果枝的形成提供有利條件,能夠使喬木的枝梢快速生長。夏季修剪周期在4—10 月,在新枝梢停止生長后,可對植株的形狀進行修剪。具體修剪時間要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及喬木的類型決定。夏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調(diào)整喬木生長趨勢,宜輕剪,促進樹木開花結果,保持其外部形態(tài)。
在進行綠化工作時,園林綠化中會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木G化需求、人流量、車流量等要素恰當調(diào)整樹形。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要突出園林綠化的美化作用,因此在開展整形修剪工作前,應在保證園林綠化美觀的基礎上,打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景象。
一般情況下,在園林綠化景點中喬木能夠起到良好的襯托效果,而喬木的形狀不是越高大越好,要盡量與綠化景點中的其他景物相互呼應、相互襯托,因此要進行整形修剪工作,及時協(xié)調(diào)喬木與環(huán)境景觀之間的比例,以此達到最佳的欣賞效果。而喬木通過整形修剪后,能夠協(xié)調(diào)整體比例,使樹冠高度符合人們的觀賞需求。
園林中喬木對生長環(huán)境需求各不相同,而且具體的生長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而通過整形修剪能夠有效調(diào)節(jié)喬木與喬木之間的差異,調(diào)整樹勢間的強弱關系。對于生長較為劣勢的枝條,可以通過整形修剪進行去除,也可以將長勢過旺的枝條進行修剪,使樹勢達到平衡。如若修剪過重的話,不僅會影響整體美觀,也會強化削弱作用,因此在具體修剪過程中,要結合喬木的實際生長形態(tài),合理修剪,究竟是促進還是抑制,要結合喬木的生長狀態(tài)進行確定,而修剪方法及各芽口的處理情況也是如此[2]。
部分園林綠化中的喬木由于沒有進行恰當?shù)男藜襞c管理,會導致其樹冠部枝條生長過于旺盛,枝條的快速生長使其冠內(nèi)枝條密度加大,濕度隨之增大,進而為病蟲創(chuàng)造良好生長環(huán)境,引發(fā)病蟲害,影響樹木的生長狀態(tài)。通過合理的整形修剪,能夠使喬木樹冠內(nèi)通風通光,減少病蟲害干擾。
1)根據(jù)園林喬木的實際生產(chǎn)需求及綠化功能,要對整形修剪方案進行設計,按照不同樹木的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修剪方法。相同喬木樹種在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下及不同的綠化功能中,也要選擇不同的整形修剪方案。2)不同樹種的生長習性及開花結果情況也大不相同,因此整形修剪方法及整形程度也要按照樹種的品種特性進行選擇。3)在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中,各樹木的生長趨勢大不相同,需要的修剪方法也存在差異,因此要根據(jù)自然條件決定整形修剪方案[3]。4)根據(jù)實際環(huán)境決定修剪需求。若樹的上方有空線,要及時剪去樹枝枝頭,將樹木修剪成為圓形;若樹木接近電線,則要將其修剪為杯狀形。5)修剪樹木時,要根據(jù)其修剪目的確定修剪的方法及具體時期。
一般情況下,喬木整形修剪技術包括疏剪、截剪,在樹木初次修剪或者需要對樹木進行大幅修剪時,優(yōu)先使用疏剪;截剪可根據(jù)修剪情況分為弱剪與強剪。疏剪的主要作用是將樹枝中的病蟲枝及枯枝進行修剪,并將喬木塑造為需求形狀,將與形狀不符的枝條全部剪掉,同時也要確保剪口與樹皮盡量齊平,從而減少枝條的分支數(shù),確保喬木的正常生長。而截剪則是要保留樹木根部的枝條,先減去樹木中一側的枝條,以此促進其枝條側芽的萌發(fā),控制樹冠幅度的生長狀態(tài),而在截剪時可根據(jù)剪掉枝條的長度是否超過枝條的一半分為強剪和弱剪。
在整形修剪喬木之前,要確定樹冠的形狀,由喬木的基部向外部逐步修剪,先將大枝條剪去,確保樹干與枝條之間能夠留下相應的分支角度,再剪去枝條,避免生產(chǎn)過程中枝條與枝條產(chǎn)生擠壓,導致出現(xiàn)病蟲害。此外,修剪枝條時,應在分杈處進行修剪,盡量不修剪喬木頂梢枝條。
