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安,東昌名士,困于場屋。入闈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時,痛飲大醉,歸臥內(nèi)室。忽有人白:“報馬①來?!蓖貂咱勂鹪唬骸百p報十千!”家人因其醉,誑而安之曰:“但請自睡,已賞之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中進(jìn)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場②畢矣?!蓖醮笙?,起而呼曰:“賞報十千!”家人又誑之曰:“請自睡,已賞之矣?!庇忠茣r,一人急入曰:“汝殿試翰林,長班③在此?!惫姸税荽蚕?,衣冠修潔。王呼賜酒食,家人又紿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鄉(xiāng)里,大呼長班,凡數(shù)十呼無應(yīng)者。家人笑曰:“暫臥候,尋他去矣。”又久之,長班果復(fù)來。王捶床頓足,大罵:“鈍奴焉往!”長班怒曰:“措大④無賴!向與爾戲耳,而真罵耶?”王怒,驟起撲之,落其帽。王亦傾跌。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長班可惡,我故懲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只有一媼,晝?yōu)槿甏?,夜為汝溫足耳。何處長班,伺汝窮骨?”子女粲然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夢醒,始知前此之妄。然猶記長班帽落,尋至門后,得一纓帽如盞大,共異之。自笑曰:“昔人為鬼揶揄⑤,吾今為狐奚落矣?!?/p>
異史氏曰:“秀才入闈,有七似焉。初入時,白足提籃似丐。唱名時,官呵隸罵似囚。其歸號舍也,孔孔伸頭,房房露腳,似秋末之冷蜂。其出闈場也,神情惝恍⑥,天地異色,似出籠之病鳥。迨望報也,草木皆驚,夢想亦幻。時作一得志想,則頃刻而樓閣俱成;作一失意想,則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際行坐難安,則似被縶之猱⑦。忽然而飛騎傳入,報條無我,此時神情猝變,嗒然若死,則似餌毒之蠅,弄之亦不覺也。初失志,心灰意敗,大罵司衡無目⑧,筆墨無靈,勢必舉案頭物而盡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濁流。從此披發(fā)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嘗謂’之文⑨進(jìn)我者,定當(dāng)操戈逐之。無何,日漸遠(yuǎn),氣漸平,技又漸癢,遂似破卵鳩,只得銜木營巢,從新另抱矣。如此情況,當(dāng)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觀者視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頃刻萬緒,想鬼狐竊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頭人醒,寧不啞然自笑哉?顧得志之況味不過須臾,詞林諸公不過經(jīng)兩三須臾耳,子安一朝而盡嘗之,則狐之恩與薦師等?!?/p>
(選自《聊齋志異》,蒲松齡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注釋】
①報馬:也稱“報子”,舊時給得官、升官、考試得中的人家報喜而討賞錢的人。
②三場:三場考試。
③長班:又稱“長隨”,隨身伺候官吏的人。
④措大:舊時對貧寒的讀書人的蔑稱。
⑤昔人為鬼揶揄:指晉代羅友仕途失意,被鬼戲弄之事。
⑥惝恍:神志模糊,失意迷惘。
⑦猱:古書上說的一種猴。
⑧司衡無目:考官瞎眼。
⑨“且夫”“嘗謂”之文:指八股文?!扒曳颉薄皣L謂”是八股文常用的套語。
鑒賞空間
《儒林外史》是古典諷刺小說的代表作。在《范進(jìn)中舉》這篇文章中,作者用夸張犀利的筆觸描繪了范進(jìn)中舉后喜極而瘋的場景。讀之,如同觀賞一出劇,嬉笑怒嗔中引發(fā)思考: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又是什么樣的水土養(yǎng)育出如此不可思議之人?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同樣有不少篇目揭示了科舉制度的丑惡,比如這篇《王子安》,讀罷讓人唏噓。
在我國明清小說中,此類題材的作品還有很多,建議同學(xué)們多找?guī)灼?,“比對讀議”,不斷增強閱讀能力,體會閱讀的樂趣。
讀有所思
1.請概括異史氏描繪的秀才入闈的幾種情景。
2.聯(lián)系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畫王子安這一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