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萍
【摘要】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學生價值取向有著重要作用。但據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影響著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為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對此進行總結和反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1—0138—02
在“得閱讀者得天下”的今天,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生活閱歷、對事物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閱讀方法等的限制導致閱讀效果不佳。為此,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轉變舊有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便為其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以供大家參考。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方面。(1)學生閱讀興趣不足。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往往活潑好動,他們對很多外界新鮮的事物感興趣,而閱讀則需要學生靜下心來,要遠離外界的喧囂和煩躁,根據書中的描述,展開自己的想象方可感受書中的樂趣,但很多教學內容與學生熟知的現(xiàn)實生活距離較遠,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無法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勢必造成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去,導致教學效果不佳。(2)學生閱讀速度較慢。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在閱讀時多半都是逐字逐句地閱讀,這就會導致閱讀的速度變慢。這樣在考試時,如果碰到字數(shù)較多的文章就會導致學生閱讀的時間不夠,難以把握文章。而且,過慢的閱讀速度無法讓學生做到快速瀏覽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這也就會降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方面是因為學生長期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則與學生閱讀書本較少有關。因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至關重要[1]。
2.教師方面。(1)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小學生好奇心強,對外界很多事物充滿了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師仍舊采用過去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起不到作用,還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據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閱讀教學中,教師依舊占主導,教師主動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教師提前設計好問題,學生則根據教師的“提示”進行回答,整個過程學生缺乏積極的思考,沒有體現(xiàn)出學習的主動性,導致課堂效率低下[2]。(2)教師提問的方式欠佳。課堂提問是完成閱讀教學目標的一種重要手段,課堂提問就是教師根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誘發(fā)學生思考并作答的一種教學形式。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還能誘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進而養(yǎng)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反之,則會影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甚至影響到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倘若所提的問題過于具體化,每一個知識點都以提問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就只知道回答老師的問題而不是主動地去思考,這樣學生沒有獨立的思考空間,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方法越來越局限,思路越來越狹窄。
二、解決策略
1.創(chuàng)設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不管做任何事情,有了興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首先,我們可以通過游戲、活動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好書推薦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可以介紹自己所喜歡的書籍及人物,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有效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其次,可以開展讀書節(jié)活動,教師和家長通過詩歌朗誦、角色扮演等方式營造讀書氛圍,這樣學生就會慢慢愛上閱讀,閱讀能力也會得到不斷的提高。最后,教師可以通過開辟讀書角的方式,來帶領學生一起捐書,這樣就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始終與閱讀相伴[3]。
2.多途徑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學生閱讀速度的快慢影響著學生閱讀自信心和學習效率的提升。提高閱讀速度,不僅能讓學生在考試中節(jié)省時間,提高學生答題的正確率,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此,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為了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教師可采用計時閱讀的方式,在課堂上,讓學生用幾分鐘的時間來閱讀篇幅較短的文章,讓學生歸納出文章的大意來,并對這些學生進行獎勵,通過這種方式就能激勵學生,使其逐漸提高閱讀速度。(2)提高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學生的閱讀速度較慢,歸根結底是因為閱讀的書籍較少所致。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就需要學生不斷加大閱讀的數(shù)量。讀的書越多,學生閱讀的速度也會逐漸增加。為此,教師應向學生多推薦一些豐富有趣的課外書籍,以便學生平時閱讀,這樣就能不斷提高學生速度,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4]。
3.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精讀。在閱讀教學中,對于重點課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精讀??上茸寣W生理解每個字的意思,然后再到整句話和課文整體的意思。比如,在講授《草船借箭》一文時,教師就可讓學生帶著想象細讀課文,這樣就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既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深入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速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F(xiàn)代社會知識紛繁復雜,如何能夠快速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至關重要。如果所有的文章都去逐字逐句地讀,既浪費時間,也沒必要。因而,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對選擇的讀物進行快速閱讀,快速地提取文章的重點和中心思想,不斷提高閱讀效率。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外閱讀。要想豐富學生的生活,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僅靠課本上的閱讀是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外閱讀。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雜志、報紙,并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不斷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與熱情[5]。
4.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效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枯燥、乏味,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就要一改過去的做法,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不斷引入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將信息技術應用在閱讀教學中,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欲望,不斷提高教學效率[6]。如,教師在講授《七步詩》時,就可先向學生介紹一下這所詩所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然后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為學生展示這首詩的畫面,并讓學生認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就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學生的學習。
5.小組合作激勵學生閱讀。閱讀并不僅是個人的事,對于小學生來說合作學習也是重要的認知策略。一個人進行閱讀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而小組合作就不一樣了。但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要想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這樣就能讓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進行學習,有助于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教師可先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討論和交流,然后對于不懂的問題做出必要的啟示和點撥,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的過程中解決重難點知識,把“讀”和“議”有效結合起來。比如,在教授《少年閏土》一文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思考,找出問題并總結歸納,在學生獨立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加深理解,這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就真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對自己及小組成員的理解,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
總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還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斷探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技巧,這樣經過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訓練就能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開創(chuàng)閱讀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劉克.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2):119-120.
[2]姚春雨.精彩的語文課堂不容瑕疵存在——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
[3]張厚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06).
[4]黃紹業(yè).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方法[J].廣西教育,2005(28).
[5]孔祥福.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語文建設,2014(09).
[6]周麗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才智,2013(32).
編輯:郭裕嘉