喬木的不良枝條包括逆生枝、病枝、輪生枝、斷枝等,若不及時修剪,很容易影響喬木的整體形狀及生長趨勢,因此要根據(jù)枝條的脊線等進行外側修剪,切忌留樁。如果發(fā)現(xiàn)枝條受損情況不明顯時,要合理確定切口角度,使其與枝條的脊線角度相同。根據(jù)喬木枝條的主體情況選擇不同的修剪方法,對于較為纖細的枝條,可用剪子從基部剪除分支即可;而對于中型枝條,則需要在距離分支5 cm 處進行修剪,而后與基部持平;對于大型枝條的修剪方式則較為復雜,用鋸子在枝條上留下1/3 的切口,切口方向為從下到上,再向前移動3 cm 后將枝條鋸斷,并將其基部鋸平,但在修剪過程中應注意盡量避免出現(xiàn)撕扯的情況。
在喬木修剪整枝時,要根據(jù)喬木的實際生長習性保留其健壯的外芽。喬木的外芽是指切口處的芽點,與內(nèi)芽及普通枝條相比,外芽生長出的枝條更加容易被修剪,不僅能夠維持樹木生長的美觀形態(tài),也能夠保證喬木的健康生長,使其樹冠內(nèi)的日光投射及空氣流通情況符合喬木生長需求,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4]。在截切過程中,要保證芽體與芽體間保留恰當合理的距離,控制在5 cm 左右為宜,從而減少芽體出現(xiàn)損傷的情況。但也應注意,剪切口越平滑,傷口則越容易愈合,尤其是對于一些傷口大且汁液分泌較多的喬木而言,需要在其切口處適當涂抹消毒劑等多種涂料,以此減少樹枝糜爛及感染的情況,也能夠減少病蟲害對樹木的侵擾及樹木水分的流失,使喬木能夠始終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
部分喬木在園林中的生長趨勢極為緩慢,而且整體再生能力有限,因此在對此類喬木進行整形與修剪時,要選擇在萌芽期內(nèi)。為保持樹木形狀可通過摘葉、掐心等操作,使過度生長的新芽能夠得到有效抑制,而普通芽體則要保留一定的數(shù)量,對于長和粗的枝芽則要剪去其長度的2/3。
工作人員務必要了解喬木的實際修剪需求及相關的操作規(guī)范,要觀察每一株喬木的修剪需求,確保心中有數(shù)。同時要按照實際技術規(guī)范需求進行修剪,及時清理修剪下的枝條,將修剪的枝條采取燒毀或者深埋的處理方式。此外需要對樹木采取針對性的養(yǎng)護措施,若修剪直徑超過2 cm,其截口處務必要切平,并在截口處涂上防腐劑。
在城市綠化中行道樹較為常見,它們能夠有效連接城市中分散的各綠地點,進而凸顯出城市的綠色風采。行道樹一般是指樹形較為高大的喬木樹種,如楊樹、雪松、銀杏等,其主干高度與形狀要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適應,尤其是對于需要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樹木而言,其高度及分支點要盡量保持一致,而樹冠則要整齊,凸顯出喬木的裝飾性。此外,公園內(nèi)園路旁的行道樹及主干高度一般不可影響游人漫步[5]。
觀型類樹種包括龍爪槐、垂枝梅等,可觀賞期更長、觀賞價值更高。具體修剪方式需要結合樹種選擇。如龍爪槐、垂枝梅在短截時只留上芽,不留下芽,以此使其枝干更壯實;而對于合歡樹需在成型后進行常規(guī)修剪,可不短截。
觀葉類喬木打理較為簡單,而且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紫葉李、紅楓等在修剪時以自然成型為主,不需進行特殊的修剪,主要觀賞此類植物的自然美。對于抽生萌生枝較強的種類,可以貼地全部剪除,使其重新發(fā)芽。
觀花類樹木的主要價值是凸顯花朵的美觀,因此此類喬木修剪要綜合考慮其開開花習性及花芽性質(zhì)。對于早春開花類樹種,如紫荊、碧桃等在前一年會形成花芽,次年開花,因此在修剪時應在休眠期修剪,具體方法包括截剪、疏剪,并結合其他方式。對于夏秋開花樹種,如紫薇、木槿等修剪應在休眠期,短截和疏剪2 種方式結合,在開花前切忌重短截,這主要是因為花芽一般在頂端。
對于園林綠化中喬木整形修剪工作而言,修剪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養(yǎng)護過程,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整形修剪時,務必要確定喬木的實際生長習性及修剪的相關目的,結合喬木的生長狀態(tài)及生長需求,合理選擇整形修剪方法,以此促進喬木正常生長,充分發(fā)揮出喬木的各項功能。在修剪過程中也要根據(jù)修剪原則,充分發(fā)揮出整形修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